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类书籍推荐

发布时间:2017-05-06  编辑:孙彩秀‍ 手机版

  导语: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相信你也焦虑于此。今天小编推荐15本最具影响力的商业类书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美]彼得·蒂尔、马斯特斯 着/高玉芳 译 中信出版社 2015年1月

  入选理由:该书描绘了属于时代的顶尖企业家的气度与哲学。

  这本书出版在2015年创业风口猪都飞起来的开年,人们拿着《从0到1》,大谈书中的奇点理论如何复制于自己的O2O创业中,希望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能提供源源不断的方法论,帮大家指点迷津与钱景。年度盘点时,互联网资本已经进入寒冬期的说法不绝于耳。年初时的喧嚣成为一幅被静音的旧画。再翻开《从0到1》, 彼得·蒂尔的话依然响亮:商业世界的每一刻都不会重演……如果只照搬比尔· 盖茨或马克· 扎克伯格,你就永远不是在向他们学习。对于这位创业教父而言,从0到1,是突破定势思维藩篱的智慧,是创造新事物的勇气,并带着对人类命运的关切。

  2、《猿猴家书——我们为什么没有进化成人》

  张鹏 着 商务印书馆 2015年2月

  入选理由:一本活泼有趣、内容丰富的原创科普书。

  在如今越来越热的博物、科普书市场上,大量受欢迎的书籍多是舶来品。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鹏所写的这本书能在其间脱颖而出,难能可贵。该书以书信回答世界各地猿猴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为形式,巧妙生动地介绍了猿猴的进化与分类、身体与健康、美食与生活、性爱与繁殖、行为与文化、社会与交往、智能与心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读者在了解丰富猿猴知识的同时,看到的是人类自己——因为人类也是灵长类的一员,人类、猿猴及其栖息环境是相互依偎的生态系统。这让我们警醒,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是人类的责任和立命之本。

  3、《丁玲传》

  李向东、王增如 着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5年5月

  入选理由:这是迄今为止史料最全、最有深度的丁玲传记。

  书中提供了大量未曾发表的新史料,澄清了不少传主生平中模糊不清的东西,同时,通过细致解读丁玲的作品,与她的生平和时代背景相互阐发,对其精神世界把握得细致入微。全书的叙事稳健而流畅,分寸得当,虽然是厚厚两大册,却不会造成阅读的疲惫。可以说,作者真正做到了“知人论世”,“同情之理解”,平实地呈现了丁玲的一生,也勾画出一个逝去的时代,催促我们重新思考20世纪中国的历史命运。

  4、《文学阅读指南》

  [英]特里·伊格尔顿 着/范皓 译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5年5月

  入选理由:一本引导读者探究文学奥秘的精妙之作。

  作为与美国的詹姆逊、德国的哈贝马斯并称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三巨头之一,特里·伊格尔顿的名头有些吓人,不过这本引领读者阅读文学之道的小书却格外亲民,不见艰深理论,读之入口即化。伊格尔顿拉家常似的领着读者从开头、人物、叙事、解读、价值层层进入文学王国,信手拈来般轻松解开文学背后隐藏的奥秘,同时不断旁征博引地展开英式吐槽,让人在享受智力阅读快感的同时,又常常为他的幽默和刻薄忍俊不禁。就连不被很多主流评论家认可的《哈利·波特》,在他的解读下,都充满了令人惊讶的经典文学密码。于是我们只能心甘情愿跟随他去思考:什么是文学?好的文学的标准是什么?

