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教学反思【1】
《静夜思》是素有“诗仙”美称的唐朝诗人——李白的经典佳作,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优美。在预设教学过程时,我本打算按照“初读古诗,感悟意境——朗读诗句,感悟诗韵——欣赏古诗,拓展延伸。”的思路进行教学,但我考虑再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感悟、理解与朗读、背诵,哪种方式更有效?非常矛盾。无意中,在阅读《教学之道——写给语文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书时,看到了一篇名为《素读经典》的文章,当时“素读”两个字吸引了我,什么是“素读”,对于第一次听说这个名词的我来说,带着好奇,快速浏览了一下,才明白“素读”就是古代私塾授课的读法,日本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在《超右脑照相记忆法》的“第五章——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里这样论述:“‘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所读内容的含义,只是纯粹地读。明治以前的日本教育就是这样按字面来教孩子‘素读’中国的四书五经的。”他还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育法。犹太教育培养出了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
这段话给了我一启示:对于刚刚升入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确实是难点,一篇课文学完了,回头再让孩子们来读,生字词还是不认识,虽然教给他们识字方法,却很无效。对此我也很苦恼,怎样增加孩子的识字量呢?我一直在苦苦思索。“素读”古诗,虽然不理解诗意,但随着“素读”量的增加,学生会不会在“素读”中,慢慢积累识字,这也许是解决识字这一难题的一种方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在上课时临时改变了预设的教学过程,带领学生一遍遍读诗,很快孩子们都能熟练背诵下来了,可能这首简短的小诗,有的学生在课前就已经背诵下来了。既然还有时间,我又给学生增加了一首小诗——《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对于这首诗,跟学生素读的时间要长一些,但也在课内完成了。学生不仅背过了充满思乡之情的《静夜思》,而且还额外积累了一首小诗,我觉得“素读”的效果还是挺明显的。在今后,我将尝试利用晨读、午检时间,带领学生“素读”经典古诗,扩大学生识字量。
《静夜思》教学反思【2】
“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
我一直很喜欢按照平仄的规律来读诗——平长仄短,却总有雾里看花的感受。这是为什么呢?莫名。
知道《静夜思》的“思”读第四声,缘于暑假中和徐健顺教授的闲聊,之后又与陈国安教授聊这首诗,他再次重申“思”应读第四声,作名词用,解释为“心绪,情思”。
顺着这份心情,我从题目入手,教平仄,悟情感。
先看题目。连着三个第四声,仄仄仄,用线连接,直线下降,学生们体会到诗人此时情绪低落。接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诗人的情感。等到学生对诗题、诗情有了较深刻的体会,最后让学生朗读题目,学生的学习效果相当好。
新授之后,该是运用了。在默写诗文之后,学生能较快地标出这首诗的平仄,进而连线,画出诗人的情感线。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人的心路历程,进而找到关键字词。最后是情感朗读。整个过程可谓顺畅,学有成效。
常说教语文要“关注表达”,即关注文字的表达形式和关注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诗歌教学同样如此。
按照平仄,画出诗人的情感线,这竟是“关注表达”的最佳切入点,可谓一举两得。
其一,关注诗人如何透过二十个字来抒发情感。
由情感线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诗人起初的心情是高兴的,然而一看到月光,一想起自己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心情即刻起了波澜;愈想愈冷,乃至如霜;举头低头,黯然神伤,起伏跌宕;最后还是那轮明月,温暖了孤寂而冷落的心。
有意思的是,情感线每次波折处,恰恰是本首诗的关键词:月——霜——举——低——故乡。文字与情感浑然统一。
