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的“端午节”。端午节吃粽子,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而说起粽子的来历,人们普遍认为是与屈原有关。
据史籍记载,公元前340年,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怀抱大石悲愤地投入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河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南朝吴均在《续齐谐记》中对此有说明性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一位名叫欧回的长沙人夜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并以五彩线捆后投入江中,自然蛟龙也不去偷了。
“粽”字古时写作“糉”,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粽子有最早的文献记载:“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而把粽子称“角黍”的记载则可在北宋文字训诂学家丁度等人全修的《集韵》中发现:“糉,角黍也,或作粽。”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对此有更加明确的注释:“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而且对其做法有着进一步说明:“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加清楚地说明用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榈叶形状食物,称之为“角黍”或“粽”:“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榈叶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相馈送。或言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饲蛟龙也。”
至于说粽子的做法,古代文献中也有详尽记述,《食经》中就记载着一种“粟黍法”:先取稻,渍之使释。计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内,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绳缚。其绳相去寸所一行。须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间,黍熟。《食次》中则说:“用秫稻米末,绢罗,水、蜜溲之,如强汤饼面。手搦之,令长尺余,广二寸余。四破,以枣、栗肉上下着之遍,与油涂竹箬裹之,烂蒸。奠二,箬不开,破去两头,解去束附。”而现在的传统做法则是,先将粽叶(芦苇叶或竹叶等)泡湿,把糯米用水泡好,以肉、豆沙、枣仁等为馅,包成三棱形、方形、枕头形等,然后或蒸或煮,熟后而食之。
粽子虽然说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食用粽子可不是中国的专利,国外有诸多国家也有食用粽子的习惯,只是在做法上有所不同。日本人在过节时所吃的粽子不是用糯米做的,而用粉碎的米粉做,粽子的形状与中国不同,普遍将粽子包成锤子形状。缅甸人也喜爱吃粽子,但和端午节没有什么联系,他们是用糯米为原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这样做成的粽子酥软、甜滋滋的,吃时香味扑鼻,令人回味无穷。越南人在端午节吃的是方形咸粽,这种粽子是用虾、瘦肉、鸭蛋黄、红豆做馅,颇具闽粤风味。还有一种甜粽,是用糯米粉捏成粉团,将椰丝、红豆或绿豆馅塞入粉团做成的菱形粽,蒸熟之後沾上蜜汁或砂糖吃。
新加坡人都很爱花,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主人都会送上几束花,且还会端来花汁浸染的粽子请客人来品尝,这种花汁粽子是用绿叶包成多角形状,只有鸡蛋那么大小,展开绿叶後面的粽子是由花汁染成淡绿色的米粉精而成的,色泽诱人,吃起来味道清香可口。在墨西哥,粽子被叫做“达玛尔”,所用的原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等做粽子的馅,用玉米或香蕉的叶子包成,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吃粽子时,可以适当喝些茶水有助于消化,如果再配一些蔬菜水果,则更有营养。另外,有慢性胃肠等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宜多吃。
端午节手抄报由来(1)
端午节手抄报由来(2)
端午节手抄报由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