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1),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2)。然陈涉以戍卒(3)散乱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耰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4)。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5),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6)。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7)。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其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8)。群臣之不信(9),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10)。且(11)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12)。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13),高垒毋战(14),闭关据厄(15),荷戟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16),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17)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18),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19),必退师。案土息民,以待其敝(20),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21)。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其救败(22)非也。
秦王足己而不问(23),遂过而不变(24)。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25)。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26),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27)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28)者,秦俗多忌讳之禁(29),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30),拑口而不言(31)。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32),岂不哀哉!
先王知雍蔽(33)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34),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35);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36)。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37);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38);秦本末并失(39),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40)。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41)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42),去就有序(43),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下篇
注释
1.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原来六国的土地有三十多郡。山东,指崤山、函谷关以东,意即原来六国的土地。
2.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修整好各地的关隘,占据各地的险要,整备下精良的武器装备,以保守这些地方。津关,渡口和关隘,指水陆要道。据,凭依。修,整治。甲兵,铠甲武器。
3.戍卒:防守边防的士兵。
4.不用弓戟之兵,櫌(yōu)白梃(tǐng),望屋而食,横行天下:没有锋利的兵器,仅仅使用锄头、木棍等作武器,随所到之处就食,而天下无所阻挡。弓戟之兵,弓箭、戟矛一类武器。櫌白梃,指农具。此处借以形容武器之粗劣。,同“锄”。櫌,锄头的木柄。白梃,白木棒,即没有经过加工的棍棒。望屋而食,见有人家,就去吃饭,指没有军粮储备。
5.关梁不阖(hé):关口和桥梁来不及封闭。阖,关闭。
6.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楚军一直打到鸿门一带地方,连像篱笆那样的阻碍也没有遇到。楚师,指陈胜起义的部队。陈胜起义后号为张楚,因此称为楚师。鸿门,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今名项王营。
7.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在这种情况下,秦在原来六国的统治大乱,各地纷纷乘机起兵。扰,乱。豪俊,豪杰,有相当才能的人。
8.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章邯趁机凭借众多的军队,来图谋他的君主,求取自己的爵位。章邯,秦大将。要市,指谋求自己的利益。要,同“徼”,求取。市,交易。
9.不信:不忠实。
10.其势居然也:是它的地理形势所在才这样的。即是说,由于所处地理形势好,才能称雄于诸侯。
11.且:连词,况且。
12.当此之世……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指六国良将贤相虽多,但由于秦地险阻,他们进攻秦国的行动终于失败。
13.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秦把小城的军队合并到大城之中,在险要关塞驻军据守。
14.高垒毋战:构筑高高的营垒,不要作战。
15.闭关据厄:关闭函谷关,把守住险要的关塞。
16.诸侯起于匹夫:指山东各地的起义首领都是从平民中崛起的。匹夫,这里指普通老百姓。
17.素王之行:素王的德行。素王,指没有王位而具有王者德行的人。
18.其下未附:他们的下属还未亲附。
19.彼见秦阻之难犯也:他们见到秦朝的防御是难以进犯的。
20.安土息民,以待其敝:使境内平安,民众能休养生息,以等待他们的衰败。弊,败、坏。
21.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收养弱小,扶助疲敝,而使秦国的国君不怕不能在天下实现自己的意愿。
22.救败:挽救败亡。
