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馨xīn香 刹chà那 宁谧mì 芜秽suì
B.劲jìng韧 树杪miǎo 谄xàn谀 锲qìe而舍之
C.管弦xuán 堵塞sè 粗犷guǎng 猥亵xiè
D.翘qiáo首 背bēi书包 枝茎jīng 慰藉jiè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宣泄 松驰 焦躁 旁征博引
B.脉搏 婉顺 驽马 再接再厉
C.宵夜 雾蔼 镌刻 委曲求全
D.吝啬 渲染 蕴籍 水来土掩
3、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克服懒惰松散的习惯?这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
B.“我的伞。”他厉声说道:“把它还给我。”
C.她的父、母亲都是文艺工作者,从小就对她进行教育和培养。
D.面对这一塘荷叶荷花,扑面的芬芳,什么生命能不振奋!什么意兴能不飞扬!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个句子所运用的比喻________三层意思,需要深入挖掘,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妙处。
②人可以抛舍很多,但绝不可抛舍养育自己的土地,失去了对它的________,便失去了良知。
③从这故事里可以看出,李贺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把全部心血________到诗歌创作上去了。
A.包涵 眷念 灌注 B.包含 眷念 贯注
C.包含 眷恋 灌注 D.包涵 眷恋 贯注
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B.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
C.她一语道破了了他的隐私,使他好象如芒在背。
D.大家齐聚一堂,欢迎从海外回来的莘莘学子。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芬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B.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C.实施名牌战略,精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加入WTO之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我国各大企业相继制定的发展策略。
D.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的问题 ,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人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古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庚。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则:却。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下面。
C.吾未见其明也。 明;清楚。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师:以……为师。
8、对下面加点的“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彼童子之师。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⑤士大夫之族 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A.①和③相同, B.②和⑤相同 C.①和⑥相同 D.②和④相同
9、对下列句子中“于”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学于余 ②不拘于时 ③耻学于师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
⑤其皆出于此乎 ⑥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⑤和⑥不相同。
B.①和③不同,②和④不同,⑤和⑥相同。
C.①和③相同,其余各不相同。
D.①和③不同,其余全部相同。
10、与“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B.吾属今之为之虏。
C.何陋之有?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三、科技文阅读(9分)
计算机能思维吗?
1997年5月11日,美国纽约曼哈顿一幢高楼里正在进行一场被媒体称为“人机大战”的国际象棋比赛。对局的一方是1985年以来一直独霸棋坛的俄罗斯棋王卡斯帕罗夫,另一方是美国IBM公司推出的“天下第一”下棋机器——名为“深蓝”的超级计算机。尽管卡斯帕罗夫一开始就声称他是“为尊严而战”,但最后“深蓝”还是以3.5比2.5的总比分取胜。对此,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人们历来认为,人类之所以能主宰地球、驾驭生物,就是因为人有智慧、能思维。弈棋往往被视为人类最有代表性的纯智慧活动,世界棋王常常被视为人类智慧的象征。今天,棋王易位于计算机,人们不禁要提出疑问:机器能思维吗?思维是人类的专利吗?人类的智慧已经进化发展了成千上万年,而智能机器充其量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如果再发展几百年,我们也许很难想像那时的人工智能的水平和情景。看来,如果有朝一日机器在我们自以为优越的那种重要品质上超过我们,我们就要向自己的创造物双手捧出那惟一的特权!有人甚至认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总有一天电脑要超越人脑,使人类成为机器的奴隶。到那时人们讨论的已经不是人类思维的尊严问题,而是人类命运的问题了。
机器能不能思维?这不仅是一个科学命题,而且是一个哲学命题。“深蓝”曾于1996年跟卡斯帕罗夫交过一次手,结果以1胜2平3负败北。随后IBM的专家们一方面努力从硬件上提高“深蓝”的运算能力和速度,另一方面加深“深蓝”对棋局的“理解”,终于使其棋力大增,最后战胜棋王。难怪卡斯帕罗夫在赛后说,这次比赛“是一群人运用电脑来向一个人的智慧和反应挑战”。机器的“思维”本质上是人赋予的,人的思维是自然界、宇宙间最复杂的系统之一。机器固然能具有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但人脑还有意志、灵感、性情和精神,这些却是计算机所无法企及的。
11.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当机器在优越品质上超过人类时,人类就将无法控制机器的思维能力。
B.当机器也具有思维能力以后,人类就将承认思维不再是人类的专利。
C.如果某一天机器在各方面超过人类,机器就将使人类丧失思维能力。
D.如果某一天机器具备了人类的重要品质,机器将享有人类的所有权利。
12.从上下文看,以下对这次“人机大战”特别引人注目的原因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人跟计算机进行国际象棋比赛尚属首次,所以引起媒体的关注。
B.一方是俄罗斯棋王卡斯帕罗夫,一方是“天下第一”下棋机器“深蓝”。
C.卡斯帕罗夫并非是为他个人而战,比赛涉及到人类的尊严问题。
D.“深蓝”最终以3.5比2.5的总比分取胜,导致世界舆论一片哗然。
13.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高速发展的智能机器将来完全可以代替人类的许多智力活动。
B.有智慧、能思维才使人类取得了主宰地球、驾驭生物的优越地位。
C.“人机大战”实际上是卡斯帕罗夫一个人跟许多人的智力的较量。
D.计算机在可形式化的逻辑、理性特征方面不能跟人类相匹敌。
第Ⅱ卷(共117分)
四.(31分)
14.文言文翻译(每个句子2分,共8分。)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④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15.诗歌鉴赏:(8分)
仔细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回答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①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②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成“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3分)
③联系学过的知识,说说七、八句景物描写的含义。(3分)
16.默写:(15分,每个1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⑵银瓶乍破水浆迸,___________________。
⑶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⑷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⑺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________。
⑻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⑼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白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谓之文也。
⑾___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⑿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⒁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______。
⒂清水出芙蓉,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20分)
流浪的二胡
①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②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
③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④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的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掸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的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⑤《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二胡流浪着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水土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⑥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声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波曲》、《四方曲》、《人静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胡的讲台。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我伤感地承认,在江南的丝竹中,二胡也许最具有悲剧性格。
⑦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17.文章的第②自然段,把“马头琴”“唢呐”“二胡”放在一起来写,作者要表明一个什么样的观点?(4分)
18.文章的第⑥自然段说“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怎样理解“极致”在文中的含义?(4分)
19.文章的标题为“流浪的二胡”,请结合全文概括“流浪”的两层含义。(6分)
①
②
20.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
A.《流浪的二胡》是诗的散文,是散文诗。语言优美形象,句式错落有致,修辞手法多样。
B.二胡在江南丝竹中最具悲剧性格,最能表达墨客骚人、显贵官宦的不平和心声。
C.“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这句话的意思是,二胡曲所表达的那种无奈、悲凉和沧桑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写照。
D.作者提到了故乡的孙文明,他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的讲台,而使二胡民间的纯粹性得以丧失,这就是他的悲剧性。
E.这篇散文揭示了二胡的地域性、社会性和时代性,记人清晰、叙事精当、情节曲折,低沉、悒郁的感情贯串全文。
六.作文:(60分,两篇小作文,每篇30分。)
⑴.结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开联想和想像,描写一幅乡村田园图。
注意:①重在描写。②要体现出乡村田园的宁静、和谐的美。③350字左右。
⑵.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短文,重在议论抒情。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