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坛泰斗庄奴的岁月回眸

发布时间:2017-10-13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导语:庄老在六十余年的词作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五千余首佳作,邓丽君大半的经典作品,如《小城故事》、《甜蜜蜜》等都出自庄奴之手。

  大隐隐于闹市中

  2015年4月初,山城重庆绿意盎然,空气中的火锅味儿隐约可闻,平添了一丝暑意。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文艺》栏目,在主编景欣带队下,主持人孟盛楠、导演邱寔等一行6人兴冲冲来到了一个位于闹市附近的居民小区。小区里绿色成行,蓊蓊郁郁,隔绝了都市的喧嚣。绿草如茵的绿地上,一只黄白花的虎皮猫亮着肚皮,慵懒地享受着午后的阳光。耳边响起的是二楼阳台上,两位老先生品茶摆龙门阵的声音,以及社区活动站里传来的阵阵洗麻将牌的声音。

  难以想像,词作家庄奴的家就在此处,这也许就是中国古话中所说的大隐隐于市。最近20多年来,庄奴几乎常住于这个小区,然而,小区的邻里却无人知道,那位须发皆白,早几年经常在小区晨起散步的老人,就是《甜蜜蜜》等经典流行金曲的词作者庄奴。

  自2014年10月《中国文艺》栏目“向经典致敬”系列节目正式开播以来,以每周一次的频率向那些经历了时间与历史检验、被广大观众喜爱和认可的优秀中国文艺作品及老艺术家致敬。并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重温经典的魅力、感受民族艺术的力量,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据主编介绍,“向经典致敬”的传统做法是将老艺术家邀请至位于北京的央视总部大楼演播室中,现场致敬。在老艺术家的家中完成致敬仪式,对于节目组来说尚属首次。“庄老去年摔了一跤后,视力、记忆力以及行走能力都受到了影响,再加上老人家今年已经94岁高龄了,我们跑一趟才是最合适的。”

  5分钟创作《甜蜜蜜》

  栏目组一行人进入庄奴家里,立刻受到庄奴夫人和岳母的热情招待。家里比想像中的空旷,一进门就能看到客厅、餐厅以及半开放式的书房,书房的窗户朝东,写字台上摆满了奖杯、奖状以及合影。据庄奴夫人邹麟介绍,没有摔伤前,每天上午但凡有空,庄奴都会坐在窗前,或是整理以前的文稿,或是创作。书房通往下降式客厅的二级台阶旁,被修成了一个斜坡,可以方便轮椅通行,客厅靠近茶几的空地上放着一个老年人的助步器,从这些细节中都能看出庄奴生活的痕迹。

  “是谁来了?”客厅传来一个男中音。循声望去,客厅正对窗户的位置摆了一张红木椅子,椅子的靠背顶上翻出一截厚实的棉被被角,经典的蓝白格纹,再往上就看到白发覆盖的头顶了,声音就从那里传来,他应该就是庄奴了。知道节目组要过来,庄奴一早就被夫人换上了颜色喜庆的红色中式小棉袄,虽然外面暑气渐升,不得不长时间坐在椅子上的庄奴还是穿得颇为厚实,一看就是一个脾气极好的人。茶几上摆起了重庆人家待客必不可少的热茶,香蕉、橘子、葡萄各种水果一盆盆地被端了上来。听力有些受损的庄奴,大声地招呼远道而来的客人,同时还不忘致以谢意,“谢谢你们来看我,我心很不安,一个糟老头子,让您们千里迢迢而来。”

  提及庄奴的词作生涯,有一个人的名字是必然不能被忽略的,她就是邓丽君。在华语歌坛有这样一句话“没有庄奴,就没有邓丽君”,与之呼应的还有一句话“没有邓丽君,就没有庄奴”。在最恰好的时候,没有早一刻也没有晚一刻,庄奴遇到了邓丽君,邓丽君遇到了庄奴,二人有幸同行一段,不仅将各自的人生推上了巅峰,还在华语歌坛开创了新的传奇,甚至影响了几代人。

  人生将满百,庄奴却还清楚记得当年为邓丽君创作金曲《甜蜜蜜》时的情景。“有一天一个人拿着一张纸,上面有一个旋律。老师,你给填填词。我说谁唱啊。他说邓丽君小姐,一说邓丽君小姐,我就有谱了,我脑子里一下就出现了她的形象,人很甜,不太高,很朴实,很有舞台缘,大众都喜欢她。我就拿起来,一看乐谱,想想邓丽君,歌声也甜,脸蛋也甜,笑得也甜,甜蜜蜜,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啊,在梦里。”这首歌词,庄奴只用了5分钟,现在想起来,他说自己写词是下笔如流水,“很多歌词都不用5分钟。”他俏皮地眨了一下眼说,这话不能外传,会被人说吹嘘。

  只见过邓丽君一面

  虽说在华语歌坛上,庄奴与邓丽君的名字已然密不可分,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尽管庄奴为邓丽君80%的歌曲作词,但是他们只见过一次面。那是在邓丽君少年时代参加的一次歌唱比赛上,庄奴作为评审,见到了瘦瘦小小的邓丽君,“邓丽君舞台上台风很好,不太夸张。看起来像邻家女孩子,隔壁小妹妹。当她慢慢走红的时候,就常常给电影、电视、唱片公司唱歌,他们就找我给她写词。给她写词的时候,都是唱片公司找我,导演找我,编剧找我,邓丽君跟我没有见面的机会。”