其二,透过情感线,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本堂课上,我两次运用由平仄连线而来的诗人情感线,让学生说说诗人的心路历程,训练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效果都很好。
“素读”推广人,广州的陈琴老师曾疾呼:“小学语文老师要懂一点诗词格律知识”,我个人觉得是很有必要的。其实,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从诗词的格律中,还能窥见别样的教学方法,真好。
《静夜思》教学反思【3】
这里我是选用一个环节来进行说明,这个月来,我的点点感悟。说句实话,对我个人而言,是不太喜欢古诗教学的。因为古诗文的教学,一般来说都偏于单调。老师讲得乏味,学生也听得疲倦。更何况是低年级的学生,好动永远是他们的天性,怎么保持好课堂纪律已经成为我的难点,更不必说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苦恼、我思索、我痛定思痛,一阵苦思冥想后,我决定放长线掉大鱼。
[!--empirenews.page--]在这我很抱歉地说声:上面的教学经过不是经过本人之手,由于时间欠缺,我不得不抄袭他人之作,原谅我的无知与天真吧!在上课起初,我是这样问学生的:你们看过夜空吗?通过这样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着手,渐渐把他们带入到学习中去。
在教学时,我主要从两大主脉入手。一是,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第一次采用这样的教学手段,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由小组长带头,组内的各个成员分工合作,每位学生对此都是乐于接受的。(这个手法,我是主要在朗读初期和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时,采用的)。我的另一特色是,抱着指导学生背诵的愿望,而进行的对诗逐句逐句的翻译。用上了师生合作的方式,我翻译一句诗意,学生来说诗文。后来直接让学生站起来说说诗意,让我来对诗。在平常的教学中,都是由老师向学生提问,今个儿换成学生来向他们老师挑战,胆子大一点的学生,对这种兑换角色的教学,是乐此不疲的。
教学后,我是这样问我们学生的:从今天的学习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是学生回答不上来那样也不要紧,我可以变换我的提问内容,选择更适合他们这个年龄的特色语言:在课文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这样一来,学生的答案虽说是相差无几,可我认为,这节课,我的谜底是达到了,我已很满足。
写相类似的文章,本是应付检查。起初还算,有点激情,到了后来写得全是为了凑足数字的废话,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永远理我们的目的地那样遥远。有时候你不期待的偏偏就这样来到你身边,你所希冀的往往你是碰不着边的。很喜欢有个人的有句话,世界上的两大悲剧是;一,得到你不想得到的。二,得不到你想得到的。这是我想要表达的,但我不想把它白日化。
《静夜思》教学反思【4】
非常有幸,和同事一起参加了第12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这是我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的与名师亲近,心中的激动是难以言表的。两天半的时间,课程安排的十分紧凑,于永正、张祖庆、岳乃红、戴建荣等等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还有来自宝岛台湾的作家方素珍,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让我们打开眼界。其中特别是戴建荣老师的古诗吟诵教学法,给我们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学习古诗词的大门。
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各人的教学方法不一。
我们原来在教学古诗时,一般是让学生先读古诗,然后逐字逐句解释诗意,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背诵古诗。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学得很枯燥,乏味。而戴老师的古诗吟诵教学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值得我们学习。
戴老师根据当代儿童的认知心理,借鉴中国传统诗文学习的优秀经验,古为今用,摸索出别具一格的小学古诗“吟唱”教学法。他把读、吟、唱、舞四个部分有机地结合,互为支撑,融为一体。看起来很简单,真正要学起来并不容易。要进行这样的教学,教师既要有文学知识水平,又要有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文艺艺术水平,并不是一朝一夕习得的。
