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民胞物与”是宋明理学奠基者之一的张载提出的著名思想主张,在我国哲学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虽然这一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但辩证分析,其合理内涵在当今时代也有积极意义。
②“民胞物与”的核心思想是爱人爱物。张载在《西铭》中写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他认为,天地好比父母,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天地所生,一切人都是同胞兄弟,一切物都是同伴,应该爱一切人、爱一切物。这就叫做“民胞物与”。
③“民胞物与”思想对后世思想家影响甚大。例如,清代名臣曾国藩就将其视为“完人”的两个重要条件之一,他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这个思想其实是一种阶级调和论,因为它并不要求取消封建等级制度,并不主张阶级平等,而是建立在封建宗法关系的基础上,不过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从上而下的怜悯而已。虽如此,对这个思想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辩证分析。其中的合理成分,有助于我们今天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④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之一是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人怎样才能和谐相处呢?我们可以从“民胞物与”的思想中获得启示:把别人当同胞兄弟,爱人如爱己。当前,经济社会深刻转型,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思想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容易出现不和谐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应大力弘扬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尊高年”、“慈孤弱”,倡导和践行换位思维,帮人之需,济人之危,扶人之困。只要我们以一种“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情怀与人交往,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少一些矛盾和摩擦,社会就会变得越来越和谐,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在这方面,“民胞物与”思想中的“物与”即把自然万物当作同伴的观点具有积极意义。当前,环境污染、生态失衡、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等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出现这些突出的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些人一味将自然界视为索取和征服的对象,不尊重自然、不注意环境保护。其实,自然是具有独立性的。正如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所说的:“作为社会劳动的相关者,客体化的自然界保留着两种特征,即面对支配它的主体,它自身的独立性和外在性。”这种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必须抛弃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而应把自然当同伴、当作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与天地为友、与万物相随,顺应自然规律,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不过度垦荒、不乱砍滥伐,注意资源节约、保持生态平衡。只有认真践行和始终坚守这种理念,才能保持天蓝、地绿、水碧,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摘自《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1日07版,李林宝)
1.下列对“民胞物与”思想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民胞物与”是宋明理学家张载提出的思想主张,它在我国哲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核心思想是爱人爱物。
B.在曾国藩的思想中,“有民胞物与之量”是成为“天地之完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但它并不是主张阶级平等。
C.思想频繁的交融交锋必然导致社会不和谐,只要把别人当同胞,爱人如爱己,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些矛盾摩擦。
D.把自然万物当作同伴,有助于我们反思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资源短缺等问题。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段首先明确“民胞物与”思想在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然后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对其作了总体评价。
B.②段阐述了“民胞物与”的内涵;③段紧承②段,举例论述了“民胞物与”思想对后世思想家的影响。
C.④段由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谈起,分析了产生不和谐因素的原因,阐述了“民胞”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D.⑤段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着手,指出“物与”这一观点的积极作用,对比剖析了我国与德国的现状。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载在《西铭》中提到,天地好比父母,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天地所生,君子立志时,应该爱一切人、爱一切物。
B.因为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所以应大力弘扬人道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倡导践行换位思维。
