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气象信息与公众生活愈来愈密切,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以及防灾减灾越来越依赖气象信息。下面是关于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希望对大家的生活有所帮助。
一、暴雨:
暴雨是指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水量每日达到和超过50毫米的降雨,暴雨经常夹杂着大风。降雨量每日超过100毫米的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为特大暴雨。暴雨来得快,雨势猛,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它不仅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可能危害人民的生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暴雨的危害主要有两种:
(1)渍涝危害
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使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加强了嫌气过程,产生有毒物质,使作物受害而减产。
(2)洪涝灾害
由暴雨引起的洪涝淹没作物,使作物新陈代谢难以正常进行而发生各种伤害,淹水越深,淹没时间越长,危害越严重。特大暴雨引起的山洪暴发、河流泛滥,不仅危害农作物、果树、林业和渔业,而且还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经济损失严重。我国历史上的洪涝灾害,几乎都是由暴雨引起的,1954年7月长江流域大洪涝,1963年8月河北的洪水,1975年8月河南大洪涝,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等,都是由暴雨引起的。
什么是雨涝灾害?
雨涝是由于降水偏多,形成洪涝的气象灾害。
由于各地降水和地形特点不同,所以各地暴雨洪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灾害。
遇到暴雨怎么办?
1.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3.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4.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5.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准随意倾倒垃圾及废弃物,以防淤塞。
洪水爆发后如何自救?
一个地区短期内连降暴雨,河水会猛烈上涨,漫过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房屋,这就是洪水灾害。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
l.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容易暴发山洪。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洪水过后,要服用预防流行病的药物,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避免发生传染病。
二、雪灾
雪灾亦称白灾,是因长时间大量降雪造成大范围积雪成灾的自然现象。它是中国牧区常发生的一种畜牧气象灾害,主要是指依靠天然草场放牧的畜牧业地区,由于冬半年降雪量过多和积雪过厚,雪层维持时间长,影响畜牧正常放牧活动的一种灾害。对畜牧业的危害,主要是积雪掩盖草场,且超过一定深度,有的积雪虽不深,但密度较大,或者雪面覆冰形成冰壳,牲畜难以扒开雪层吃草,造成饥饿,有时冰壳还易划破羊和马的蹄腕,造成冻伤,致使牲畜瘦弱,常常造成牧畜流产,仔畜成活率低,老弱幼畜饥寒交迫,死亡增多。同时还严重影响甚至破坏交通、通讯、输电线路等生命线工程,对牧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造成威胁。雪灾主要发生在稳定积雪地区和不稳定积雪山区,偶尔出现在瞬时积雪地区。
农业生产防雪灾的5条措施:
1、要及早采取有效防冻措施,抵御强低温对越冬作物的侵袭,特别是要防止持续低温对旺苗、弱苗的危害。
2、加强对大棚蔬菜和在地越冬蔬菜的管理,防止连阴雨雪、低温天气的危害,雪后应及时清除大棚上的积雪,既减轻塑料薄膜压力,又有利于增温透光;同时加强各类冬季蔬菜、瓜果的储存管理。
3、要趁雨雪间隙及时做好“三沟”的清理工作,降湿排涝,以防连阴雨雪天气造成田间长期积水,影响麦菜根系生长发育。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中耕松土,铲除杂草,提高其抗寒能力。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4、及时给麦菜盖土,提高御寒能力,若能用猪牛粪等有机肥覆盖,保苗越冬效果更好。
5、要做好大棚的防风加固,并注意棚内的保温、增温,减少蔬菜病害的发生,保障春节蔬菜的正常供应。
三、寒潮: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范围的天气过程,在全国各地都可能发生,可以引发霜冻、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
寒潮的危害和影响:
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带来的雨雪和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危害不小。可造成铁路车站道岔冻结,铁轨被雪埋,通信信号失灵,列车运行受阻。雨雪过后,道路结冰打滑,交通事故明显上升。