以《静夜思》为例:
课始,戴老师就指正了同学们“静夜思(sì)”的读音,不仅给台上的学生也给我们台下那么多的听课教师也上了重要的一课。在课堂上,戴老师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遇到古诗、古词、古文的读音时应该查《辞源》。
在这本书中,“思”有三种不同读音。
读sī时有5种解释:1.思考,想问题;2.思慕,想念;3.悲感;4.助词,用于句首;5.姓。
读sì时只有一种意思:心绪,情绪。
读sāi时则同“腮”,多胡须的样子。
而在这里诗题“静夜思”的意思是“静静夜晚的一份心情”所以应该读第四声“sì”。其实用我们现在的方式去区分记忆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作动词时读sī,作名词时读sì。原来,这个字是这样读的,从小到大自己一直都没读正确,还把错误的读音交给了学生,有些汗颜。同时,也钦佩博览群书的戴老师。
在这节课上,面对三年级的孩子,戴老师通过《静夜思》一诗的教学,教给学生进行诗文诵读的方法很简单——读之歌之吟之舞之八个字乃是这位教师的研究成果,涵盖了他多年的学习心得和实践智慧。
课堂上,教师教给学生平仄的规律,平长仄短,一句一句进行指导。他以汉语拼音的四声为准。读音为一、二声的归入平声,三、四声以及轻声的归入仄声。如:“—”表示平声,“︱”表示仄声。
— — — ︱ —
床 前 明 月 光,
— ︱ ︱ ︱ —
疑 是 地 上 霜。
︱ — ︱ — ︱
举 头 望 明 月,
— — — ︱ —
低 头 思 故 乡。
— — — ︱ — — ︱ ︱ ︱ — ︱ — ︱ — ︱ — — — ︱ —
戴老师根据诗中平仄的变化画了一条类似于“心电图”的线条,戴老师运用手势指挥学生读出平仄,在线条上标出每个线条顶端的字,让学生再次领略到了老师的用意。原来这条线恰恰体现了李白的心情变化。戴老师时而委婉动听、时而稳重深远的吟唱,让古诗的吟诵变得是一种赏析性的朗读。
戴老师通过范读,指名朗读,齐读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读出了古诗的味道。他和着丝竹旋律,用半读半唱,读唱结合的方法吟诗,吟出了悲伤之感,吟出了李白对于家乡的深深思念,把自己的感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把诗文中的景和情融合在一起。赢得了听众的热烈地鼓掌,气氛达到了**。他用借鉴手语的独特的表达方法舞诗,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戴老师完全是可称得上是一位出色的演员,他的吟诵加入了自己对古诗的独特感悟,引用得出神入化,把我们自然地带进了诗境之中。他对古诗的歌唱韵味十足,扣人心弦;他对古诗的所作的肢体语言的阐释,降低了学生学习古诗的难度,通过形体语言把古诗的意思解释得清清楚楚,让学生真正学会了这首古诗。
在课后,戴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古诗的教学方法:
1、读-----唱-----吟
2、千篇一律
3、依字行腔
戴老师认为,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和情感共鸣,仅有读是不够的。中国古人在读诗时不仅“高声朗读,以昌其气”,还讲究“密咏恬吟,以玩其味”。咏,歌也,吟,呻也。在高声朗诵之后,古人又通过吟唱的方式,进一步人诗境、悟诗心、品诗味,这一点值得后人认真学习和借鉴。
唱,最能打动孩子的心,但选曲应遵循这样几条原则:①准确理解诗意,曲子要和诗歌的情调吻合;②弦律要简单,易于吟唱;③弦律应高雅古朴,一般不宜选流行歌曲。
吟,是中国古诗特有一种诵读方式。吟,不同于唱,讲究“无腔无调,随意而出”。意在通过吟诗,心中复现情景,领会诗情,“并由于当时当境和个体性情而赋予其鲜活的生命”,达到“虽复现而却不落陈腐”的境界。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吟是读者对诗境的“个性化解读”,对诗意的“个性化表达”。
怎么吟?戴老师说,半读半唱即为吟,即按照唱的韵律,用读的语调,把古诗诵读出来。传统吟诗对今天的孩子来说十分陌生,在理解和接受上有难度。戴老师通过先读,再唱,为吟打好基础;再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孩子们从模仿开始,逐步了解和掌握吟诗的方法,从而感受到古诗的音韵之美。
戴老师说:“吟诗可以按照特定的吟诵曲来吟,也可以按照统一的调来吟,可千篇一律,亦可一篇一律。让学生在舒缓的韵律中,吟一吟,既能更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情感,还能深入品味诗句,积累语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