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成为一种对美的享受。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 文化传承作用。
B.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 场合使用手写。
C.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8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共22分)
梦锡文章典雅,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喜传于人。刚褊少恕,每以直言忤物。尝与元宗苦论齐丘辈,元宗辩博,曲为解释,梦锡词穷,乃顿首曰:“大奸似忠,陛下若终不觉悟,家国将为墟矣!”及割地降号之后,公卿会集,有言及周以为大朝者,梦锡大笑曰:“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众皆默然散去。每公卿会集,辄喑呜大咤,惊其坐人,以故不为时所亲附。然既没,皆以正人许之,虽其仇雠,不敢訾也。
(节选自陆游《南唐书•卷七》,有删改)
①烈祖:指南唐创立者李昪,为南吴建立者杨行密养子。②元宗:指李璟,是南唐第二个皇帝,后因受后周威胁,削去帝号,改称国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左右所谮 谮:诬陷
B.元宗怜之 怜:可怜
C.乃少瘳 瘳:病愈
D.每以直言忤物 忤:触犯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故机事多委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B.欲用为翰林学士以自近 臣具以表闻
C.乃称疾纵酒,希复朝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虽其仇雠,不敢訾也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6.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常梦锡品行方正的一组是( )
①梦锡少独好学,善属文。②首召见慰勉。③梦锡终日论诤。④梦锡耻为小人所推荐,因辞
不得请。⑤歌诗亦清丽,然绝不善传于人。⑥汝辈尝言致君尧舜,何故今日自为小朝邪。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7.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祖把常梦锡招至门下后,对其非常赏识器重,把一些重要事务交给他处置,并让他在宣政院专管机密。
B.常梦锡持重敦厚,品行方正,谏言修复旧典,被烈祖采纳。元宗即位后,首先召见了常梦锡,并对他抚慰勉励。
C.常梦锡对自己被钟谟等推荐做户部尚书深感羞耻,上任后,他只在文书末尾签字却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应付公务。
D.常梦锡性格耿介,忠于朝廷,认为元宗不识宋齐丘朋党真面目,就直言进谏;元宗被迫自降尊号后,他认为自己有失辅佐之职。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梦锡耻为小人所荐,固辞不得请,惟署牍尾,无所可否。(5分)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字用得准确传神,请简要分析。(3分)
(2)作者在诗歌的三、四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0.补写出下列各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 。 ,风飘飘而吹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3)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
(王勃《滕王阁序》)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 。
(李密《陈情表》)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遗 璞
贾平凹
离公路很远的地方,有条山沟。再往深里走,有座古庙,庙前的河滩里,有一块石头:四间房那么高,像一只实心碗儿放着。上边凿了四个大字:孕璜遗璞。
住在这孕璜遗璞周围的人家,就是遗璞村。
县志上说:这石头,是当年女娲补天的时候多了一块,就遗弃在这里再没有用。人们都在传说,这石头孕了玉璜,是仙灵之物,于是时常有人前来观赏,遗璞村的人便祖祖辈辈自豪。
收罢秋,天气转凉了。沟脑上边要修一道水渠,把水引到山坡下的地里,男人们都去辛苦了,丁丁当当在远处破石头。夜里回来,便坐在碾盘上吃饭,然后就熬了山上自采的野茶。这茶很苦,一天三顿都要喝,不喝脑壳就疼。一喝着,身上来了精神,他们就笑话山外来观赏遗璞的那些人:
“城里人没采,一喝这茶就吐了。”
“城里人胃嫩。”
“鸡鸭都克得过,这茶水儿却受不了?!”
他们说过,就乐了,接着就看起河滩里的那块遗璞来。
“这么个仙物儿,遗在这里真委屈了。”
“多亏就遗弃了它!”
“多亏?”