寒潮袭来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引发感冒、气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风、哮喘、心肌梗塞、心绞痛、偏头痛等疾病,有时还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寒潮的防御:
(1)当气温发生骤降时,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
(2)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
(3)外出当心路滑跌倒
(4)老弱病人,特别是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对气温变化敏感的人群尽量不要外出。
(5)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6)提防煤气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更要提防。
(7)应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四、雷电: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是发生在雷暴云(积雨云)、云与云、云与地、云与空气之间的击穿放电现象,常伴有强烈的闪光和隆隆的雷声。
预防雷电的方法:
1.建筑物上装设避雷装置。即利用避雷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而消失。
2.在雷雨时,人不要靠近高压变电室、高压电线和孤立的高楼、烟囱、电杆、大树、旗杆等,更不要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在大树下躲雨。
3.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在郊区或露天操作时,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撬棒等。
4.不要穿潮湿的衣服靠近或站在露天金属商品的货垛上。
5.雷雨天气时在高山顶上不要开手机,更不要打手机。
6.雷雨天不要触摸和接近避雷装置的接地导线。
7.雷雨天,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电话线、电视线等线路,以防雷电侵人被其伤害。
8.在打雷下雨时,严禁在山顶或者高丘地带停留,更要切忌继续蹬往高处观赏雨景,不能在大树下、电线杆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旷的田野里,应尽快躲在低洼处,或尽可能找房间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9.雷雨天气时,不要用金属柄雨伞,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裤带,若是骑车旅游要尽快离开自行车,亦应远离其它金属物体,以免产生导电而被雷电击中。
10.在雷雨天气,不要去江、河、湖边游泳、划船、垂钓等。
11.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之时,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应立即关掉室内的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空调机等电器,以避免产生导电。打雷时,在房间的正中央较为安全,切忌停留在电灯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墙壁边、门窗边,以避免在打雷时产生感应电而致意外。
发生雷击后要做什么?
当发生雷击时,旅伴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
如果当时呼吸、心跳已经停止,应立即就地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积极进行现场抢救。千万不可因急着运送去医院而不作抢救,否则会贻误抢救时机而致病死亡。
有时候,还应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继续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此外,要注意给病人保温。若有狂躁不安、痉挛抽搐等精神神志症状时,还要为其作头部冷敷。对电灼伤的局部,在急救条件下,只需保持干燥或包扎即可。
五、风灾:
气象上称6级(12米/秒)或以上的风为大风。长时间的大风会使土壤风蚀、沙化,对作物和树木产生机械损害,造成倒伏、折断、落粒、落果及传播植物病虫害等;严重地破坏各种设施,输送污染物等灾害,大大影响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
大风来了怎么办?
在陆地,平均(2分钟或10分钟)风速≥14m/s(风力达到6级以上)或阵风风速≥17m/s(风力达到8级以上)称大风,8级以上的大风对航运、高空作业等威胁很大。台风、冷空气影响和强对流天气发生时均可出现大风。大风发生可吹翻船只、拔起大树、吹落果实、折断电杆、倒房翻车,还能引起沿海的风暴潮,助长火灾等。
(1)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少骑自行车,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筑物下面逗留、避风。