C.我国目前出现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根本原因是人们将自然界视为索取和征服的对象,意识不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哈贝马斯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外在性,具有客体化特性,是社会劳动的相关者;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甚奇之,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初,军从济南步入关,关吏予繻①。军曰:“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②,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徐偃使行风俗,偃矫制③,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古者诸侯国异俗分,百里不通,时有聘会之事,安危之势,呼吸成变,故有不受辞造命专己之宜;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城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藏,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偃穷诎。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④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驽下不习金革之事,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议大夫。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越相吕嘉不期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
注:①繻:用作通行的帛 ②传:凭证 ③制:帝王的命令 ④横草:使草倒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关吏予繻 予:动词,给
B.今天下为一 一:数词,一个
C.当发使匈奴 发:动词,派出(人)
D.干名采誉 干:动词,求取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①武帝异其文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①弃繻而去 ②水浅而舟大也
C.①还当以合符 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D.①且盐铁,郡有余藏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终军报国心愿的一组是( )(2分)
①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 ②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
③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 ④驽下不习金革之事
⑤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⑥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终军十八岁就被选为博士弟子。他去长安上书过关时,拒绝接受通行证,认为自己此去一定能够得到皇帝的重用,不会再返回。
B.终军请缨赴南越,并且成功地完成了说服南越王的任务,但因为南越发生了内乱,使他功败垂成,年仅二十多岁就为国捐躯。
C.当要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表示:自己早有冲锋陷阵之心,现在愿意出使匈奴,全力以赴,当好使者的助手,保证完成任务。
D.徐偃受命出使外国,不遵守法纪,事后还巧言狡辩,终军受命审理此案,严厉地驳斥了徐偃,使他理屈词穷。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
译文:
(2 )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曰:“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士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9.(1)从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属于( )和( )(2分)
(2)这两首诗歌,咏叹的是何人何物?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10.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
(1)人生代代无穷已, 。
(2) ,知来者之可追。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
(4) ,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 。
(5 ,铁马秋风大散关。 ,镜中衰鬓已先斑。
(6)出师未捷身先死,
(7) ,使我不得开心颜。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13题(16分)
瓦
王剑冰
①瓦是屋子上面的田地,一垄一垄,长满了我的怀想。离开好久了,怀想还在上面摇曳着。
②我不能进入瓦的内部,不知道瓦为什么是那种颜色。在中原,最黄最黄的土烧成的瓦,也还是瓦的颜色。
③瓦完成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土与火的最本质的认知。
④当你对瓦有了依赖的时候,你便对它有了敬畏。在高处看,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我拆过瓦,屋顶搭下来的长板上,瓦像流水一样滑落,手不敢怠慢,一块块像码字样将它们码在一起。
⑤屋子一直在漏。雨从瓦的缝上淌下来,娘要上到屋子上面去。娘说,我上去看看,肯定是瓦的事。雨下了一个星期了,城外已成泽国,人们涌到城里,挤满了街道的屋檐和学校走廊,后来学校也停课了,水漫进了院子。我说娘你要小心。娘哗哗地踏着积水走到房基角,从一个墙头上到房上去。我站在屋子里,看到一片瓦在移动,又一片瓦动过之后,屋子里的“雨”停止了,那一刻我感到了瓦的力量。
⑥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
⑦风撞在瓦上,跌跌撞撞地发出怪怪的声音。那是风与瓦语言上的障碍。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风只能改变自己。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
⑧屋不嫌瓦丑,屋子实在支撑不住了,将瓦卸下,做好下面的东西再将卸下的瓦盖上去。瓦是最慢的事物,从第一片瓦盖上屋顶起,瓦就一直保持了它的形态,到机器瓦的出现,已经过去了两千年时光。
⑨我一直不知道由土而成为瓦,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叫做瓦的物质,竟然那么坚硬,能够抵挡上百年岁月。瓦最终从颓朽的屋顶上滑落,在地上落成一抔土,那土便又回到田地去,重新培养一株小苗。瓦的意义合并着物理和化学双重的意义。
⑩在人们走入钢筋水泥的生活前,瓦坚持了很久,瓦最终受到了史无前例的伤害。
⑾一个孤寡老人走了,仅有的财产是茅屋旁的一堆瓦,那是他多年的积蓄,每捡回一片较为完整的瓦,他都要摆放在那里,他对瓦有着什么情结或是寄望?他走了,那堆瓦还在那里等着他,瓦知道老人的心思。
⑿邻家在瓦上焙鸡胗,瓦的温度在上升,鸡胗的香味浮上来,钻进我的嗅觉,我的胃里发出阵阵声响,鸡胗越发黄了起来,而瓦却没有改变颜色。瓦的忍耐力很强。
⒀下雨了,我顶着一片瓦跑回家去,雨在地上冒起了泡泡,那片瓦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快速地跑着,我的头上起了白烟,闪电闪在身后。
⒁瓦藏在草中。一坡萎顿又复生的草,一片不再完整的瓦,不知道谁将它遗失,它一定承受过很长的岁月,没有可去处,不在这里又会去哪里呢?草里埋着各种形态的瓦。这是一个废墟。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
⒂一片瓦在湖上飞。水上起了波澜,波澜变成花朵,瓦沉在花朵下面,等待重新开花。
⒃一条狗衔着一片瓦跑过来。不知道狗对这片瓦有什么情愫,难道它认得这瓦或这瓦的主人?