“它要不在这儿,谁会到咱这儿?省城在天尽头,咱能去吗?但咱坐在家门口,倒见着省城大人物了。”
说的是省城老贾的事儿。
省城老贾是七年前在这里呆过的。那时候,村里人发现从县里来了个胖胖的老头,白日里也上山劳动,夜里就在石头前闷头儿坐一阵。他们都不知道这是谁,后来才风闻是犯了错误,从省城来的人,姓贾。就叫起他省城老贾。
一年后,省城老贾就在县里当了书记,他们才知道那是个当官的人物,遗璞村老少都很骄傲。省城老贾也没忘了这遗璞和遗璞村的人,过一些日子,就来看看石头,又给这个村拨了好多救济粮、救济款。有一年每家得到十二元,一半买了粮食,一半给孩子们买了塑料凉鞋。到山外去的时候,孩子们就穿上塑料凉鞋,式样挺漂亮的,只是穿长了脚发烧,走一走得用凉水浇。去年秋初,省城老贾突然回省城去了,临走前他照了好多遗璞的照片,还说回去后,要为这石头写写文章哩。不久,他就在省城当了一个很大的官。遗璞村的人愈是十分地骄傲了。
“那文章不知写了没有?”
“他现在怕忙了呢!”
男人们在碾盘上说话,婆娘家觉得热闹,也走了过来。女人在石头上坐了,一直不开口,这会儿说:
“蛮儿说,他在报上看到省城老贾的文章了。”
“写咱遗璞村了吗?”
“写了。说‘四人帮’迫害他,把他‘流放’,‘流放’是什么意思?”
“就是下放吧。”
“‘流放’到一个山区小县,而且还在一个山沟沟劳改了一年。”
“你胡说了,他住在咱这儿,没有背枪的看守他,苦是苦些,和咱们一样,咱又处处照顾了他,你说他劳改了一年,咱们不是长年在劳改吗?”
“蛮儿说报上就这么写。”
“蛮儿一定是看错了。你们婆娘家这臭嘴!”
婆娘家便不再言语了,低声骂了一句怀里用牙咬奶的孩子。
男人们喝过一杯黑糊糊的茶水,又说开了:
“咱这块遗璞,真是好石头呢!想想,招来多少人了?不算一般的,大人物就有十多个了吧?”
他们扳指头数数,果然十多个了。
“以后还能来吗?”
“只要有咱这块石头,就有人来吧,说不定以后还会来比省城老贾更大的人呢。”
“啊,那该好,娃们又要有凉鞋穿了!
“但愿他们能来。”
“但愿不要是犯了什么错误。”
“但愿……”
茶已经喝完,就卷着喇叭纸烟抽起来,黑影里,火光一明一灭的。末了打着哈欠,还在说:
“真是好石头呢。”
但是,就在这一夜的黎明时分,河滩里响了一声爆炸声,人们都惊醒了。早晨起来,才发现是蛮儿一帮年轻人用炸药把遗璞炸开了,又用铁钎大锤在黑水汗流地砸着,破着,就把石头一块块抬着到水渠工地上去了。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虽然是一个偏僻的地方,但因为有一块传说是当年女娲补天时遗弃的大石头,遗璞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游玩观赏。
B.男人们不相信女人说的有关老贾“劳改”一年的话,是因为他们并不认为当年老贾下放到遗璞村时,受到村里不公正的对待。
C.遗璞村的人们常以省城老贾为骄傲,是因为老贾当了县委书记后没有忘记他们,给了遗璞村人很多的救济粮、救济款。
D.婆娘家转述蛮儿的话后受到男人斥骂,便不再言语了,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在男人说话时贸然插嘴是不妥的。
E.这篇小说在艺术上以对话见长,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不仅表现了遗璞村人对遗璞的热爱之情,也细致地揭示了他们的思想观念与性格特点。
(2)小说两次写到小孩的凉鞋,各有什么作用?(6分)
(3)从小说看,遗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作简要概括分析。(6分)
(4)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5分)
第Ⅱ卷
四.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共21分)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朝鲜半岛形势骤然紧张,半岛局势是否会进一步恶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半岛北南双方是否冷静克制,开展对话接触。
B.此次雨雪天气将缓解江淮及以南地区的旱情和蓄水有利,但华北和黄淮地区的降水量不足5毫米,当地旱情难以得到有效缓解。
C.教育、公安消防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中小学都要布置一次家庭作业,内容是制定家庭火灾疏散预案,要让学生与家长共同完成。