(2)如果正在开车时,应将驶入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
(3)如果住在帐篷里,应立刻收起帐篷到坚固结实的房屋中避风。
(4)如果在水面作业或游泳,应立刻上岸避风,船舶要听从指挥,回港避风,帆船应尽早放下船帆。
(5)在房间里要小心关好窗户,在窗玻璃上贴上“米”字形胶布,防止玻璃破碎,远离窗口,避免强风席卷沙石击破玻璃伤人。
(6)在公共场所,应向指定地点疏散。
(7)农业生产设施应及时加固,成熟的作物尽快抢收。
六、沙尘暴: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km 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
沙尘暴来之前的准备:
1.关好门窗,可用胶条对窗户进行密封,对精密仪器进行遮盖密封。
2.准备好口罩、纱巾等防尘防风物品。
3.如果是危旧房屋,应马上转移避险。
4.幼儿园、学校采取暂避措施,建议停课。
5.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应及时停止,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6.田间劳动应及时停止,并到安全地方暂避一下。
避险要点:
1.待在室内,不要外出,特别是抵抗力较差的人更应该待在门窗紧闭的室内。
2.如在室外,要远离树木、高耸建筑物和广告牌,蹲靠在能避风沙的矮墙处。
3.在田间,应趴在相对高坡的背风处,或者抓住牢固的物体,绝对不要乱跑。
4.外出时穿戴防尘的衣服、手套、面罩、眼镜等物品。回到房间后应及时清洗面部。
5.一旦发生慢性咳嗽或气短、发作性喘憋及胸痛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治疗。
七、高温
空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以上时称为高温,达到或超过37℃以上时称酷暑,连续高温酷暑会使人体不能适应而影响生理、心理,甚至引发疾病或死亡。
高温防范措施:
1.白天尽量避免或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10-16时不要在烈日下外出运动和劳动。
2.不宜在阳台、树下或露天睡觉,适当晚睡早起,中午宜午睡。
3.室外劳动时应戴上草帽,穿浅色衣服,并且应备有饮用水和防暑药品,如感到头晕不舒服应立即停止劳动,到阴凉处休息。
4.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
5.室内空调、电扇不要直接对着头部或身体的某一部位长时间吹。
6.避免皮肤被蚊虫咬伤、开水烫伤等,预防因气温高、细菌繁殖加快而造成的感染。
7.不吃苍蝇叮过的食品,少喝生水,注意饮食卫生。
特殊人群安全度夏
老弱病人:
1.经常做健康检查,如遇不适,及时就医。
2.尽量减少外出,如要外出,一定要有家人陪同。
3.宜多静坐,戒躁戒怒。
4.不要过分纳凉,屋内要通风。
婴幼儿:
1.避免衣被过暖过厚,衣着宽松、透气、短小为宜。
2.不宜过多吃冷饮,食物要新鲜煮透,出现消化不良,要及时就医。
3.室内要通风,最好不要睡凉席。
4.天天洗澡,避免生痱子,提防烫伤或磕碰。
孕妇:
1.居室要通风换气,切忌大捂大盖,最好不要睡凉席。
2.常洗澡勤换衣,衣着以宽大、透气为宜。
3.不可贪吃过凉食物。
露天作业者: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时间作业。
2.工作场所要准备必要的饮料和防暑药品。
3.如感到不适,应迅速结束劳动,转移到阴凉处休息。
八、冰雹
冰雹,一种固态降水物。系圆球形或圆锥形的冰块,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避险要点:
1.关好门窗,妥善安置好易受冰雹影响的室外物品。
2.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
3.暂停户外活动,如在户外,不要在高楼屋檐下,烟囱、电线杆或大树底下躲避冰雹。
4.在防冰雹的同时,也要做好防雷电的准备。
农业防雹措施
农业防雹措施常用方法有:
①在多雹地带,种植牧草和树木,增加森林面积,改善地貌环境,破坏雹云条件,达到减少雹灾目的;
②增种抗雹和恢复能力强的农作物;
③成熟的作物及时抢收;
④多雹灾地区降雹季节,农民下地随身携带防雹工具,如竹篮、柳条筐等,以减少人身伤亡。
九、雾
雾有三种定义:
1.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2.雾是接近地面的云。
3.雾是由悬浮在大气中微小液滴构成的气溶胶。
霾:
霾,也称灰霾(烟霞),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
防御要点:
1.有雾霾时不要开窗。
2.外出时,要适当防护,不在雾中进行体育活动或露天集会。
3.穿越马路时要当心,骑车、开车要减速慢行。
十、道路结冰
道路结冰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降雪后立即冻结在路面上形成道路结冰;另一种是在积雪融化后,由于气温降低而在路面形成结冰。道路结冰是交通事故的重要祸首。
道路结冰避险要点
1.注意添衣保暖,出门最好穿防滑鞋,最好不骑自行车。
2.司机应注意路况,减速慢行,不要猛刹车或急拐弯,小心驾驶。
3.不要在有结冰的操场或空地上玩耍。
道路结冰外出注意事项:
1.行人出门当心路滑跌倒,尽量不要外出,特别是尽量少骑自行车。
2.司机要采取防滑措施(如装防滑链),注意路况,慢速安全驾驶。
3.行人要注意远离或避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
特别提示
1.机动车一定要服从交通警察指挥疏导。
2.教育少年儿童不要在有结冰的操场或空地上玩耍。嘱咐老人不要在有结冰的地方散步或锻炼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