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励志文章:为什么你越活越拧巴?

发布时间:2017-12-20  编辑:孙彩秀‍ 手机版

  导语:世界上最大的折磨,莫过于在爱的同时又带着藐视,分享一篇最新励志文章:为什么你越活越拧巴?欢迎欣赏。

  为什么你越活越拧巴?

  文/颜卤煮

最新励志文章:为什么你越活越拧巴?


  人有时会历经一种“奇异性”时刻:

  一些你过去忽略的东西,猛然间,复活了。

  只有当一个人有了这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受时,生命,才有了安妥的感觉。

  因为你终于找到了那个正确的逻辑。

  01

  对于生活,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有“这下终于对了!”的感觉呢?

  那些本属于你,却被视而不见的东西,某一天重新回来找你的时候。

  比如你的爱好和所擅。

  毛姆说:

  “世界上最大的折磨,莫过于在爱的同时又带着藐视。”

  这句话形容我自己再贴切不过。

  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写字,我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情。

  写字一直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内心,却是不甘寂寞的。

  热爱着文字,却又深深藐视着它。

  那时候,我觉得它不能带来任何价值,没有一丝用处。

  “谁以后做文字工作啊,早饿死了。”自己不止一次嘲讽地说过。

  就这样,一面沉溺于写字,另一方面又信奉着各种“入世”的行为准则。

  那个热闹功利的我,叉着腰,踩着那个埋头安静的我。

  读书时,觉得校园生活无趣,想早早“社会化”,各种折腾:别人都在睡懒觉谈恋爱写诗画画,我每天坐十几站公交车从西边到东边实习;暑假不回家帮人提机器剪带子晒得浑身黑乎乎……全班好像我最忙,像一只小陀螺,停不下来。

  直到参加工作,我内心依旧排斥着“安静”,浮于外物——

  追随各种热闹的场合,羡慕各种领域的领袖,信仰一些喧哗的经验……好像自己迟早会被发现,成为下一个“成功者”。

  那种和写字、独守、匠心相关的价值,始终被排斥在外,嗤之以鼻。

  自己的工作一直与传播有关,讽刺的是,我却曾觉得:内容,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清晰记得,在朋友圈写过这么一句话:“内容很重要,但渠道更重要。”

  与其苦兮兮地忍受寂寞做内容,不如做关系做渠道做平台,这样才能赚钱啊。

  这样的工作思路,其实是一种浮躁的人生观在作祟:

  不是先学技能,而是先搞关系;

  不是先自观,而是先想着怎么搞定外物;

  就像现在很多大学生挤破头参加学生会一样,在自我认识足够扎实之前,过度“锻炼自己”——学习做管理、带项目、组织活动…….

  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02

  26岁那年,忽然陷入了长长的虚空。发现自己,内心空空如也,外在一无所有。

  去了一些地方,经历了一些活动,认识了一些人,却始终在盲目打转,无法找到价值的核心。

  对于内容的忽视、行业知识的匮乏、核心业务的缺失,使得自己得不到职业上的尊重与价值感。

  因为当你浮于表面形式的时候,工作上做的事,和价值本身,是脱离的。

  不知道正在做的事情意义何在,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不知道正在跟别人说的话,是否真正创造生产力;

  不知道正在处理的关系,与自己有什么直接关联;

  ……

  董明珠说过一句话:我是做企业的,不是做关系的。

  觉得挺有意思,不是说这句话正确,而是说她很清楚适合自己的主次关系:

  先找到自身核心价值,主导一个业务并做出成绩,然后基于这个东西往外扩展关系,才是顺其自然的生长逻辑。

  为了关系去做关系,终归是个可替代的螺丝钉/花瓶,因为关系不是生长在你自己价值身上,只是生长在某个可移植的业务关系上。

  人真正的名片,不是“我是什么职位,我认识多少人”。而是“我是XXX,我做成了XXX。”

  你的独特价值,才是真正的吸引力。

  03

  想明白这一点之后,后来申请调转了部门,学习做产品,扎进去研究一个事物;也开始写公众号,重新拾起了对文字的热爱。

  我想自己,或许更适合先做一个匠人——专注做一个东西,做出价值,然后才是关系。

  有时候,把逻辑想明白,换一下,生活就会好很多。

  你要知道,适合你自己的主次关系的是什么。

  有些人天生就喜欢琢磨关系,能把关系做出价值,发挥到最大,比如邓文迪;

  有些人天生就拥有匠人才华,将事物本身的价值看得超于一切,比如李安;

  无所谓好坏,关键是,尽早找到适合自己的逻辑,你才会过得顺,过得好,不拧巴。

  04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违背适合自己的逻辑呢?

  当你对【有用性】的信仰大大超过了【适用性】的时候。

  个体生命的繁荣,在于适用性:像齿轮一样,你擅长之处与世界的需求,恰好吻合。

  而有用性,是一种普世的东西:大家都觉得正确的,是否适合你,很难说。

  人年轻的时候,没有太多辨识力,会轻易被一些标签蛊惑,比如“人脉”、“资源”、“狼性”、“圈层”这些看起来很有疗效很速成的东西。好像你拥有了它,就能立刻一步登天。

  它们确实很有用,但属于“外在工具”,是第二步,而不是实力本身。

  实力,是适用性的结果。它很个性化,也更加根本,比如你的性情/情商、你的个人成就等等。

  无论做什么,要做好,你都要经历那段沉进去,细细思考,反复尝试的艰辛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不会有那些华丽的标签。

  在某个商宴场合,曾见过有一个衣着邋遢,头发几天没洗,鼻子里还有鼻毛的猥琐大叔。

  当他拿出名片时,整桌人瞬间由鄙夷变成了奉承:他是当下一款超热门APP创始人——“码农”出身的他,能钻进一个东西里几天都出不来,带着团队在居民楼里做出产品一炮而红,后来搬进来商务楼,但其“随性邋遢”的IT气质却从没变过。

  这个例子很极端,却说明了一个本质的道理:

  人只有把第一位的东西先做好,第二位的东西才会水到渠成,才能起到作用。

  把适用于你的东西发挥到最大。那些有用的东西,了解了解就好,需要的时候,也能顺手拿来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