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教育文章:在大学里涵养生命气象

发布时间:2017-07-28  编辑:pinda 手机版

  大学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无论怎样夸大都不会过分。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的就是几步。大学就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在这里,你将“遭遇”事业、爱情,将思考人生意义,重新理解劳动,学会创造,懂得造福人类,并做出人生抉择。如果说选择什么样的大学是十年寒窗的总结,那么选择如何读大学,则意味着之后人生的开始,代表着未来。

  大学确乎改变命运,但真正改变命运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如何真正走进大学的殿堂,以对知识与真理的无上追求,来涵养生命气象,历练人格精神。

  我们凭什么来改变自身?凭借大学问。“大学者,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不是大官,大学所服膺的唯有知识与真理。正如燕京大学的校训所言,“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以对知识与真理的无上追求,来培育健全的人格,锻造精神的骨气。

  通往高深学问之路,在大师。读大学,就是识读大师。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亲近大师的路径,一是直接路径,亲近师友。走进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幸运的话,你可以遇见一位意气风发的长者——我们的老校长张楚廷先生。先生年近八旬却依然可以站着讲课三小时无丝毫懈怠,迄今著有近百部著作,千篇论文,每天著述千字以上。先生常自喻为“关不上的水龙头”。先生本可出任高官,却选择了校园。二是间接路径,亲近书籍,特别是经典之作。要想踩到巨人肩上,唯有黾勉勤奋,孜孜以求。

  当然,亲近大师本身并不是目的,亲师是为了重道,大师是我们寻求真理的阶梯。如哈佛大学校训所言,“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我们要亲近大师,更要亲近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不如无师。

  在大学里,课堂上的聆听与对话、探讨与辩论,是知识生活的基本形式。但大学不只是课堂,在作家苇岸眼里,大学课堂更是“视野、志同道合的友谊和图书馆的书籍”。大学也要考试,但真正的大学并非一张张考卷。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文化生活。大学生活有三种,一是个人生活,主题词是青春;二是学习生活,主题词是学问;三是社会生活,主题词是责任。青春终将逝去,但生命中的美好大学印记,永不消逝。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说考级、考证、考研、考博、就业成为常态的大学生活,那么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记住,大学最重要的是眼光,是襟怀,是人格与气度。亚里士多德曾说,真正高宏之人,必能造福人类。我们一定要心怀大学里最重要的事物,不让自己迷失在时代的喧嚣与浮躁之中,怀着一颗伟大的心,平凡而坚韧地活在这个可能永远都不如人意的世界上。

  徐志摩作别康桥时写道,“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真正的大学就在我们精神的高处。请走进大学的胸怀,也让大学走进你心灵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