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小故事:真正成功的赢家

发布时间:2017-01-29  编辑:pinda 手机版

  导语: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先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篇一:多让一分是赢家】

  《孙子兵法》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意思是说善于打仗的人,只有先保证自己不被打败,才能等待机会去战胜敌人。在拳击训练初期,一位出色的教官往往并不急于教学员怎样去击倒对方,而是让他们先学会如何不被对方击倒。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超一流的拳击高手,他想要自己不被对手击倒的唯一办法只有一个字——让。

  李嘉诚在谈完生意签合同前总是“若有所思”。有人问他:你的头脑如电脑,你在“算”什么?李嘉诚回答,我在“算”对方的利润。如果这笔生意他挣得比较少,我就要让利。

  做生意挣钱总是多多益善,李嘉诚如此为他人着想,不是吃亏了吗?其实,李嘉诚真是具有大智慧,最终他是不会吃亏的,他有很高的共情能力,懂得“换位思考”,否则他不会成为亚洲首富。有人问李泽楷:“你的父亲李嘉诚究竟教会了你怎样的赚钱秘诀?”李泽楷说:“父亲从没告诉我赚钱的方法,只教了我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父亲叮嘱过,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细想一下就知道,李嘉诚总是让别人多赚两分,所以,每个人都知道和他合作会占便宜,就有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合作。如此一来,虽然他只拿六分,生意却多了一百个,假如拿八分的话,一百个会变成五个。到底哪个更赚呢?奥秘就在其中。有些人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过于精明,不会“换位思考”,总是千方百计地从对方身上多赚钱,以为赚得越多,就越成功,结果是,多赚了眼前,输掉了未来。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成名后,一次,为竞标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卧车合约,他与商界对头布尔门的铁路公司掰上了手腕。双方为了投标成功,不断削价比拼,结果已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彼此还咽不下这口气。真是冤家路窄,这天卡耐基在旅馆门口邂逅了布尔门,他微笑着伸出手,主动向布尔门招呼说:“我们两家如此恶性竞争,真是两败俱伤啊!”

  卡耐基接着坦诚地主动表示愿意尽释前嫌,合作奋进。布尔门被卡耐基的诚挚所感动,气消了一半,不过对合作缺乏兴趣。卡耐基对布尔门不肯合作的态度感到纳闷,一再追问原因,布尔门沉默片刻,狡黠地问:“合作的新公司叫什么名字?”哦,布尔门在为“谁当老大”而处心积虑!卡耐基没有犹豫,脱口而出:“当然叫布尔门卧车公司啦!”后面合作可以想象,非常愉快,互利双赢,都赚了个钵满盆满。

  卡耐基不愧是位优秀的企业家,为了大的目标和利益,他自己退一步让三分,让别人先得一点名利,然后获得最终的胜利、赢得双赢的良好局面。

  在与周围人相处时,也应以“让”作为为人处世的态度。比如:公司里分东西不够时少分些,一些荣誉称号多让给即将退休的老同事,与其他人共同分享一笔奖金或是一项殊荣等等,这种豁达的处世态度无疑会赢得人们的好感,也会增添我们的人格魅力,会带来更多的“回报”。

  有一些人与周围的人关系处不好,就是因为过于计较自己的利益,老是争求种种的“好处”,时间长了难免引起他人的反感,无法得到大家的尊重,同时总在有意或无意之中伤害了他人,最后使自己变得孤立。

  事实上,“利”未必就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好处,反而会弄得自己身心疲惫,并失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可谓得不偿失。

  谈判中多让一分,可以让你全身而退;搏击中多让一分,可以让你伺机反攻;生意上多让一分,可以让你财源广进;人际中多让一分,可以让你左右逢源……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让,是一种哲学;让,更是一种智慧。在最关键的时候,哪怕是只多让一分就会让你成为真正的赢家。

  【篇二:金字塔尖的算术】

  有一个台湾的大学生,毕业后很想创业,但一直举棋不定。转眼间他已经娶妻生子,拥有稳定的职业,和谐的家庭,但创业的梦想仍然时刻萦绕心头。

  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岳父倾述,岳父不赞成,跟他算了笔账。“以我几十年的经验看来,在你们年轻人中,有90%的人想过创业;在想过创业的人中,有90%的人只是想想而已;在付诸实践的创业者中,有90%的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不在于努力不够,而是没有碰到好的项目;在碰到好项目的人中,有90%只是小有成就而已。所以,要想成为大企业家,好比爬上金字塔的顶尖,难上加难呀”。

  这番话,着实让人头脑发昏,目瞪口呆。岳父原本想让他知难而退,没想到他却兴奋地说:“谢谢您的点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久,他便辞去工作,取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又向父母借了点钱,果断地踏上创业的征途。他从电视机零件生产起家,挣到了第一桶金,而后又投资建成模具厂。那一年,台湾的房地产市场大火,商人们纷纷转战地产界,而他坚持没有买房置地,而是一心经营自己的模具厂。一年以后,地价整整翻了一番,不少人劝他把模具厂卖了,进军房地产,他固执地拒绝了。几年后,房地产市场逐步萎缩,而他的模具厂无论技术水平还是效益都突飞猛进,成为了同行业中的佼佼者。上世纪90年代初,电脑工业起飞,他以成熟的模具技术进入个人电脑连接器领域,从此他的连接器王国开始建立起来。1999年,他一口气吞下众多中小企业,使得自己的公司从地区性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级集团,企业员工从最初的10名扩增到遍布全球的5万多人。他便是如今叱咤风云、纵横四海的台湾科技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

  有记者问他:“您在30岁时还名不见经传,后来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

  他幽默地说:“长辈们曾告诉过我,最后的成功者好比爬上金字塔的顶尖,我的成功正是一步步地‘算’出来的。”

  记者不解,他笑而不答,似乎颇有玄机。

  几年后,在一个企业家论坛上,他发表演讲,这样描绘自己的发展轨迹:“有人说,想创业的人有90%没有付诸实践,我想当那10%,所以30岁时果断创业;有人说,创业的人有90%没有成功,主要是因为项目没选对,我要当那10%,所以当房地产火爆之时,我冷静观察、理性分析,坚持选择了更熟悉、更有兴趣的模具行业;有人说,项目选对的人中90%只是小有成就,我想当那10%,所以放眼全球,进行了一番科学规划,有效地整合资源,大胆地创新,这才有了鸿海集团的今天。”

  看了这段话,我忽然明白,失败者与成功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总是看到一连串90%的失败而畏惧不前,而后者却看到一连串10%的成功而欣喜若狂。金字塔尖向来属于看到并乐于追求10%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