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萧索(suǒ) 鄙夷 仓皇逃窜(cuàn) 歇斯底里
B.拮据(jù) 煞白 窸窸窣窣(sū) 郑重其事
C.栈桥(zhàn) 发炯 神色恍惚(hū) 置之不理
D.恣睢(zī) 抽噎 鲜为人知(xiǎn) 莫名其妙
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
B.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C.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邻 。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望尘莫及啊。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 哪怕是那么一小段的几行字呢!
B.故乡的风筝,早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
C.我只是一个欣赏者,但是我愿意努力说出我心中所感受的飞动的“美”!
D.一些生物学家们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大规模繁衍并站稳脚跟,其数量将很难控制。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所以,酸味极强的柠檬实际上却是一种典型的“碱性食品”。
②其中的二氧化碳是酸性的,但它通过呼吸作用被送出体外,实际上并不会明显增加人体的酸度。
③同时,柠檬等水果富含钾、镁等金属元素,这些元素属于“成碱元素”,它们经人体代谢后,可以让身体偏向碱性。
④柠檬酸在人体内可以分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
⑤柠檬等水果虽然有非常强的酸味,但是它们的酸味来自柠檬酸。
A.④⑤②③① B.⑤④②③① C.⑤④③①② D.④⑤①②③
5.下列填入语段横线上最能表达杜小康“害怕”的一项是( )(2分)
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 。
A.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感到害怕。
B.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C.他害怕了,因为,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感到害怕。
D.他真的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
6.对下面语段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海南省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方案近期公布,并将于2014年1月1日起试行。方案要求,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省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含租赁)并连续居住满6年,本人初一到高三年纪在该省学校有学籍并连续在该省就读6年,同时在该省普通高中学习毕业,其法定监护人在该省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并按规定参加该省从业人员各项社会保险满6年,可在海南省省参加高考,不受报考批次限制。
A.海南省出台方案,可以异地高考。
B.在海南居住满6年,并有 学籍,可以高考。
C.在海南省参加高考,不受报考批次限制。
D.海南异地高考方案出台。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直接点题,叙事兼抒情,为全诗做好感情铺垫。
B.颔联只写平常之情景,却生动传神,突出了孤独寂寞的情怀。
C.颈联写思乡念亲之切,表现出盼望家书的殷切心情就,与上联内容没有任何联系。
D.尾联用他人的自由闲适反衬自己独居旅社的烦恼苦闷。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凝情自悄然”描写了诗人独居旅社失神落魄的精神状态。
B.对“远梦归侵晓”一句的理解:一时说家乡太远,梦归也难,待梦中归乡时天已破晓,好梦难成;二是说客居思乡而失眠,待更深夜将明时才能入睡。
C.前六句从各个方面渲染刻画旅宿的幽恨闲愁,其中后面二句用了对比手法。
D.这是一首羁旅思乡之作,语言含蓄,意蕴深远 ,令人动容。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 -13题。(10分)
梁鸿传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封修远伯,使奉少昊。 后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①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②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③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注释】①豕:猪。 ②耆老:老年人。 ③责让:批评指责。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王 莽 时 为 城 门 校 尉
A.王莽/时为城门校尉 B.王莽时/为城门校尉
C.王莽时为/城门校尉 D.王莽时为城门/校尉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许( ) ②悉( )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分)
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
12.本段记叙了梁鸿哪几件事?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13.读了这段文章,你从梁鸿身上学到了他的什么品质?(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隔江犹唱后庭花。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
(3)过尽千帆皆不是, 。
(4) ,西北望,射天狼。
(5)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的“ , ”写出了思家与爱国的矛盾心理。
(6)面对人生的坎坷与不幸,我们应该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要像李白在《行路难》中所写到的那样:“ ,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 - 19题。(18分)
故 乡 刘亮程
每个人都有一个现实中的故乡,这个故乡有名字,在大地上可以找到。大地域的故乡是省,然后具体到县、乡、村。为什么叫故乡呢?而没有叫“故省”、“故县”,那是因为自古以来人们就认定乡是自己的,省和县都跟自己没关系,那是国家的。乡村从古代开始,就是国家政权之外的自然自由空间,国家政权到县就终止了。县以下的乡村是亘古不变的民间。正是这个广大的民间使中华文化几千年来保持稳定,朝代更替只是县以上的事,乡村依旧是乡村,就像山河依旧一样,乡村文化可以不受政权更替地代代传承。
“乡”让我们亲切,从一个乡里出来的人叫同乡,从同一个省里出来的人也叫同乡,在国外碰到本国的人,也说同乡。如果有一天,我们在宇宙中碰到地球上的人,恐怕也会说同乡。同乡的概念就是一个地方的人。这是一种个人地理意义上的故乡,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乡。对于单个人来说,故乡是什么呢?故乡是我们出生地,故乡是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生活的地方。当父亲、母亲、爷爷、奶奶都在世的时候,我们会经常的去看望他们,逢年过节聚到一起,那是多么温馨。可是,当我们的爷爷奶奶离世,父母亲离世,故乡还存在吗?