  虽然鲜有见面的机会,但是邓丽君外出工作时,经常会与庄奴通信讲些自己的见闻。据庄奴回忆,邓丽君与他通信,是应他的要求,“有时候她出国了,我就事先对她说,你到哪去?说我到美国,我说你能不能到美国之后给我来封信?”信的内容也是庄奴建议的,“你到美国有什么活动,参加朋友的、同学的约会,或者是看景了,都可以写。她说好的。我就像哄小孩一样。”除了信之外,邓丽君还会带些有当地特色糕点一类的礼物给老师,这也让爱吃甜食的老师很是满意。然而遗憾的是,那些铭记深情厚谊的信件几乎散佚不见。不仅如此,当年庄奴创作歌词的原稿也没有存留,如今都成了老人家的一个遗憾。

  谈及邓丽君的英年早逝,庄奴颇为唏嘘,“没想到她很快就离开了我们。我们有一句俗话,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再好的宴席,吃完饭大家拜拜,各走各的。这是没办法弥补的遗憾,何况邓丽君那么美丽的女孩子,那么聪明的女孩子,跟我们建立了很好的友谊,突然间走了,当然难以割舍的,值得我们怀念。”由于庄奴正处于摔伤后的恢复期,记忆力有些下降,“人生没有不散的宴席,当宴席吃完了,大家拜拜。”可能是忘记了这句话刚刚说过,他又喃喃重复了一次,邓丽君这三个字带给他的不仅有许多美丽的回忆,还有韶华易逝的遗憾。

  古稀之年再结良缘

  作为高产词作家,庄奴的作品不仅有清新甜美的《甜蜜蜜》、《小城故事》,还有曾经跟费翔一起席卷中国的《冬天里的一把火》,以及上世纪80年代末红极一时的千百惠的代表作《走过咖啡屋》。《走过咖啡屋》的创作对于庄奴来说也是毫无难度,作为资深咖啡爱好者,他工作、约会、独处时经常有咖啡为伴。据说这首歌是先有词后配的曲,庄奴和歌曲的曲作者林子渊是多年好友,二人的相识就是因为在一起喝咖啡,后来为了纪念二人的相识,庄奴就写了这首《走过咖啡屋》。巧合的是,升起创作的念头时,庄奴和林子渊也正在一起喝咖啡。

  每次有客人拜访,庄奴家中都会响起阵阵歌声,这一次也是如此。谈至高兴处,庄奴和大家一起唱起了《甜蜜蜜》,“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在唱到尾声“梦见的就是你”时,庄奴更是兴致盎然,用手指虚点了下主持人孟盛楠的额头,笑了出来。

  音乐是翅膀,歌词就是桥梁。借助这个桥梁,在古稀之年庄奴与夫人邹麟相识相知,并携手至今。这其中有一个故事,庄奴到了本该颐养天年的时候却为妻医病而倾尽一生所有。70岁高龄的他,身无片瓦,过着孤苦无依的日子。就在这时候,重庆一位温柔贤淑的女士邹麟,走进庄奴的生命。无论是贫穷、中风,都不曾动摇邹麟那颗陪伴他的心。两个人相伴相守,走过20余载。在两个人结婚的第二年,庄奴就因血糖过高而中风,右手右脚一度不能动弹。从那时开始,邹麟就申请了提前退休,回家照顾庄奴,陪着他医院、家中两头跑。在出院之后,庄奴写下了一首《手杖》送给夫人,“你就是我的手杖,生活中时刻不离的手杖,这辈子有了你,我才能竖直脊梁,挺起胸膛……”

  从中风那年起,庄奴的脚上就换上了五指袜,每天都是邹麟帮他穿袜,一转眼,邹麟为他穿了20多年。谈及和庄奴的20年携手,夫人笑着说:“不是辛苦是幸福,我喜欢他的歌词,应该有人照顾他。”庄奴极为依恋夫人,眼睛经常会下意识地寻找她的位置,看到了言笑晏晏坐在身旁的她,才安心。

  随着金乌西坠,这次拜访也接近了尾声。在夫人的帮助下,庄奴手握《中国文艺》颁发的致敬章,在“向经典致敬”纪念册上签字落印。栏目组此次致敬之旅也终于圆满达成。告辞离开后,一个画面常常浮现脑海:盖过章后,庄奴将手中的致敬章拿到近前,戴上眼镜仔细看章下的铭文,随后又拿到远处,反复摩挲。珍而视之,可见一斑。

  两位大师的合作

  《月儿圆》,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2005年中秋晚会”的主题词。这首词由两位大师联袂创作,一位是大陆的剧作家、词坛泰斗乔羽先生,一位就是台湾的词圣、歌词名家庄奴先生。创作之前,二老并未谋过面。接到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的盛情邀请后,对于能够为全天下中国人民写一首反映中秋佳节的歌,来自海峡两岸的两位大师都表现出特别的创作热情。庄老写了歌词的第一段,乔老写了第二段,分别在台湾和北京创作而成。

  两位词坛泰斗虚怀若谷,笔法自然,举重若轻。信手拈来,如同行云流水,倾泻千里,直接并深刻的体现了两岸人民期盼统一、合家团圆的强烈愿望。在晚会上,二老听到演员演唱这首歌时,泣不成声,两岸亿万人民为之动容,成为海峡两岸人民共度中秋的一段佳话。

  《月儿圆》 乔羽 庄奴

  我读过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为什么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今夜又见月儿圆,

  又见桂花香,

  为什么年年中秋夜,

  夜夜思故乡?

  为什么夜夜思故乡,

  故乡情意长。

  有兄弟、有姐妹,

  共享明月光。

  今夜里天上月儿圆,

  地上桂花香,

  好一个花好月圆中秋夜,

  天地共久长。


更多相关文章:

1.词坛泰斗庄奴的岁月回眸

2.精神奶爸庄奴

3.被金圣叹称为"六才子书"的是哪部作品

4.现代诗人:徐志摩

5.盛唐宫廷中的诗人

6.宋伯仁是哪个朝代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