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励志小故事及感悟

发布时间:2017-04-01  编辑:孙彩秀‍ 手机版

  导语:命运从不相信眼泪,它相信的只有与之抗争的人。下面是关于生命的励志小故事及感悟,欢迎阅读。

  故事1:命运不相信眼泪

  1946年的秋天,26岁的汪曾祺从西南联大肄业后,只身来到上海,打算单枪匹马闯天下。在一间简陋的旅馆住下后,他就开始四处找工作。工作显然不好找,他每天在胳肢窝里夹本外国小说上街。走累了,他就找条石凳,点燃一支烟,有滋有味地吸着,同时,打开夹了一路的书。细心阅读起来。有时书读得上瘾了,干脆把找工作的事抛到一边,一颗心彻底跳进文字里沐浴。

  日子越拖越久,兜里的钱越来越少;能找的熟人都找了,能尝试的路子都尝试过了。终于, 有一天下午,一股海涛般的狂躁顷刻间吞噬了他!他一反往日的温文尔雅,像一头暴怒不已的狮子,拼命地吼叫。他摔碎了旅馆里的茶壶、茶杯,烧毁了写了一半的手稿和书,然后给远在北京的沈从文先生写了一封诀别信。信邮走后,他拎着一瓶老酒来到大街上。他边迷迷糊糊地喝酒,边思考着一种最佳的自杀方式。他一口一口对着嘴巴猛灌烧酒,内心里涌动着生不逢时的苍凉……晚上,几个相熟的朋友找到他时,他已趴在街侧一隅醉昏了。

  还没有从自杀情结中解脱出来的汪曾祺很快就接到了沈先生的回信。沈先生在信中把他臭骂了一顿,沈先生说:“为了一时的困难,就这样哭哭啼啼地,甚至想到要自杀,真是没出息!你手里有一支笔,怕什么!”"

  沈先生在信中讲述了他初来北京的遭遇。那时沈先生才刚刚20岁,在北京举目无亲,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就梦想着用一支笔闯天下。只读过小学的沈先生最终成功了,成为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大作家。读着沈先生的信,回味着沈先生的往事和话语,汪曾祺先是如遭棒喝,后来一个人偷偷地乐了。

  不久,在沈先生的推荐下,《文艺复兴》杂志发表了汪曾祺的两篇小说。后来,汪曾祺进了一家民办学校,当上了一名中学教师,再后来,他也和沈先生一样,成了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作家。

  感悟:

  “在灰色的日子中,不要让冷酷的命运窃喜;命运既然来凌辱我们,就应该用处之泰然的态度予以报复。”命运从不相信眼泪,它相信的只有与之抗争的人。

  故事2:生命的激情

  她一生中见过的绝大多数花都在病房里,花开花败,命运无常。因为她是医生。

  记得有一次,一场与死神的搏杀宣告失败之后,她无意间看到,病人床头柜上的花竟还在大朵大朵地绽放,仿佛浑然不知死亡的存在,黑色的花蕊像一只只冰冷嘲弄的眼睛。

  她从此不喜欢花。

  然而有一个病人第一次见到她,便送给她一盆花,她没有拒绝。也许是因为这个病人稚气、孩子一般的笑容,更可能是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除非奇迹中的奇迹,他是没有机会活着离开医院的。

  那次,是他不顾叫他多休息的医嘱,与儿科的小病人们打篮球。满身大汗。她责备他,他吐吐舌头,不好意思地笑笑,然后傍晚,她的桌上多了一盆花,3瓣,紫、黄、红,斑斓交错,像蝴蝶展翅,又像一张顽皮的鬼脸,附一张小条子:“医生,你知道你发脾气的样子像什么吗?”她忍俊不禁。第二天花又换了一种,是小小圆圆的一朵朵红花,每一朵都是仰面的一个笑:“医生,你知道你笑的样子像什么吗?”

  他告诉她,昨天那种花,叫三色堇,今天的,是太阳花。阳光把竹叶照得透绿的日子他带她到附近的小花店走走,她这才惊奇地知道,世上居然有这么多种花,玫瑰深红,康乃馨粉黄,马蹄莲幼弱婉转,郁金香冰艳倨傲,栀子花香得动人,而七里香摄人心魄。她也惊奇于他谈起花时燃烧的眼睛,仿佛忘了病,也忘了死。

  他问:“你爱花吗?”