23.足己不问:骄傲自满,不请教别人。
24.遂过而不变:有过错因循而不能更改。
25.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秦二世承继了秦始皇的做法,因循而不加以改变,又加上残暴酷虐,因而加重了祸患。
26.三主之惑,终身不悟:指秦始皇、秦二世、子婴三代君主溺于错误而终身不悟。惑,困惑,迷乱。
27.深虑知化:智虑深远,了解形势变化的道理。
28.拂过:提出纠正错误的意见。拂,违反。
29.秦俗多忌讳之禁:秦朝的风习是禁忌很多。俗,习俗,风气。
30.重足而立:两脚紧靠着站着,形容恭敬的样子。
31.拑(qián)口而不言:闭着嘴不说话。形容心怀恐惧而不敢说话的样子。
32.奸不上闻:坏消息不让皇帝知道。
33.雍蔽:阻塞,蒙蔽。指上下之间情况不通。
34.饰法设刑:整饬法令,设立刑罚。饰,同“饬”,整顿。
35.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在它衰弱的时候,也能靠五伯的征伐而使诸侯服从。五伯,即春秋五霸。伯,同“霸”。
36.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它削弱的时候,也能内部加强守护,外部交好其他国家而使政权保存下来。守,保持。附,靠近。
37.繁法严刑而天下振:法令繁复,刑罚严酷而使得天下震动不安。振,同“震”。
38.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所以,周王朝设置五等爵位,符合治国的原则,因而延续了一千多年。五序,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序,顺序。千余岁,周王朝的统治,西、东周合计共八百余年。这里说“千余岁”,是夸大的说法。
39.秦本末并失:秦王朝在根本和次要的方面都不正确,所以统治不能长久。本末,这里指治理国家的根本方针和采取的方法、手段。
40.安危之统:指使得国家安全或者危险的原理。统,统绪,纲纪。
41.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民谚说:“不忘记先前事情的经验教训,就是后来事情的借鉴。”师,师法,借鉴。
42.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明了盛衰的道理,明辨权位势力的适当运用。宜,适当,适宜。
43.去就有序:取舍有一定的顺序。
译文(下)
秦朝兼并了诸侯,山东有三十多个郡,修筑渡口关隘,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守护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戌卒,振臂大呼,不用弓箭矛戟等武器,光靠锄把和木棍,虽然没有给养,但只要看到有人家住的房屋就能吃上饭,纵横驰骋天下,所向无敌。秦朝险阻之地防守不住了,关卡桥梁封锁不住了,长戟刺不了,强弩射不了。楚军很快深入境内,鸿门一战,竟然连篱笆一样的阻拦都没有遇到。于是山东大乱,诸侯纷纷起事,豪杰相继立王。秦王派章邯率兵东征,章邯得此机会,就凭着三军的众多兵力,在外面跟诸侯相约,做交易,图谋他的主上。秦君对臣下没有信任,彼此之间互相猜忌,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了。子婴登位,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山东地区虽然混乱,秦国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 秦国地势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从穆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难道代代贤明吗?这是地位形势造成的呀!再说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秦国。在这种时候,贤人智士会聚,有良将指挥各国的军队,有贤相沟通彼此的计谋,然而被险阻困住不能前进,秦国就引诱诸侯进入秦国境内作战,为他们打开关塞,结果山东百万军队败逃崩溃。难道是因为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秦国把小邑并为大城,在险要关塞驻军防守,把营垒筑得高高的而不轻易跟敌方作战,紧闭关门据守险塞,肩扛矛戟守卫在那里。诸侯们出身平民,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并没德高望众而位居王位者的德行。他们的交往不亲密,他们的下属不亲附。名义上是说灭亡秦朝,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他们看见秦地险阻难以进犯,就必定退兵。如果他们能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等待秦的衰败,收纳弱小,扶助疲困,那么凭着能对大国发号施令的君主,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了。可是他们尊贵身为天子,富足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这是因为他们挽救败亡的策略错误啊。 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柔弱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难道不可悲吗?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土地被割削的时候,在内能自守备,在外还有亲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则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赏析
文章主旨
《过秦论》是一篇史论,其主旨在于分析“秦之过”。上篇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仁义不施”而不能守天下。而在中篇和下篇,作者则具体地论述了秦统一之后的种种过失。中篇指出秦统一天下,结束了多年的战乱,本来处在很好的形势中,但秦始皇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策,反而焚书坑儒,以暴虐治天下;到了二世时,仍不能改正原先的过失,终致国家倾覆。《过秦论》的下篇后部分,作者承接前文,指出在“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的时候,如果子婴能改变原来错误的政策,“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是可以守住三秦之地的,以后“安土息民”,徐图发展,甚至可以重新恢复国家的统一。但遗憾的是,秦朝钳口闭言的一贯政策,导致上下“雍闭”,子婴孤立无亲,终于不免灭亡的命运。
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灭亡及其原因,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
内容鉴赏
