民族精神手抄报简单设计

发布时间:2017-07-08  编辑:pinda 手机版

 

  民族精神手抄报内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胜利

  战争,是摧残人类的最大灾难。岁月有证,沧海桑田,在历史的长河中,残酷的战争曾经使多少大大小小甚至显赫一时的民族共同体灰飞烟灭,踪迹难觅。在人类的竞争中,任何一个民族,只有经得起战争的磨砺,才能够生存与发展。

  中国人天性和温,不好争斗。但自1840年西方资本主义把战争强加于我们以后,中国就陷入战火连年。从那时起的整整一百年,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屡战屡败,从未赢得过一场完全胜利的战争。百年战败,这在世界民族发展史上是罕见的悲剧。它使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由盛而衰,沦落到了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田地。也许就是这个原因,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再次向中国发动了一场空前规模的侵略战争,旨在从根本上摧毁中华民族,使中国亡国灭种。在存亡绝续的最后关头,中华民族发出了最后的吼声,再一次被迫应战。不战,中华民族就将不复存在。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真正参加世界大战。耐人寻味的是,在参战的大国当中,中国的国力最弱,装备最差,损失最巨,但开辟战场最早,持续时间最久,参战人数、发动战役、歼灭和钳制日军最多。抗日战争,就实力而言,我们是以赤身裸体的血肉长城抵抗铁嘴钢牙的虎狼之师。八年维艰,中华民族独立支撑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并创造了最后胜利的奇迹。

  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们应当永远地为这个胜利而骄傲和庆幸。因为,这是中国人民抵抗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第一个完全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举洗雪百年耻辱的胜利。以弱胜强的原因何在呢?这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必须承认,撇开一些复杂的外在因素,起主导作用的内因,就在于我们坚持弘扬和升华了中华民族固有的、集五千年文明之精气的、具有强大的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斗争功能、创造功能和适应功能的民族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胜利。

  民族精神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意志和民族特征的本质体现。民族精神属意识的范畴,民族间的战争则是实力的较量,两者虽然概念不同,但密切相关。由于支配战争的决定因素是靠特定精神武装的人,因而精神的作用尤为重要。一个民族能否在长期艰难困苦的战争条件下始终坚持和发展特有的民族精神,从本质上反映这个民族的战斗力和生命力。可以说,没有民族精神的支撑,百年战败的中华民族既打不起更打不赢那场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

  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发展的中国文明的结晶。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国人民的优良品德、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具有长期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发展了,必然要对传统的民族精神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其悄悄地变化。一般来说,蓬勃向上的社会变革会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活力,倒退落后的社会制度势必腐蚀民族精神。近代以来,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这是一种畸形的转型期社会形态,更是一种使中华民族蒙受耻辱、由盛而衰的时代。百年战败,中国的物质财富消耗殆尽。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造成中国的意识形态五花八门,藏污纳垢,对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强大冲击。社会腐败,时风日下,奴气上升,道德沉沦,殖民地意识甚嚣尘上。国际上。泱泱东方大国没有一席之地。国内是“一盘散沙”,人民没有主心骨,失去了凝聚力。一个民族衰退了一百年,没有重锤猛药是难以唤醒和医治的。日本的全面入侵就像一记重锤把中国人惊醒了。中华民族被逼到无路可退的地步,只能以命抗争了。“斗争见精神”,这是一句哲语。当时的中国,能够唤醒民众、凝聚和统一人民意志的唯有我们千百年来世代相传的精神。因此,三十年代初期,围绕着重建民族文化精神的问题,中国社会各阶层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重建民族精神,是抗日战争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因而,它绝不是传统精神的简单回归。传统不能丢,但传统并非万应药方,因为它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既然抗日战争的起因和目的是为中华民族求生存谋发展,那末,能够撑起这场战争的精神支柱只能是传统精神的精髓和时代精神的精华的有机结合。所以,重建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兼收并蓄、革新升华的过程。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以恢宏气势、浩大规模、深重灾难、险恶环境磨练了中华民族的意志。这场伟大的战争荡涤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污泥浊水,扼制了殖民地意识对中华民族的思想侵蚀,净化了人们的灵魂。血与火的洗礼,提炼和升华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赋予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鲜明的时代特征,浇铸了中华民族走出困境重新崛起的精神支柱。赖有这种全新的民族精神,我们才赢得了这场战争,中国才真正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

  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是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团结。这三种精神不仅在当时,而且对引导和影响中国长期的发展进步,都起到了不可限量的重要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