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世界
我家小朵不是个很漂亮的孩子,我知道。但是对我而言,是独一无二的。她是缩小版的我的先生。
你能想象我总看着一个和我一点都不像的孩子是多么的懊恼么?
我一直觉得懊恼是一个非常非常任性的词语,啊,跑题了……
我称他为三连拍,也许他做了一个很美的梦吧。
好了。开始今天的故事。
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认识了一个孩子,以下是他的简介:
季逸超(以下为他的英文名Peak),90后男生,高中开发苹果应用程序,高三推出“猛犸1”浏览器,大一时推出“猛犸4”浏览器,并获得Macworld2011的特等奖。在业界小有名气。 20岁的他,已经是《福布斯》中文版的封面人物。
和他聊天的时候问起了他的成长经历,有几个细节让我记忆犹新。
一、和父母在一起。
出生在长春带了两个星期,随父母去了南方,然后又随父母到了北京,4岁时去美国,8岁回国。
一个很“动荡”的童年。
我一直在想,如果是我,我会不会带着小朵这么东奔西跑。比如,一个未曾满月的孩子,我带着去一个城市,也许我会在父母的照顾下和先生两地分居到孩子稍微能够省心的时候;我又是否能在孩子刚要接受启蒙教育的时候跟随先生去另外一个国家,明知道几年之后一定会回来。
我相信很多人在面对这样的抉择的时候,会选择把孩子留在国内接受启蒙教育,避免回国之后的功课无法跟上等问题。而Peak的父母却选择了把孩子带在身边。
肯定是会增加父母的辛苦程度的。这毋庸置疑。
二、尊重孩子的选择。
Peak说他在美国并没有上完他们的幼儿园,因为他跟父母要求不去幼儿园,而他的父母同意了他的要求。
好吧,也许现在的小朋友也会要求不去幼儿园,但是谁能有理有据而并不是撒娇耍赖呢?Peak说他上了一年的学就在家自己玩儿自己学习了。他是一个有自己的看法,然后去实现自己的想法,这个不简单。
所以在他09年开发猛犸浏览器的时候,一反大家都在追求的低流量、简易的手机浏览器的需求,做的是更人性化,更视觉化,却费流量的产品——他说:现在大家的手机流量都是足够的,而且基本上很多地方都有wifi,流量并不是大家考虑得最多的东西,而产品的体验一定是最重要的,我希望我的产品是满足现在的高端人群,以后的大众需求。
他在18岁的时候拒绝了某世界一流公司产品的合作,谈起原因,他一笔带过:谈崩了。
我在想:中国多少工程师,能够在那样的合作面前,选择坚持自己的原则呢?满足用户的需求,已经是我们骨子里的东西了吧。
三、在孩子的人生做一个旁观者。
Peak的产品发布会上有一个气质很好的女性,最初认为是他的合伙人,后来被告之,那是他的妈妈。
Peak好笑的说:我去请她的时候,她还说不来的呢。骗我。也许我爸也来了吧。
和同事聊起的时候,被问之:如果有一天小朵的公司得到风投,加之新产品全球发布会邀请你,你会不会参加?我想我应该无法拒绝这样的时刻吧。我应该会高高兴兴非常兴奋及其激动积极参与……各种不能自己。
可是,换位思考,父母过多的参与到我的成长,在某些时候我会不会被迫背上一些心理包袱,比如怕自己表现不好让父母失望。而对于孩子的事情过多的给予意见,是不是也侧面导致了孩子太过于看重父母的评价,衍生至过多的考虑别人的评价,而失去了本我?
其实父母站得多高,孩子的眼界就能有多高。并非说父母应该地位多高学历多高或者恨爹不成刚,只是希望父母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为父为母的事宜,而孩子同样也会从更长远的角度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