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励志文章精选:大学不能教会你成功

发布时间:2017-07-07  编辑:pinda 手机版

   为人生创造洒满阳光的记忆,带着这些记忆经历风雨,期待晴天。只有心里充满阳光的人,才能在逆境中依然微笑。

  每到临近毕业季的时候,做老师的总是会被学生各种“约谈”,谈出国、谈读研、谈工作、谈当公务员的诀窍。然而,每次谈完之后,我却多少有些惶恐,因为大学老师本就是一个平平淡淡、踏踏实实的职业,若是我能教你成为马云,我为何不自己去做马云?也许厘清教育与成功的关系,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的主题之一,因为它既让教育承受了太多不应该的压力,也让学生背负了太多不切实际的扭曲。

  在今天这个大众教育的时代,学位的含金量实际上已经大大降低了。考上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乃至考上博士研究生的结果,常常不过是让学生找到一份普通的工作。在大多数情况下,它只是有助于受教育者避免“失败”,而并非让受教育者获得“成功”。大学毕业,基本上能够获得一份温饱自足的工作,从某种意义来讲,现在的高等教育是一份托底的保险,它让受教育者有一个潜在的保障,而非给人人一个美好未来。

  今天的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职业教育,它已经丧失了在计划经济时代,让受教育者成为“城市居民”的巨大作用,也并不具备与传统科举制度相同的“从政”意义。务实地讲,它给予受教育者的回馈是非常有限的。它提供的只是一个基础性的能力与智识,由于其一般性、规范性的特点,这种基础性的能力与智识,也并不会让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超额利润”。国外的高等教育其实也同样如此,除了少数名校与专业之外,大多数大学的就业情况,并不比专业性的学院或技校好。

  大学已经成为大众教育、通识教育、基础教育,而不再是精英教育,更不是通向成功的教育。它面向的是普通人,培养的也多是普通人。对于国外的大学生而言,这只是一个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自然结果,但是对于中国的大学生而言,这却往往会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因为我们的许多家长和学生,并不是以普通人的心态看待大学教育。他们们仍然保持着科举传统与计划经济时代的心理惯性,要求大学成为通向成功的阶梯,甚至能够彻底改变命运。坦率而言,这样的要求对于大多数的大学来说,多少有些力不从心。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随着大众教育时代的来临,知识已经不那么稀缺了。以前的教育是让人改变命运,今天的教育可能更倾向于让你积极地面对命运。大学已经成为培养普通公民的场所,而不是贵族的摇篮。知识并不一定有助于通向成功,将是这个社会必须接受的事实。关键在于,我们的社会要立足于让普通人的命运不再那么坎坷,让不能获得成功的平凡并不那么失败。让大学不再是千军万马挤向成功的独木桥,而是一条平凡却又平坦的普通人的幸福道路。

  任何一个社会,都只有少数人才能成功,以追求成功为目的的教育,其实是把大多数人都变成失败者的教育。中国社会最应该做的,是让高等教育回归平常,让它服务于平凡,服务于人性,而不是让它成为塑造少数成功者与大多数失败者的角斗士学院。作为一名老师,我并不是很在意我的学生能成功,我更希望的是,他能够平静、坦然地面对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