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提高理解和表达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加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的热爱。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对课文的赏析,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美,意境美、受到美的陶冶、培养爱美情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生词。体会和感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阿里山雾的神奇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爱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阿里山云雾的神奇景象。
教学准备
配乐朗读磁带或音乐磁带,挂图或云雾录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雾吗?在有雾的天气里,感受过大雾的神奇吗?山里的雾和平原的雾是否一样?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阿里山的云雾》。(板书课题。)
二、 解题。
阿里山在哪里?你了解它吗?(学生可能听过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可让其哼唱,先让学生对阿里山有一个美的印象,以提高其兴趣。)
雾和云雾一样吗?课文为什么说:“欣赏山间的云雾”?
三、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要求:
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弄清词义。
2.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美妙的词句。
四、 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第一段。
这段告诉了哪些内容?(观雾的时间)—雨后;观雾的地点—去姊妹潭的路上;欣赏的对象—山间的云雾。)
2.讨论第二段。
(1)指名朗读,师生评读。
(2)这段写了云雾的几种情况?“有些……有些……有些……有些……”你能发现这个、句式的特点吗?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描写对象,表达了作者对阿里山云雾强烈的喜爱之情,而且使语言的节奏和谐、流畅、富于旋律美。)
(3)怎样理解“无所谓天,无所谓树,也无所谓高山和深谷”?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种景象描述一番。
(4)投影静止的云雾画面,学生欣赏。
(5)学生总结:没有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
(6)配乐朗读,品味欣赏。
3.论第三段。
轻声自由朗读第三段,思考并讨论:
(1)想象“云雾在山间翻滚、奔涌、升腾、追逐”的不同状态,并用语言或动作描摹出来。
(2)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3)学生总结:起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
(4)讨论:作者为什么会对阿里山的云雾产生“莫名的惊愕与喜悦”?(因其
变化多、快而惊愕,因其精妙、神奇、变化万千而喜悦。)
五、 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再次品味欣赏。
六、 总结。
学完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阿里山的云雾》教学反思
“让师生诗意般地栖息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上起飞”应该是指把课堂作为生命感悟与成长的活土,课堂成为一个灵动的世界,一个充满智慧,充满感情的世界。漫步其间,身心被浸润,心灵被陶冶,激情被点燃。这依然是我向往的课堂,这正是:课堂有活力,生命更精彩。课文《阿里山的云雾》是一篇文辞优美的现代文,初读一遍,我心中就有诗请画意在涌动。文中用词如此优美生动,于是,读文想画,画中悟文的教学思路就诞生了。只是当时还是顾虑重重,担心学生画不出来,担心课堂时间有限,容纳不了,在犹豫不决的苦恼中打开网络,
盛新凤老师的课堂实录竟和我的设想不谋而合,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欣喜若狂,反复看了好几遍,非常中意,正好吸取别人之长,为我所用。诗文绘画对小学生来说是有点难,但当老师精心铺垫,激活学生的想象空间时,繁花似锦的想象空间也就喜不自禁地出现了。这说明:老师大胆地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给当今的课堂注入活力,学生也会如沐春风,他们的思路会在字字珠玑的文字中飞扬,创作的信心和热情也被点燃。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学生的心智也在相互交锋中慢慢开启。同时,老师只有相信学生,大胆设想,精心设计,充分准备,不怕失败,才能赢来课堂的精彩纷呈,让课堂充满着智慧,充满着感情,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更多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