  5、《汤姆斯河——一个美国“癌症村”的故事》

  [美] 丹·费金 着/王雯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年5月

  入选理由:在我们面临飞速发展伴随着污染阵痛的当下,优秀环保纪实作品的出现,是胸怀与责任。

  书中的故事发生在1952年的美国,由于工企业排污但监管不力,汤姆斯河镇的河水被污染,导致儿童罹患癌症的比例极高。各方经过几十年的斗争,小镇居民得到巨额赔偿——故事的最后,政府关停工厂之后将其搬迁到发展中国家。有评论称,《汤姆斯河》是这个时代的《寂静的春天》。如今,中国飞速发展同样伴随着污染的阵痛,反观中文出版领域的环保作品,引进翻译作品不多,本土环保写作更少。2015年上海译文“译文纪实”引进环保系列作品,发出共爱地球的声音,是为一种胸怀与责任。正能量之地。

  6、《我的真文字》

  徐冰 着 活字文化/中信出版社 2015年11月

  入选理由:创作过无人能懂的“天书”的艺术家徐冰写了一本人人都能看懂的书,文字坦诚而惊艳。

  徐冰在书中回顾自己的知青生活,坦陈愚昧是一种养分;讲述解放区文艺理论对他的滋养,盛赞古元是贴近人民的艺术家;在国际化的环境里,他和青年艺术家分享自己贴近社会现场的经验……在艺术家们普遍秉持高飞高走姿态的今天,徐冰把很多道理质朴地讲了个清楚,包括他对“土”的感情——从泥土到尘埃,土的颗粒不断变小,而他对个人、对家国,对人类面对的问题的关切与反思却丝毫未变。徐冰眼里,好的艺术家要懂得处理与艺术和社会现场之间关系的技术,这才是艺术的深度。当代艺术芜杂的草原里,他是一棵树。

  7、《一个市民的自白》

  [匈] 马洛伊·山多尔 着/余泽民 译 译林出版社 2015年11月

  入选理由:小众文学地图中的心灵成长史,拓展了我们的文学视野。

  出生于1900年的马洛伊·山多尔被定位为一位了不起的流亡作家,本书是山多尔写于1935年的自传体小说。所谓“市民”,并非我们今天理解的城市居民,而是彼时包括贵族、资本家、银行家、中产者和破落贵族等在内的特殊社会阶层的大市民阶层。马洛伊·山多尔藉由琐细的生活小事,形形色色的闲杂人等,精确描述了这个阶层的文化,透过一个家族的故事刻画出一战二战之交欧洲大陆新兴市民阶层的生活画卷,更记录了一个初出茅庐的作家的心灵成长史,其剖解之深和态度之坦诚,是自传作品中较为少见的。小说中的心理刻画颇为精彩,叙述质朴冷静。

  8、《故宫营造》

  单士元着 中华书局 2015年7月

  入选理由:老故宫人讲故宫的故事,怎么看怎么精彩。

  单士元老先生17岁进入故宫,在此工作了70余年,不仅学识丰厚,还见证了故宫博物院诸多风雨与重大时刻。上世纪60年代他就曾写下《故宫史话》,该书多次再版。此次新书在此版基础上重新辑录,并增编了单先生直至90年代的多篇学术随笔,重新成书。书中既有关于故宫建造、改建的诸多故事,亦有相关的各种掌故,内容丰富精彩,加之老先生拉家常一般朴素亲切的叙述风格,读来更有一番韵味。

  9、《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美] 阿图·葛文德 着/彭小华 译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7月

  入选理由:在今天变老意味着什么?本书对此进行的探索清醒、深入、富有洞见、感人至深,并提供了实用的路线图。

  这是一本关于衰老和死亡的书,但很好读,作者阿图医生用一个接一个的故事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既讲述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作者倡导的诸如“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有浓厚人文情怀的理念,都可能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作者的潜台词是:现代医学绝非万能。击溃生命的也许不是某种具体的疾病,而是现代医学的不停维护、修补,最后逐渐衰竭……

  10、《2014中国最佳科幻作品》

  姚海军主编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5年8月

  入选理由:2015年被称为“中国科幻元年”,本书是刘慈欣之后中国科幻小说新生力量的集中展示。

  作为一部年选,书中收录的短篇不见得具备相同的写作水准,但还是在不同方向上展示了中国科幻的原创能力。其中,张冉的《大饥之年》,宝树的《人人都爱查尔斯》情节曲折,人物鲜明,明显具有电影故事的质地,而桂公梓的《金陵十二区》别具一格地把现实变成了黑色幽默……科幻作为一种类型文学,在中国其实并不像一般的网络小说那样喧嚣,作者和作品都不算多,但它的独特性不言而喻,它的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值得关注和鼓励。

