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上:《小猫种鱼》说课稿

发布时间:2017-11-18  编辑:林仪 手机版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一册第16课《小猫种鱼》。

  2、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讲的是小猫看见农民种玉米收玉米,种花生收花生,就把鱼种到地里,想收到很多鱼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全文共三段,语言简洁流畅,并配有形象的图画。

  3、教学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实际需要的各种能力,据此,我制订了以下几个教学要求:

  (1)学会4个生字和4个词语,会认4个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小猫种鱼收不到鱼的道理,学习小猫肯学习,肯实践的精神。

  (其中的第三个是有关情感方面的要求:)按常理,这一课大人们是要孩子从中吸取教训:通过看图学文,懂得小猫为什么收不到鱼的道理,由此教育学生在向别人学习的时侯要动脑筋,不能生套人家的做法。但我认为,孩子们并参不透这种“道”,他们之所以喜欢童话,首要的是希望享受其中的天真烂漫的乐趣,而并不是接受他们并不懂的哲学道理,如果让小猫仅仅作为传播知识、训导为人处世原则的手段和工具,那就失去了动物本身的真趣和魅力,那就限制了孩子们的情感品质和思维发展。新课程呼唤真情、真趣、真味。我们的语文课堂同样呼唤少些理性东西,多些情感共鸣。从这种意义上讲,本课我制订这个情感要求去肯定小猫肯向别人学习的精神,既尊重了孩子们的真实感受,也满足了孩子们的童趣要求。

  4、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认识玉米、花生和土地的联系,鱼和水的联系,认识到事物的联系是有规律的。这是根据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知识面窄,对自然知识了解也不多所决定的。

  5、学情分析

  我班乃至我校的孩子情况很特殊,农村学生多,特别体现在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他们大部分来自小商小贩家庭、单亲家庭,胆小,不敢说,自信心不强,也自私。这是语文课堂学习的不利因素。有利因素是像这样年龄的孩子都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针对这些情况,尽管是一年级,我班一直采用的是合作学习的方法,这节课我仍打算如此。让孩子们分组围坐上课,有什么问题,小组可以互相帮助补充回答或随时讨论,在合作中培养孩子们的胆量、自信以及团结协作精神。

  二、说教学方法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这节课,我打算以读代讲,利用电教、讨论、展开想象等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看看、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智慧。

  三、说教学程序

  本课我将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整体看图,认读生字,读懂课文内容,突破重难点。第二课时指导学生记忆书写生字,进行复习巩固,课堂练习,完成作业。今天,我只给大家具体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本课时我将分两个教学环节来完成:

  1、整体看图,感知课文

  本课共有五幅插图,形象生动,很好地表现了文章内容。根据小学生直观性较强的特点,可以从图入手,引起学生兴趣,感知课文。我准备先用电脑把五幅图放在一个画面出示,让学生整体观察五幅图,思考每幅图上画了什么,这五幅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堂上回答问题,我一直主张的都是想说就说,愿意说就站起来说,学生看到这有趣的画面,肯定会七嘴八舌地说,再加上小组的补充,估计能说出这五幅图讲的是小猫看见农民种玉米,种花生,就模仿他们的做法,把小鱼种在地里,想收很多小鱼的故事。板画课题:小猫种鱼。接下来让孩子们用他们最喜欢的方式读这篇课文,可以站着读、可以坐坐着读、可以小声读、可以大声读,可以离开作为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读,也可以自己单独读,在读书的过程中用笔圈划出生字,扫除阅读障碍。

  这里我这样安排,是为了尊重学生的权益,通过自由方式的朗读,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整个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了课文,而且让他们初步认识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读书的兴趣。

  2、图文对照,以读促思

  这一教学环节我将分两步来完成:

  (1)以读代讲,学习一二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与第一、二幅图相对应,讲的是农民种玉米,收玉米。第二自然段的语言叙述和第一自然段句式相似,也是只有一句话,与第三、四幅图相对应,讲的是农民种花生,收花生。

[!--empirenews.page--]

  所以,这里我想,不妨讲两段合在一起学习,以读代讲,进行这两段的教学。先指导学生观察前四幅图,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这两段,读后,引导学生表述:通过看图和读书,你明白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是怎样弄明白的,弄懂的?让学生充分发言。这两段内容浅显,估计学生能读懂,这两段讲的是农民种玉米,收玉米。种花生,收花生。接下来,我准备让学生小组合作,再读课文,找一找,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全班讨论。通过讨论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农民是干什么的?农民为什么要把玉米、花生种在地里?种玉米和收玉米、种花生和收花生有什么内在联系?