从明、清到当代,几乎所有的古文选本都收录了《过秦论》(上篇),因此前人对它的评语很多。如清人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评它为“雄骏宏肆”,近人吴闿生在《古文范》的夹批中评它“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归纳大多数评论者的意见,主要说这篇文章气势充沛,一气呵成,一篇气“盛”的文章。
从语言的角度看,所谓气盛的文章,多用排比句或对偶句,本篇固不例外(如第2段中从“于是六国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领起,贯穿下面三句,罗列了大量历史人物,就是排比句式;如“蒙故业”以下四句,每两句一对仗,就是对偶句式。也有排比兼对偶的句式,如开头说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即是)。但这只是从表面现象去理解,在古典散文名篇中,用排比句或对偶句的文章并不少,却不一定篇篇气盛。如孔稚圭的《北山移文》,造句或排或偶,然而读起来并不感到气势磅礴。可见用排比句和对偶句只是增强文章气势的因素之一,属于外在的艺术技巧,而不是主要因素。
本篇之所以气盛而传诵不朽,之所以使人觉得有说服力,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最主要的,即这篇文章虽是议论文,其中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用叙事来议论,是本篇最大的特点。作者用千余字的篇幅叙述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和主要现象,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来说明其兴衰的关键所在,这就帮助我们对这一段历史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这个特点为什么能使文章读起来有气势呢?关键在于:一、作者既能用概括扼要的笔墨来表达丰富的内容,让读者感到短短一篇文章竟然内容丰富,自然觉得它饱满充沛,思路自然而然地跟随着作者的笔锋,因此会显得气“盛”;二、贾谊对秦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的叙述条理清晰,他抓住一条纵的线,即从秦孝公之兴到秦王朝之亡,始终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安排文章的层次先后的;而对某一特定时间内的某一点,又突出地加以铺陈发挥,使人不仅看到“线”,还看到“线”上的一个个用浓墨重彩着重描述的“点”。于是读者会不由自主地顺着作者所安排的次序往下推,往下读,作者不中断,读者便不能中断,作者不节外生枝,读者就不能旁及其余。因此,这也给人带来了气盛的感觉。
第二个使读者感到文章气盛的原因,亦即本篇所具有的另一特点:贾谊在用写赋的手法来写说议论文。写赋是需要铺张和夸大的,这篇文章通篇都采用了这种手法。比如第1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基本同义;“天下”“宇内”“四海”和“八荒”,也是同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这就是写赋的夸张手法。下面第2、第4、第5等段中,都有类似的句子,不胜枚举。所谓“铺张扬厉”,主要就是指的这一类句子。这样,气势自然就充沛了,自然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笔锋锐不可当,咄咄逼人,读起来有劲头,有说服力,而且有欲罢不能之感。这是由于作者本人原是一位辞赋作家。作为作家,贾谊不仅是政治家,也是文学家;作为作品,《过秦论》同样具有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
第三个原因,也是这篇文章所具有的第三个特点,即作者用全篇对比的手法写出了他的论点。对比手法并不稀奇,而本篇精彩处却在于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即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自然磅礴,话也显得更有分量了。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而文章气盛的道理,便不难理解了。
前三段,主要写三个方面:一、秦国世世代代有野心;二、秦国实力愈来愈强大;三、由于靠实力,秦国统一天下并不很难。第1段着重写秦有野心,第2段着重写有实力,第3段兼而写之。全篇的铺排和对比都从这三方面入手,把具体史实贯穿进去,用概括的语言勾画出大的轮廓来,使叙述的内容有了倾向性,有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如说“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和第3段结束处写“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等,都是极写秦之野心和实力,极写其得天下并不难。与此同时,作者也写了另一方面,如“四君”“九国之师”“六国之士”等,愈写对方强大也就愈衬托秦之强大,这是烘云托月的手法。但我们却感到:愈写秦之强大,就愈见秦之骄横愚昧;愈写秦之过度自信 ,就愈见秦之主观片面;愈写秦之野心极大,就愈见秦之眼光短浅。作者虽处处叙而不论,却处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在“蓄势”。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自然感到饱满酣畅了。
第2段结尾只说了九个字:“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这当然是事实,但也并非一点可写的事件都没有。然而,作者不准备在这里多费笔墨,只把那一条贯穿于秦各个时期的纵线画出来便止。从行文方面来说,一篇气盛的文章也不能毫不喘息。第3段开头的十几个字,就给全篇形成一个短暂的停顿。明代古文家归有光就说过,这是“如人吐气”(见归有光《评点史记》)。我们固然不能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硬要在一气呵成的文章里安插一个“气口”;但文章写到这里,自然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如人吐气”还是有必要的。
第3段写秦始皇:野心与实力,兼而写之。但第3段与第2段不一样。第2段是用正反对比手法两面写,第3段却全从正面写,把秦始皇的实力与野心描绘得淋漓尽致,愈写愈足。甚至到了第4段开头处,还要找补两句:“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吴闿生夹批:“再加二句,十分酣恣。”然而,作者笔锋一转 ,又改从陈涉写起,却处处对陈涉寓褒于贬,这就更加体现出秦之灭亡实有自取其祸之道了。
最末一段是“论”和“断”,仍用对比手法把几个方面综合到一起,然后得出结论,即所谓“断”。为了使结论下得郑重,便又把秦重新提起总说一遍,才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尾。文章须能放能收,能开能合,始见本领。