  11、《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

  赵园 着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8月

  入选理由:通过琐细材料深入士大夫家庭生活,梳理出特殊时代的伦常真相,关注回应的仍是当下的现实问题。

  这是学者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收官之作。以家庭人伦关系为路径,深入易代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考察在时代激荡、伦常巨变的背景下士人们的选择与无可选择,从而呈现出特定时代的伦常真相。在对名士们夫妻、父子关系的层层梳理中,书中给出的不仅是对有关历史生活的想象,还暗含对传统家族伦理秩序的深层思考。这种关切和思考,与今天某些感慨伦理崩坏呼唤回归传统重建伦常的思潮恰能形成对话的张力。

  12、《楚亡》

  李开元着 三联书店2015年4月

  入选理由:以历史写作而论,本书既不同于学院派,也有别于一般的通俗读物,作者在学术与大众之间达成了平衡,赢得了大量读者。

  书中描绘了楚汉相争的壮阔历史,流畅的文字背后,是对文献、考古、历史地理、实地考察等多种资源的综合运用,材料扎实,视野开阔,显示了作者历史系科班出身和多年研究的功力。作者还以史料为基础,提出了不少富有新意的推论和创见,犹如侦探破案一般解读历史,趣味盎然。需要说明的是,《秦崩》与《楚亡》密不可分,鉴于《秦崩》系在原中华书局版《复活的历史》的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故我们最初的备选书目只列出了大陆初版的《楚亡》——若两书连读,收获更大。

  13、《我的诗篇:当代工人诗典》

  秦晓宇 选编 作家出版社2015年8月

  入选理由:这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诗歌,而是工友们在各自处境里被现实逼出的灵感。

  电焊工、纺织工、锅炉工、炼钢工、爆破工、建筑工……他们在不聚焦社会目光的角落,写下的劳动与生活的本质,以诗歌的短句,划开一道伤口,让人听见中国奇迹的制造者们自己的声音——其中包括已故富士康工厂里的90后工人许立志。诗坛纷乱,工人不是诗歌创作舞台上的主角,在文化领域,工人群体的话语声音也逐渐微弱甚至哑然。工人在写诗,他们的诗歌描写的正是生活和劳动本身。在这些生活打磨的字里行间,可感中国转型的沧桑变化,也可看时代洪流席卷而过之后,工人留下的印记与这个群体在资本化时代愈见物渺小的身影。

  14、《午夜之子》

  [英]萨曼·鲁西迪 着/刘凯芳 译 北京燕山出版社 2015年9月

  入选理由:本书是以文学的方式,介入历史与政治的一个范例。

  所谓“午夜之子”,是指1947年8月15日零点至一点,在印度宣告独立的时刻诞生的孩子,他们拥有神奇的法力,其中两个出生时间离零点最近的婴儿——萨里姆·西奈和湿婆——法力最强。小说通过萨里姆临终前的讲述展开,他的家史与印度次大陆摆脱英国殖民统治的重大历史变迁杂糅在一起,恢弘的构架,繁复的叙事,魔幻的手法,非凡的想象,都体现着文学独有的力量,书中涉及的印度的政治、历史、宗教、神话、风俗等等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本书译者刘凯芳先生于1月3日凌晨辞世,我们也在此致以诚挚的哀悼。

  15、《贝尔写给你的荒野求生少年生存百科》

  [英]贝尔·格里尔斯 着/陈芳芳等 译 接力出版社 2015年10月

  入选理由:给未成年人的生存教育百科图书,实在是太少了。

  生存应该是人类的本能,然而长期处于舒适安稳的都市生活中,如果不注重生存技能和心态的培养,或许面对灾难或危机的时候,人的生存能力会大打折扣。问题在于,中国未成年人中接受过生存教育的人不足5%。擅长野外生存的贝爷最大的价值或许不是在节目中展示他多么地有魅力,而是将他的经验更多地带给温室里的青少年。这部少年生存百科教给孩子如何在野外找到食物、如何进行野外生存以及进行户外运动,颇具指导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