  整个这一过程,不仅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促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且为每个孩子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机会。

  每个生命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作为老师,我们应当体贴、关心学生的生命感受。所以,本段的朗读指导我将这样安排:先引导学生把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在脑海中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他们身临其境,然后,鼓励孩子们大胆读,读出自己对这两段内容的感受。最后再让他们仔细比较这两段,引导他们去发现这两段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找相同的地方,从语言形式上说,是指要学生看出这两个自然段的叙述方式是相同的,目的是做到读写结合。找相异处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的语言文字。

  (2)想想议议,学习第三自然段

  第三自然段有两句话,和第五幅图相对应,讲的是小猫种鱼,想收到许多鱼,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所在。

  为了突破难点,这一步我打算抓住“小猫看见了”这句话,仍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先看看第五幅图,再读读第三段课文,然后想想:小猫看见了什么?小猫在干什么?它怎么想的?接下来,让学生议议:小猫能收到很多小鱼吗?为什么?学情分析里我已经说过,我班的孩子大部分来自农村,生活能力较强,他们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再加上刚才的看看、读读、想想、议议等活动,估计他们已经明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会很快找出答案:玉米和花生是植物,生长在地里。小鱼是动物,生长在水里,不能种在地里。最后,让学生反复练读第三段,估计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小猫的天真、可爱和急切的心情(小猫看见了,把小鱼种在地里。他想,到了秋天,一定会收到很多小鱼呢!)

  至此,学生从初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到明晰事物之间的联系,他们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也掌握了教学难点。

  3、展开讨论,启发想象

  这一环节我将先设计如下问题让孩子们展开讨论:农民还可以在地里种什么,也能获得大丰收?为什么农民种什么就收什么,小猫种鱼却收不到鱼?什么是“种”?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充分地发表意见,强化认识:“种”是指把种子或幼苗埋在土里让它生长。农民种的是植物,植物能在土里生长,所以农民种什么就收什么。而鱼是动物,动物不能在土里生活,所以小猫种鱼就收不到鱼。随机板画:土、收不到鱼。接下来,我准备启发孩子们的想象,让他们帮助小猫想想办法,怎样做才能在秋天里收到很多鱼。并鼓励他们上台改板书,在老师指导下将“种”改成“养”,板画“土”改成“水”,“收不到鱼”改写成“收许多鱼”,以此达到加强逻辑思维能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最后,我打算以“我们应当向小猫学习什么?”来肯定小猫种鱼的实践精神和学习精神,鼓励学生向小猫学习。我这样做,是为了尊重学生的生命发展,保护孩子们的想象力。因为他们就象这只小猫一样,在他们的思维王国里,许多想法是奇怪的,而且并非是成人一下子就能明白的,但是我们不能批评孩子的荒唐,如果人类没有孩子式的荒诞幻想就不会有自己的科技进步。而教育,本身的使命就是改造人,塑造人。如果批评小猫种鱼的做法,很可能会限制孩子们想象力的滋生。所以,今天这一课,我没有安排批评小猫种鱼的错误,而是肯定小猫种鱼的实践精神,尊重孩子们的需求和未来的需求,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作家斯宾塞·约翰逊在他的文章--《谁动了我的奶酪?》中有这样一句话:"……生活是一座迷宫,我们必须从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我们时常会陷入迷茫,在死胡同中搜寻。但如果我们始终深信不疑,有扇门就会向我们打开,它也许不是我们曾经想到的那一扇门,但我们最终将会发现,它是一扇有益之门。"这是一个关于" 变化"的故事。我想,它也告诉我们老师,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应该教孩子们学会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奶酪--那就是:知识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