D.成功的文化传播能够在国际上做到使一个具有无穷魅力的中国,不仅能够赢得别人的喜欢,更能赢得别人的了解和由衷的欢迎。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表明,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__________,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放弃的事物。
①一旦别人代替自己做出选择 ②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 ③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 ④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 ⑤而不愿意做被人控制的傀儡 ⑥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
A.①⑥②③④⑤ B.③⑤①⑥④② C.④①②③⑤⑥ D.⑤①⑥②③④
16.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3分)
A.小知不及大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愿陛下矜悯愚诚 D.汤之问棘也是已
17.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3分)
A.园日涉以成趣 B.或棹孤舟
C.至微至陋 D.宾主尽东南之美
18.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一致的一句是( )(3分)
例句: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A.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D.遂见用于小吏。
五.写作(60分)
参考答案
4.B(怜:怜爱)
5.C(C都是“于是,就”;A前者为兼词,“于之”的合音词;后者为句末语气词。B前者为目的连词“来”;后者为介词,用。D前者为假设关系连词“即使”;后者为转折关系连词“虽然”)
6.D(①表现常梦锡自幼好学,擅长写文章;②通过写常梦锡被元宗抚慰勉励,间接表现其品格方正;⑤表现常梦锡虽诗歌清丽却不事张扬的性格)
7.A(是元宗让常梦锡在宣政院专管机密)
8.(10分)
(1) 梦锡对自己被小人推荐深感耻辱,坚决拒绝,但没获批准,就只是在文书末尾署名,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
(2) 至于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他还仰赖什么呢!
参考译文:
常梦锡,字孟图,陕西扶风人,也有的人说他是西安万年县人。岐王李茂贞不推重读书人,所以当地的风俗是把善长狩猎、骑射、博弈的人当作豪杰。惟独常梦锡自幼特别爱好读书,擅长写文章,官至秦陇诸州从事一职。李茂贞死后,他的儿子李从严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沿袭旧制让常梦锡担任宝鸡县令。后唐长兴初年,李从俨进京谒见天子;让梦锡跟随去镇汴。因为被从俨周围人的诬谄,于是投奔南吴。烈祖李昪辅佐吴王杨行密,把常梦锡招至门下,推荐他傲了大理司直。等到烈祖即位,提拔他做了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更加被赏识器重。于是在中书省当值,参与并负责命制诏书,晋升为给事中。当时因为枢密院隶属东省,所以,很多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处理。
常梦锡持重敦厚,品格方正,了解很多旧事,历数朝廷沿袭杨氏独霸朝政的旧习:凌驾法律之上,任用庸俗官吏,国主亲自处置琐细的事务,政务繁杂琐碎,贻误国家大事。应该修复原来的法典制度,留给后人看。烈祖采纳了他的主张。元宗在东官出现过失时,梦锡就苦心规劝他改正,一点也不让步,元宗起初虽然不高兴,但最终还是因梦锡敢于直谏而称赞他。元宗即位后,首先召‘见他并抚慰勉励,想任用他做翰林学士,让他在自己身边。