我知道住在城市的人们,父母在乡下的时候,他们经常去看望父母,逢年过节聚在一起,父母不在以后,就不怎么去乡下了,乡下还是他的故乡吗?故乡已被父母代走,带到哪去了呢?当父母收回我们的故乡,当我们在故乡再找不到一个亲人的时候,乡村大地本身就变成了我们的故乡。正如我一开头所说,乡村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乡。
我心中的故乡,是一个既能安置人的生,也能安置人的死的地方。乡村提供了这样一个地方。它收留你的身体,让你生于土上,葬于土下。在不远的过去,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祖坟,祖坟离自己的家园不远,出门就可以看到,祖坟或者在地头,或者在离家不远的一块地方。祖坟对我们是一种召唤和安慰,它让人时刻看到自己的生活,也能感受到入土为安的死亡。我们没有宗教,没有建立一个人人可去的天堂,没有。但是我们中国人在大地上建立了乡村,乡村既容纳人的生,也接纳人的死。故乡的意义对每个人来说,就是这样的。当你完结一生,葬在曾经生活的土地之下,和世世代代的祖先在一起,过比生更永远的日子。这样的地方才能称其为故乡。
城市有这样的环境吗?没有。中国人认为人生最悲惨的结果是死无葬身之地。城市人死亡以后,烧了,烟消云散 。这样的地方不能作为故乡。至少在文化和精神上不能作为人的故乡,城市是非常适合人生活的第二家园,它是为人的身体所建立的。城市的一切都太适合人的身体了,让人生活其中,非常舒适。它的所有功能都是按人的身体享受所设计的,但是它不考虑人的心灵。城市只让人在它的怀抱中享乐,它只管今生,不管来世。死了就把你烧掉。一个人的生命迹象烟消云散,变成一个骨灰盒,被家人存放在什么地方。
一个能够安置人的生和死、身体和灵魂的地方,才能称其为故乡。中国人共同的故乡是乡村,乡村既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生存居所。中国的乡村早已经消失了,它存在于诗经、楚辞、唐宋诗词以及中国山水画中,中国人从那里走出自己的乡村伊甸园。乡村早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精神和宗教。
15.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故乡应包含的两层含义。(4分)
16.你怎么理解“故乡已被父母带走”这句话?请简要作答。(4分)
17.文中多次提到“乡村是我们每 个人的故乡”,试对“乡村”的含义作出解读。(2分)
18.试对文章的语言特色作评析。(4分)
19.结合全文,谈谈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 - 23题。(12分)
道 德 的 好 处 鲍鹏山
《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既然道不弘人,道为什么对人那么重要?我们为什么还要弘扬道德?
其实,当子路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时,孔子就毫不委婉地回答:“君子固穷。”这不仅是在子路天真烂漫的额头上猛击一棒,也是对一般人理解的道德有效性的当头一棒。
但是,孔子对子路的回答里,“君子固穷”四个字后面还有六个字:“小人穷,斯滥矣。”这六个字和前面四个字是对照着说的,是把小人和君子做对比说的。什么叫滥?滥就是河水泛滥。河水在河床里面流动时,是有它的规则和道路的,一旦泛滥,就没有规则了,没有正当的道路了。小人亦然:他的欲望不能实现,他的事业不能成功的时候,就会像河水泛滥一样,没有方向、没有原则,无所不为。
孔子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有没有道德,有没有道德的约束,有没有道德的信仰,结果是不一样的。君子固穷,但穷且益坚,穷不失志,“久约不忘平生之言”(《论语•宪问》)。他永远有尊严,永远有人格;即使在困窘之时,仍然有那样的一种精神,有那样的一种气质,仍然高贵而凛然不可侵犯;他不会变得猥琐,这就是君子。
他的人格不会因为穷而堕落。
他的精神不会因为穷而萎缩。
他的气质不会因为穷而委琐。
这难道不就是道德给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吗?
小人正相反。在得志的时候,小人也许还有一些派头,一些模样,一旦“穷”,他就会失去方向,就会无所不为了,用孟子的话来讲,就是“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就会下流,就会堕落。这个时候不用别人来收拾他,他自己就会自轻自贱。
所以,最大的失败一定是人格的失 败,最大的穷一定是人格上的穷,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这就 是道德的有效性:道德不会保证我们成功,但是道德能够保证我们不会堕落;道德能够保证我们在失败的时候仍然是有精神的。
在《论语•卫灵公》里面,孔子对子路还说了一句话:“由,知德者鲜矣!”
显然,在和子路的对话里,孔子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对于道德的内涵,对于道德的最高境界,真正理解的人太少了。很多人都是从功利的角度去理解道德,做好人的动力就是好人有好报,而这“报”,还就是很现实的功利之报。
所以,孔子很感慨地对子路说,仲由啊,能够对道德作透彻理解的人很少啊。
孔子是在感慨:知道道德并不保佑我们成功,而只是保佑我们成人的人,很少啊!
知道成人比成功更重要的人,很少啊!
把追求成人看得比追求成功更重要的人,很少啊!
20.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4分)
21.结合文章内容,如何理解孔子对子路说的“由,知德者鲜矣!”这句话的含义?。(2分)
22.“小人”之所以成为“小人”,他与“君子”最本质的差别是什么?(3分)
23.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3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4.综合性学习(6分)
某班举行以“青春随想”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设计了三个主要环节:
(1)感悟英雄的青春(2分)
请写出两部歌颂英雄的青春的文学作品:
(2)歌颂火热的青春(2分)
某同学这么认为: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座高耸的山,是一座看不见路径的山。每个人都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怀揣着征服者的梦想。
你认为青春是什么?请仿照该同学的句式也写写。
(3)谱写壮丽的青春(3分)
我们因为拥有青春而骄傲。我们发出我们青春豪迈的誓言:我能飞,我能高飞!我的未来,我主宰!
请写出你的青春誓言(2分):
25.写作(50分)
请以“翱翔在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词或短语;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少于600字。
更多热门试题推荐:
3.
7.九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