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的知识点
在平日的学习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的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作者简介:
费奥多罗夫(1873—1936),俄国儿童文学作家、莫斯科国立A。H。柯西金纺织大学实用艺术系教授、苏联美术科学院通讯院士。中学毕业后进入敖德萨贵族学校学习。
相关背景: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草履虫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体圆筒形,前端较圆,中后部较宽,后端较尖;从背上看,形状像倒置的草鞋底。全身布满大致同长同细的纤毛,纵行排列,用以行动。
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童年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我”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分段及段意:
全文共19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了“我”童年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写“我”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老师后仍没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胚胎发育的规律。
第三部分(第14—19自然段)写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验证了“我”的发现。“我”情不自禁笑出声,老师认为“我”不怀好意,把“我”轰出教室。
词句解析:
①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进化论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我们不能不注意作者的有意强调:“九岁”“完全”“独立”等词,这些词语无不在显示着“我”这个发现的不同凡响,和对这个发现抑制不住的自豪!
②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这句话一语双关。
其一,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
其二,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意思是说,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列在一起,这是真正能让自己得到安慰的理由。这句话可以作为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吧。当然,话里不乏愤慨的成分。
理解句子:
1.听完这句话,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声不会给你招来祸患。
此句是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后半句引起下文,是作者要说的真正意思,体现了作者是个幽默的人。作者之所以说“你大概忍不住会哈哈大笑”,是因为这样重大的科学问题,九岁的孩童,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就能发现,在常人眼里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2.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这句话表现了“我”求知若渴、追根究底的特点。
3.“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老师解释说。
老师的这个解释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围绕老师的解释引出下文,“我们”提出了很多问题。
4.“岂止是鸟!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最开始是草履虫,后来是鱼,是青蛙,是猴子……所有这些知识,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
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说明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生物。文中一连串的提问说明“我们”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我们”的提问逻辑性非常强,说明“我们”爱思考、会思考。
【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的知识点】相关文章:
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范文10-31
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01-09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精选9篇)06-08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课文08-05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精选12篇)05-31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范文通用03-24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知识点06-12
语文《童年的发现》教学反思03-07
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童年的发现》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