这篇文章在当时确实起了积极的影响。贾谊作为士大夫,固然站在封建统治阶级立场为汉王朝出谋划策。但他却能认识到农民起义的力量,认识到秦王朝灭亡的关键在于失掉民心和过分迷信武力,封建统治者野心大而虐待人民,终于被人民灭亡。有了这个认识,统治阶级才开始考虑如何缓和社会矛盾,以巩固自己的统治政权。这才说明农民起义真正推动了历史前进的车轮。有了贾谊这一番描绘,汉朝的皇帝才能真正总结秦代由盛而衰、由强而弱的经验教训。
通假字
外连衡而斗诸侯 衡 通 横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 通 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 通 敝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 通 呵 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于阡陌之中 倔 通 崛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 通 影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有 通 又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没 通 殁
一词多义
因 因遗策(沿袭,动词) 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之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聚之咸阳(到,动词) 及 非及向时之士(赶得上,追得上,动词) 及至秦始皇(到,介词) 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方,方位名词) 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名词) 制 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裁,制服,动词) 履至尊而制六合(控制,动词) 兵 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名词) 收天下之兵(兵器,名词。下文“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中“兵”同此)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丢掉,动词) 追亡逐北(逃亡,动词。在此用作名词:逃亡的军队) 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使动用法。) 举 包举宇内(举起,拿走,动词) 西举巴、蜀(攻取,动词) 利 因利乘便{利 有利的形势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锋利,形容词)
词类活用
a)名词作状语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像用席子、包裹、口袋一样 内立法度 外连衡而斗诸侯 在国内 对国外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等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像云彩那样 像回声那样 像影子那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向南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方 b)使动用法 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诸侯)相斗 会盟而谋弱秦 使(秦)衰弱 约从离衡 使(秦国的连横策略)离散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使(百姓力量)愚蠢 以弱天下之民 使(天下百姓)衰弱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八州)有序 使(同列)来朝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匈奴)退却 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诸侯国)灭亡 c)名词作动词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做帝王 履至尊而制六合 本意为鞋子,此处意为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瓮做 用绳子系 d)形容词作动词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 尊贤而重士 看重 e)动词作名词 追亡逐北 逃跑的士卒
古今异义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古义:黄河 今:河流) 2.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古:继承 今:受) 3.西举巴蜀( 古:攻取 今:向上抬) 4.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古:吝惜 今: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 5.以致天下之士(古:来,招纳 今:给予) 6.九国之师 (古:军队 今:指隶属于军或集团军的一个编制单位) 7.流血漂橹 (古义:盾牌 今:划船工具) 8.以为桂林、象郡 (古:把……作为。“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今:认为) 9.迁徙之徒也(古:征发 今:迁移,搬家) 10.斩木为兵(古:兵器 今:士兵) 11.赢粮而景从 (古:担负,背负;今:胜,获胜) 12.山东豪俊遂并起 (古: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
虚词把握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助词 (定语后置标志)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助词 相当于“的” 夫晋,何厌之有 助词 (宾语前置标志) 振长策而御宇内 连词 表修饰关系 尊贤而重士 连词 表并列关系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连词 表转折关系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连词 表因果关系
特殊句式
判断句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2、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3、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倒装句 1、定语后置: 铸以为金人十二 2、宾语前置: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介词短语后置: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