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爸爸奇怪地望着我。“偷人东西的就叫贼。”
“贼是什么样子?”
“人的样子呀!一个鼻子俩眼睛。”妈回答着,她也奇怪地望着我:“怎么问起这个来了?”
“随便问问!”
我说着拿了小板凳来放在妈妈的脚下,妈妈就赶我:“去,屋里跟小妹妹玩去,不要在这里打岔。”
我忍不住又问妈:“妈,贼偷了东西,他放在哪里去呢?”
“把那些东西卖给专收贼赃的人。”
“收贼赃的人什么样儿?”
“人都是一个样儿,谁脑门子上也没刻着哪个是贼,哪个又不是。”
“所以我不明白!”我心里正在纳闷儿一件事。
“你不明白的事情多着呢!上学去吧,我的傻丫头!”
你笑什么?童年的林海音真的是什么都问,就像妈妈说的“总是问、总是问”。哎,为什么童年时的林海音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呢?
这所有的问题,当作者中年时再想起来,你觉得她还想问吗?
老师:骆驼夏天去哪儿了?不会问了……
老师:就像很多问题,在我们成年人来看算不了什么,因为与我们没关系,觉得没意思,可是你们小孩却非常想弄明白,是吗?就像那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不会做了,所有童年时非常幼稚的想法都不会再有了,满脑子的问题也不会再问了。
出示那句话,生齐读。
三、回归整体
美好的童年一去不返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这一切,(板书:想念)想念着那冬阳下缓缓走来的骆驼队,走来了,响着悦耳的驼铃声。我们还记得课文的题目吗?
生(齐读):冬阳 童年 骆驼队
老师:再来读一读,读出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深深想念。
生(深情地,舒缓地):冬阳 童年 骆驼队老师:冬阳下,骆驼队缓缓地走来了,又听见缓慢悦耳的驼铃声,童年这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又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指板书)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口……
学生:它们……空气中。
老师:还记得我站在骆驼面前,看它们咀嚼草料的样子。
学生:那样……动起来。
老师:还记得老师曾教给我
学生:老师教给我……吃饱的。
老师:那时对骆驼脖子上的铃铛也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真好玩。
学生:他们软软的脚掌……情趣。
老师:冬去春来,我看到骆驼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
学生:我真想……
老师:夏天来了,看不见骆驼的影子,我是多么想念它们,总是问妈妈:
学生:……
四、拓展延伸
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所以她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她写了一本《城南旧事》。
CAI:(《送别》在舒缓的音乐中,书的封面,书的目录一行行呈现,孩子们轻轻地读着目录,仿佛走进了那个遥远的年代,走进了那些童年往事。)后来又被拍进了电影里,这首歌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曲,会唱吗,一起来唱唱。(音乐渐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