⒄我不知道瓦的发音是如何出现的。瓦——,我感到那般亲切。好久听不到这种亲切了,或以后愈加听不到这种亲切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
1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开篇运用比喻,引出我对“瓦”的怀想。“长满”形象地写出“怀想”的丰富,“摇曳”写出了“怀想”的不时浮现。
B、第④段说“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既形象地写出屋顶上“瓦”的形态,也为下文叙写瓦在人们生活中的种种作用张本。
C、第⑤段描写“娘”在雨中修复屋顶这一细节,意在抒发“我”对“娘”的感激之情,表达“我”对“娘”的深切怀念。
D、第⑦段说“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突出了瓦坚定不移的品性;“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写出了瓦的灵性。
E、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了瓦的朴实无华与充满力量,启迪人们应该像瓦一样脚踏实地,充实自我,有所贡献。
12、“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13、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话的涵义。(6分)
第Ⅱ卷
四、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4、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 )
A.联袂而至 浮想联翩 珠联璧合 金璧辉煌
B. 喝采 以老卖老 凭心而论 魁梧
C. 纤尘 碣石 娴熟 捣衣砧
D. 夜雪初霁 舐犊情深 钟鼓撰玉 面面相觑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连续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天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必将彪炳千古。
B.谢灵运是中国诗歌史上大力描写山水的第一人,开创了山水诗派,他的山水诗真可谓巧夺天工。
C. 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大部分企业都已倒闭,市场只剩他们几家平分秋色了。
D. 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份公告的意义绝对不仅仅是为了曝光问题,它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增加审计工作是透明度,监督和保证各项资金有效发挥作用。
B.在此次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同学们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想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C.过于重视教育功能,文学作品会出现理性捆绑感性,思想大于形象,甚至全无艺术性,变成干巴巴的说教的现象。
D.城镇化攸关到亿万人民的生活质量,它不是简单的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而是在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17、把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正确的一组
①每一种话语体系,都代表了特定的视界。
②我们说了上千年的古话,说了上百年的洋话,被迫形成了一种优势:说洋话,古人说不过我们;说古话,洋人说不过我们。
③用洋人的视界看古董,用古人的视界看洋事,都可能看到当事人看不到的东西。
④这是一个巨大的创新空间。
⑤我们可以有两个视界,两者既有重合之处,又有独到之处。
⑥更何况还有他们未曾见过的中国新事。
⑦创新来源于新发现,或者看到了新东西,或者看到了旧东西的新空间。
A.②①⑤③⑥④⑦ B.①⑤②③④⑦⑥
C.⑦④②①③⑥⑤ D.①⑤③⑥②④⑦
18、对“爱国”的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另写两句,表达人物对“爱国”的理解。
要求:①符合人物的经历、思想与性格;②句式相近,每句话不超过30字。(6分)
示例:烛之武说:爱国就是深明大义,勇于担当,让生命闪耀忠义的色彩!
