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本书,足以改变你的人生

发布时间:2017-02-06  编辑:彩秀 手机版

  导语:下面这四本书,足以改变你的人生,看看你都有看过吗?

  01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百年孤独》被称为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他也因这部小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今天我想推荐一下他的另一本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一个关于无望等待的故事。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讲的是一位75岁的上校,他每周五都会去码头等待邮船,希望能收到政府寄来的补偿金。这样的等待已经持续了15年。上校19岁时就参加了保卫共和国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新政府许诺要给他们养老金安度晚年。上校的妻子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儿子也因斗鸡而亡,老两口孤苦伶仃,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政府能信守承诺,寄来养老金。

  但是,上校的这种等待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成了绝望的等待。

  通读全书,我感受到的是无尽的绝望。本书的主人公上校是一个纯洁、直率、善良的人,他宁可孤独的迎接死亡,也不愿丧失尊严。

  马尔克斯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我写了九遍,它是我所有的作品里最无懈可击的,可以面对任何敌人。”

  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有记者问他,《百年孤独》是不是能被超越时。他自豪地说:“其实它已经被超越了,那就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当我读到这个新闻,我也深深地认同他的话,《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一部伟大的作品,我想,我还会再读很多遍。

  02

  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这本书,但今天我还想再把它推荐给大家。

  《麦田里的守望者》开篇就吸引了我。主人公的第一句话就准确地表现了他的性格:满口脏话、痛恨虚伪、崇尚自由。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他虽只有16岁,但比常人高一头,整日穿着风衣,戴着鸭舌帽,游游荡荡,不愿读书。

  在第四次被开除时,他不敢回家。便只身在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他糊里糊涂地召了妓女,情不自禁地与虚荣的女友搂搂抱抱,可他的内心却十分苦闷,企图逃出虚伪的成人世界去一个有几千几万个孩子的麦田里,守护着他们。

  霍尔顿这一形象得到青少年的普遍认同。在当时的美国校园都在模仿他——他们在大冬天身穿风衣,倒戴着红色鸭舌帽,学着霍尔顿的言语和动作。

  书中有很多经典名言,其中,我最喜欢这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作者塞林格本人十分叛逆,他因《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成名后,为了躲避世俗的喧嚣,隐居山林。这之后他虽然从未放弃写作,但他在1951年之后,就很少公开出版自己的作品。2010年1月27日,塞林格在位于美国新罕布尔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

  人们都在等待着他的遗作出版。

  03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是村上先生2013年出版的一本小说,是一个关于克服内心深处幽暗部分中的失落与孤独绝望的故事。

  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是从他高中时代的几个亲密好友的姓氏开始的。他们的姓氏中分别带有“赤”、“青”、“白”、“黑”,而“多崎”这个没有色彩的名字令他感到一种“无法言喻的距离感”和不安。

  主人公独自背井离乡来到东京求学,却被这4人告知要与他断交。不明所以的他陷入了强烈的失落感与孤独绝望之中。多年以后,而今功成名就的多崎作仍然对当年莫名其妙就被朋友疏远这件事耿耿于怀。在女性友人木元沙罗的鼓励下,他为了探寻自己16年前被拒的“理由”,再次踏上“巡礼”旅途。

  “并不是一切都消失在了时间的长河里。那时,我们坚定地相信某种东西,拥有能坚定地相信某种东西的自我。这样的信念绝不会毫无意义地烟消云散”——十六年的彷徨迷惑,换来一场决然的巡礼之年,当最后一块拼图集齐,重回完满的正五边形,剩下最稀薄的人,重建大地。

  村上先生说:“人若真的受伤,通常会无法直视伤口,想隐藏它忘却它,把心门关起来。这是一个成长的故事。要成长,伤痛就得大一点,伤口就得深一点。”

  人的成长,需要伤痛陪伴。

  04

  一个人的好天气

  《一个人的好天气》被誉为日本治愈系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日本“80后”新锐小说家青山七惠。

  故事的主人公知寿在父母离婚的时候只有五岁,她跟了母亲一起生活。

  她的童年没有爸爸,觉得自己很可怜,一度想当不良少女。可她不知道该怎么当,最后只好放弃了。后来她的母亲选择去中国待一段时间,她决定寄居在远房亲戚吟子的家里。寄居之后,她开始了自由职业者的新生活。宴会、杂货店、电车站都有她的身影。

  高中毕业后的知寿,没有合适稳定的工作,没有一个明亮的前程,一个不咸不淡的男朋友一开始看上去就可有可无,身边没有聊得来的朋友,更没有关心她的骨肉亲人。年轻的知寿脸上时常带着几分哀伤。

  “可能的话,我还是愿意永远这么年轻,不经受世事磨难,静静地生活下去,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我自认为自己是有受苦的精神准备的。我想做一个像样的人,度过一个像样的人生;想尽量锻炼自己的身体,成为一个能够经受任何磨难的人。”

  作者写这本书是想告诉日本的年轻一代——只要肯迈出第一步,自然会有出路。

  我想,我们也是一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