宋齐丘结党营私,对梦锡不依附自己非常憎恨,后因封驳皇帝的诏书而获罪,被贬为池州判官。等到宋齐丘出任地方长官,元宗又召梦锡做户部郎中,升迁为谏议大夫,最终让他做了翰林学士。又在官禁以内设置宣政院,让梦锡专门掌管机密的命令。这时魏岑已是枢密副使,善于逢迎,在外结交冯延已等人里应外合。梦锡整天同他们争论劝告,不能取胜,被罢免了在宣政院的职务,仍然像以前一样做翰林学士。梦锡就宣称自己生病,放纵饮酒,希望再回到朝廷。恰好钟谟、李德明分别掌管兵部和吏部,对元宗进谏说梦锡很有声望,请求让梦锡做长史,于是授予他户部尚书一职,负责处理政务。梦锡对自己被小人推荐深感耻辱,坚决拒绝,但没获批准,就只是在文书末尾署名,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冯延已最终玩弄文字罗织罪名,把梦锡贬为饶州团练副使。梦锡当时因为经常喝醉酒而生病,元宗怜爱他,就让他留守在东都。周索努力劝说梦锡戒酒治病,梦锡听从了他的建议,才渐渐病愈。又被征召为卫尉卿,改任吏部侍郎,又成为翰林学士。交泰元年,正与客人坐着谈话,忽然气息微弱而死,享年六十一岁。世一月。齐丘朋党失败。元宗感叹说:“梦锡一辈子都想铲除宋齐丘朋党,遗憾的是没能让亲眼看见(这一天)!”追赠他右仆射官职,谥号是“康”。
梦锡的文章很典雅,诗歌清新华美,但他很不喜欢让人看。他性情刚强,气量狭小,很少宽容他人,常常因为直言不讳而触犯别人。曾经同元宗努力辩论齐丘这些人,元宗很有辩才,绕着弯子和他解释,梦锡元话可说,就一边磕头一边说:“大奸之人貌似忠诚,陛下如果始终不觉察醒悟的话,国家就会灭亡啊!”等到南唐向后周割地自降尊号后,公卿集会,谈论到后周时,有人认为后周是正统的朝廷,梦锡就大笑说:“你们这些人曾经说要辅佐皇上,让他成为比肩尧舜的明主,为什么今天我们自己成了小朝廷呢?”众人都沉默不语,悄然散去。每当公卿集会,梦锡就厉声怒喝,让在坐的人感到震惊,因为这个缘故他不被当时的人亲近。但是他去世以后,人们都赞许他是正人君子,即使是仇人,也不敢诋毁他。
9.(1)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1分)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 (1分) 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1分)
(2)答:采用拟人的手法,(1分)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1分)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1分)
10略
11.(1) BE解析:这是道多选题,题干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两项”,做题时可结合具体情节进行比较、判断。根据前后语境,D项,婆娘将蛮儿的话转述给男人,遭到男人的斥骂后便不再言语,是因为她知道犟不过男人,男人们将这石头当做宝物,根本不能接受蛮儿所说的,所以CD两项不对。
(2)解析:联系小说的主旨,将两处情节对照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①第一次出现,表达了遗璞村人对省城老贾的感激,省城老贾在县里当了书记之后并没有忘记他们;②第二次出现,说明遗璞村人的生活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和几年前一样,孩子有凉鞋穿仍然是他们的一种期待。
(3)解析:抓住情节是分析概括村民性格特点的关键,而本文的情节又多是通过对话来展开的,所以从对话描写中能够看出村民的性格特点。
①纯朴善良,省城老贾“犯了错误”,村人还是处处照顾他;②有自豪感,但有时有些盲目,因为有一块孕璜遗璞便祖祖辈辈引为骄傲,山外人不能喝当地的野茶就笑话他们胃嫩;③自主意识薄弱,常常希望老贾这样的大人物给他们拨救济款、救济粮。(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解析:本题是要考生探究小说结尾的情节处理,答案不唯一,可以认为合理,也可以认为不合理。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内引外联”是解答探究性试题的一个重要方法。要善于“内引”,做到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还要善于“外联”,由阅读的文本联想到所学的有关作品的背景、作者及社会生活知识等,进行知识迁移。
14. A
15.D 【解析】 “都希望”之后可以顺承解释,也可以转折对举。由此可知,④⑤均有起始机会,但是④①②③⑤⑥中③⑤⑥无法在逻辑上建立关系,可知⑤①⑥②③④正确。
16.C A 知,通“智”;B 闵,通“悯”;D 已,通“矣”。
17.C A 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B 棹,名词用作动词,划桨;D 美,形容词用作名词,俊杰。
1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