蔺相如说:
苏武说:
19、下面文字有一句有语病,请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2分)
①亚马孙研究所实施的“亚马孙生物圈-大气大规模”科研项目确认,②亚马孙森林正在经历向生物物理紊乱状态过渡,③农业生产的扩大和气候变化是造成亚马孙森林生态紊乱的主要原因。
有语病句子的序号: 修改:
五、作文(50分)
20、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某报社对3 269人进行了一项民意调查, 80.8%的人认为我国当前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其中52%的人认为,危机的原因是“人们重视外语学习,轻视汉语学习”。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21日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提高语文分值成为方案的亮点。2016年北京高考总分750分,语文增至180分,英语减为100分。
首届“中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掀起的汉字书写热超出了主办方国家教育部的预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答案
1.C(绝对化,原文是“容易出现不和谐因素”,选项是“必然导致不和谐”)
2.D(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对比剖析中德的现状)
3.D(A张冠李戴,“君子立志”不是《西铭》中的;B强加因果,原文“当前,经济社会深刻转型”是背景,不是原因;且偷换概念,文中是“反对极端个人主义”;C.曲解原意,原文是“很大程度上”,选项是“根本原因”)
4.B .5. C .6. D 7. D
8.译文
(1)我没有驰骋疆场的功劳,却担任宫中侍卫,白吃了五年俸禄
(2)皇帝就派终军出使南越,去说服南越王,想让南越王来朝拜,作汉王朝的诸侯国。终军主动请求说:“我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带到朝廷来。”
参考译文:
终军,字子云,是济南人。他十八岁时,就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认为他是奇才,就与他结交,终军给太守行了拱手礼节后就离开了。到长安上书谈论国家大事,汉武帝认为他的文章与众不同,任命他为谒者给事中。当初,终军从济南步行进函谷关,守关官吏给他一块布帛。终军说:“拿这东西有什么用?”那个官吏说:“这是返回的凭证,回来时应该拿它合符。”终军说:“大丈夫到国都游历,决不返回。”丢下布帛就走了。徐偃被派出巡视风俗民情,他假托皇帝的命令,命令胶东、鲁国一带熬盐炼铁。御史大夫张汤弹劾徐偃假托皇帝的命令危害极大,依法应判死罪。徐偃认为大夫出京都公干,有关国家安定、万民生存的事情,可以独断专行。皇帝下诏终军审问,终军责问徐偃:“古时候诸侯各国,国情民情不同,百里之间就不通消息,时常有访问会见的事情,国家的安危,瞬息万变,所以可以不受君命而独断行事;现在天下统一,到处都一样。你在国家疆域之内巡视,(反而对人)说是出国(指到诸侯国),这是为什么?况且,盐铁,那些郡都有积蓄,(熬盐炼铁)国家也不能靠它得到好处,你却拿使国家安定、万民生存为借口,这是为什么?你竟然假托皇帝的命令作威作福,来迎合百姓的心意,求取个人的名誉,这就是圣明的皇上一定要惩罚你的原因。”徐偃理屈词穷。当委派使者前往匈奴时,终军主动请示说:“我没有驰骋疆场的功劳,却能担任宫中侍卫,白吃了五年俸禄。边境时常有警报,我应该穿坚甲拿利器,冒流箭、飞石,冲锋在前。我不熟悉军事,今天听说要派遣赴匈奴的使者,我愿意振作精神全力以赴,辅佐使者,在单于面前讲明是非利害。我年轻才能低下,不熟悉位臣之职,不足以胜任使者之职,自己心中有难以承受的郁闷怨恨(对自己)。”皇帝觉得他的话很不一般,就升为谏议大夫。南越与汉朝和亲,皇帝就派终军出使南越,去说服南越王,想让南越王来朝拜,作汉王朝的诸侯国。终军主动请求说:“我希望得到一根长绳子,一定捆住南越王把他弄到朝廷来。”于是终军前往游说南越王。南越王听信了终军的话,并且答应举国附属汉朝。南越宰相吕嘉不愿归顺汉朝,便发兵攻击南越王以及出使南越的汉朝使者,南越王和汉朝使者都被杀了。终年死时年仅二十多岁,所以世人称他为“终童”。
9、(1)绝句 咏史诗
(2)是讲得楚霸王项羽自刎于乌江
杜牧的表达了对项羽负气自刎的惋惜,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诗中暗寓讽刺之意。
王安石的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10、默写(略)
11选C E。(5分)(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
12、【要点】①结构上,收束上文,点明瓦的保护功能。②内容上,强调瓦对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表达了人们对瓦的依赖与敬畏之情。(4分)(意思对即可。)
13、【要点】①(客观方面)对于土与火的结晶,先人早就有了认知;在漫长的岁月中,瓦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②(主观方面)人们在生活中对瓦有着复杂的感情:既赞美瓦的无私,感激瓦带来的快乐,也为瓦即将被取代而伤感难舍。(6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14、 C 15、 A 16、 C 17、A
18、示例:蔺相如说:爱国就是忍辱负重,多谋善辩,让人生绽放智勇的光辉!
苏武说:爱国就是坚贞不屈,矢志不渝,让人性迸发灿烂的光芒!
19、【解析】② 删去“经历”(或:在“过渡”后补上“的过程”。)(2分)(其他改法,合乎文意,亦可。)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3.人教版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4.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答案}
5.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6.2016高二语文期末考试卷上学期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