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师宴在八九月份发生很频繁的社会现象,因其主角是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准大学生”,市民们对此都很关注。
【谢师宴活动横幅标语】
1、幼嫩苗吸甘露十二载今朝发芽,好园丁洒汗水几十年两鬓银丝
2、昨日恩师勤播种,今朝桃李满天下。
3、琪珍十品,感良师沥血披肝勤教诲;瑞气千条,欣学子鞠躬尽瘁报深恩
4、莫说书山路远,却看学海恩深
5、同学情,师生情,父母情,款款深情尽在__饭店
6、书山学海,先生倾囊授业;横空出世,少年华才飞扬
7、感恩师无私教育,品同窗手足之情
8、师恩难忘惜别太匆匆,同窗手足叹离更依依
9、灿烂的八月,感恩的心,浓情七月,谢师恩
10、数载师恩永生难忘,一杯清酒聊表浓情
11、三年同窗情,四年师生谊,今朝离别日,恩情沐我心
12、唤醒迷惘,哺育自信,点燃青春,摧发征帆
13、一朝沫杏雨,终身感师恩
14、有我的今天,因为有你
15、待到金榜题名时,相约xx谢师恩
16、感恩谢师宴,感谢辛勤的老师
17、一步成就云天志,回头谢师笑满楼
18、十年寒窗今朝提名,人生第一大喜事,谁能不贺!
19、十年寒窗万人晓,金榜题名谢恩师
20、谢师恩谆谆之教导,品xxxx府之美味
21、金榜提名 桃李芬芳
22、浓情七月 感恩的心
23、一朝沫杏雨,终身感师恩
24、清泉如春风,师恩重于山,老师,让我们把感谢送给您!
25、金榜题名时,高朋满座;飞黄腾达日,师恩难忘
26、金榜题名时,勿忘师恩
27、一朝成名天下知,xxx上谢恩师
28、金榜题名时,不忘师恩重如山
29、感恩相约,同窗欢聚,真挚的亲情,不忘恩师
30、贺十年寒窗金榜题名,谢师长呕心沥血育吾辈;
31、十年寒窗终相伴 华天一朝谢前程;
32、师恩于大,铭记于心
33、一席家宴谢恩师,几度春风不了情
相关阅读:谢师宴内容
日益盛行
每年7月底至9月初,都有为数不少的“谢师宴”摆进酒店,在成都市区十多家中高档酒店——在玉双路美食一条街上,记者了解到,这家酒店的“谢师宴”已连续多年推出优惠活动,分“学有所成”、“前程似锦”、“鹏程万里”、“状元及第”等菜宴系列,每桌价格在580元至1080元之间。
不是惯例的惯例,不是传统的传统。“后高考时代”,备受争议的“谢师宴” 总会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开席”,尽管有教师提出倡议拒绝“谢师宴”,尽管舆论抨击“谢师宴”之弊,但是,说归说,做归做,吃归吃。也许,老师吃的不是酒宴,是学生的感恩,是家长的感激。有调查统计显示,近五成的学生表示,高考后的消费支出集中在“旅游”和“谢师宴”上。
社会潮流
吃饭在中国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而是人与人之间联系、交往的纽带之一,是人们互动、往来的一种手段,所以吃饭在中国有特殊意义,它成了一种媒介、一种活动场所,是中国文化的内容之一。就如外国人喜欢用开派对、旅游的形式交流一样。谢师宴有人情基础,虽然没必要推崇倡导,也没必要大加鞭挞,适可而止就行。
升学宴高考战场的硝烟逐渐散去,“谢师宴”的热潮也逐渐冷却。随着各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纷纷“飞到寻常百姓家”。12年的寒窗苦读,莘莘学子们终于挤过了“独木桥”,马上就要进入梦寐以求的“象牙塔”;录取通知书拿到手了,家长们心里一颗悬着的石头落地,多年的心血终于见到了回报。孩子就要远行,家长不舍;孩子上大学,家长脸上又添光。
谢师宴成了社会的潮流,你请我请大家请,于是,“升学宴”就如八九月的天气一样火热起来。面对应接不暇的“升学宴”,准大学生和家长们每天来回奔波,孩子喊累,家长无奈,教育人士也表示担忧。这样的礼尚往来其实浪费了我们很多时间,我倒很想安静些过完暑假,好好做一些上大学的准备。只是大家都觉得办个宴席一来可以表示谢意,二来正式宣布自己考上大学了。同学们只要考上了大学,领到了录取通知书,很多都会在父母的资助下邀约好友办升学宴,你如果不办,别人就会认为你没考上大学,自己面子上也挂不住。考上西南交大的小王的这番话,道出了毕业生开“升学宴”的普遍心理。
不良现象
1、“谢师宴”纷纷兴起,纷至沓来的“红色名片”也让不少家长烦恼。有位家长说几年前我儿子考上大学时,我们办了几桌酒席,也收了亲朋好友一万多的礼金。可这两年来,朋友的孩子也陆续考上大学,办了谢师宴,我返还出去的红包早就超过我收的礼金总额了,这样的宴会在我看来要成了募捐宴了。
2、有些人邀请你去参加谢师宴时,既为了工作,也为了面子,再怎么也得带上上百元的红包去赴宴,这样的宴会吃起来很让人头痛,而且孩子见多了这样的场面也不是很好。
3、一些酒店打出优惠政策招揽举办升学宴的顾客,许多市民对于是否参加朋友邀请的谢师宴很难抉择。一些家长赞同张先生的观点,认为谢师宴给家庭带来了不应有的苦恼和经济负担。
4、现在的谢师宴已经悄然变味,有的家长已经不是庆祝孩子升学成功,而是以谢师宴这种形式收礼钱。
5、“谢师宴”暗藏腐败,借子女升学等事宜,大操大办宴请敛财。
6、规定笼统难执行,认定、处罚均无硬性标准,有人“化整为零”逃避监管。
7、公职人员屡“踩线”,现在很多‘谢师宴’已经变了味,有人将其作为敛财、攀比的机会;而有的商家为牟取经济利益,将其分价码等次,对奢靡之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社会反馈
1、谢师宴最好不办,谢师宴在八九月份发生很频繁的社会现象,因其主角是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准大学生”,市民们对此都很关注。
2、办宴席有的家长有种攀比的心态,如果孩子在尚未走向社会时,就受到这样的不良风气的熏染与影响,容易在他们中形成一种攀比现象,他们不比成绩比经济、比排场。
3、事实表明,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多种声音都表示对“谢师宴”好感不大,这其中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讲排场、面子这个几千年来中国人最割舍不掉的“传统情节”。
4、刚高中毕业的孩子们在智力发育、道德形成等方面都还处于成长阶段,这一时期所接受到的信息对其以后道德品质的形成非常关键。
更多横幅标语推荐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