  她答:“花是无情的,不懂得人的爱。”

  他只是微笑,说:“花的情,要懂得的人才会明白。”

  一个烈日的正午,她远远看见他在住院部的后园里呆站着,走近喊他一声,他急忙转过身,食指掩唇:“嘘——”

  那是一株矮矮的灌木,缀满红色灯笼似的小花,此时每一朵花囊都在爆裂,无数花籽像小小的空袭炸弹向四周飞溅,仿佛一场密集的流星雨。他们默默地站着,同时看见生命最辉煌的历程。

  他俯身拾了几颗花籽装在口袋里。第二天,他送给她一个花盆,盆里盛着黑土:“这花,叫死不了,很容易种,过几个月就会开花——那时,我已经不在了。”她突然很想做一件事,她想证明命运并非不可逆转的洪流。

  4天后,深夜,铃声大震,她一跃而起,冲向病人的身边。

  他始终保持奇异的清醒,对周围的每一个人,父母、手足、亲友、所有参与抢救的医生护士,说:“谢谢,谢谢,谢谢。”唇边的笑容,像刚刚展翅便遭遇风雪的花朵。渐渐冻凝成化石。她知道,已经没有希望了。

  她并没有哭,只是每天给那一盆光秃秃的土浇水。然后她参加医疗小分队下乡,打电话回来,同事说:“什么都没有,以为是废物,丢窗外了。”她怔了一怔,也没说什么。

  回来已是几个月后,她打开自己桌前久闭的窗。震住——

  花盆里有两瓣瘦瘦的嫩苗。仿佛是营养不良——一口气就吹得走,却青翠欲滴。而最高处,是那么羞涩的含苞,透出一点红的消息,像一盏初初燃起的灯。

  她忽然深深懂得了花的情意。

  感悟:

  易朽的是生命,似那转瞬即谢的花朵;然而永存的,是对未来的渴望,是那生生世世传递下来的、不朽的生命激情。每一朵勇敢开放的花,都是死亡唇边的微笑。

  故事3:享受生命的过程

  小罗和阿恒结婚已5年了。小罗现在是一个全职家庭主妇,不会有人想到她曾经是个十分优秀的商场经理。

  小罗常常觉得有点失落、后悔和惋惜。她问自己,这几年在家庭中操劳,她究竟得到了些什么?一座带小花园的属于她和阿恒的房子,一辆小汽车,一个孩子。生活给她的报酬难道就只有这些吗?小罗想不通。

  有一天,小罗在收拾屋子时,发现一盘看上去很旧的录像带,她十分好奇,停下手里的活,将录像带塞进放映机里。

  屏幕上,首先显示出这样一个画面:她抱着一大束玫瑰站在房门口,显得光彩照人。小罗想起那是4年前第一次收获自己种植的玫瑰。当时,看到自己辛勤除草、松土、灭虫的工作终于有了回报,她高兴得合不拢嘴。

  屏幕上接着显示出这样的场景:宝宝摇摇摆摆地出现。他瞪着一双大眼睛,手指头含在小嘴里,一颠一颠地向镜头跑来。突然,他“啪”地摔在地上,随即号啕大哭起来。看到宝宝可爱的样子,小罗情不自禁地笑了。

  看完录像带,小罗已感动得满眼泪花。原来这5年里,她获得了这么多欢笑和快乐。

  感悟:

  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如果你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生命的魅力,那结果对你来说也只是一个过程——无数个结果串联成生命的过程。懂得享受过程的人,才能真正懂得珍惜生命、享受生活。

  故事4:生命的潜能

  有一次,乔治不幸遭遇了交通事故,被一辆小汽车撞得不省人事,好在有人迅速将他送往医院。

  在一间灯光暗淡的病房里,两位女护士焦急地工作着——每人各抓住乔治的一只手腕,力图摸到脉搏的跳动。因为乔治在这整整6小时内都未能脱离昏迷状态。医生已经做了他觉得所能做的一切事情,然后离开这个病房给其他病人看病去了。

  乔治不能动弹、谈话或抚摩任何东西。然而,他能听到护士们的声音,在昏迷的某些时间里,他能相当清楚地思考,他听到一位护士激动地说:

  “他停止呼吸了!你能摸到脉搏的跳动吗?”

  “没有。”

  他一再听到如下的问题和回答:“现在你能摸到脉搏的跳动吗?”

  “没有。”

  “我很好,”他想,“但我必须告诉她们,无论如何我必须告诉她们。”

  同时他又对护士们近于愚蠢的关切觉得很有趣,他不断地想:“我的身体良好,并非即将死亡,但是,我怎么能告诉她们这一点呢?”

  他记起了他所学过的自我激励的语句:“如果你相信你能够做这件事,你就能完成。”他试图睁开眼睛,但失败了,他的眼睑不肯听他的命令。事实上,他什么也感觉不到,然而他仍努力地睁开双眼,直到最后他听到这句话:“我看见他的一只眼睛在动——他仍然活着!”

  这种情况持续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直到乔治不断努力睁开了一只眼睛。接着又睁开另一只眼睛。恰好这时候,医生回来了,医生和护士们以精湛的医术、精心的护理,使他起死回生。

  感悟:

  “潜能”是生命所具备的一种自然能量。这种能量是人类对万物造化的一种反抗。而人的潜能,则是帮助人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