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教案附板书

发布时间:2017-11-23  编辑:林仪 手机版

  设计理念

  从课题入手,把握全文主要内容,营造情感基调;通过自主学习一件件趣事,理清文章脉络;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逐渐加深情感体验;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回忆自己曾做过的傻事、趣事,曾有过的奇思、妙想,充分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建议

  1.开篇创设情境。本文平实质朴的语言中蕴涵着作者浓浓的感伤和对童年的深深怀念。

  2.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充分品读、圈划、想象、体会、交流,笑谈趣事之趣,品悟无奈和感伤。

  3.重视感情朗读。

  4、借鉴作者借一件件小事抒发感情的写法,学习作者观察仔细,描写生动,抒情自然的写作特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 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2.理解课文最后两段。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跟童年有关的诗歌、电视作品、玩具等。

  2.了解骆驼的生活习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情感基调

  1.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的故事就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深处。你还记得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吗?在你身边还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呢?[教师细腻真挚的语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敞开心扉,或是一件傻事,或是一个教训……不经意间,把大家融进了课文的意象和情感空间。]

  2.(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借这三个意象鲜明的词语,学生联想到冬日的暖阳,一队队的骆驼,清脆的驼铃,好奇的孩子……虽说与真正理解课文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为下面的深入学习作出了铺垫。]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思考:

  ①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②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段,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2、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①注意指导学生区分文中两个“嚼”字的不同读音。

  ②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几个片断:先讲冬天“我” 学骆驼咀嚼(4自然段);再讲了“我” 想象驼铃用处(5—9自然段);然后讲想替骆驼剪毛(10自然段);最后讲追问骆驼去处(11—14自然段)。

  三、 品读感悟,体味童年趣事

  A、学习“学骆驼咀嚼”的片断

  1.出示:“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2.教师范读,学生想象。

  3.生交流: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

  4.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②全班交流。(从骆驼咀嚼的样子中体会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抓住最后一句从作者学骆驼咀嚼,体会童真童趣、体会“我”的傻样)

  [随着老师舒缓地朗读,学生身临其境。把自己当作文中的“我”,就站在骆驼的面前,看着骆驼咀嚼草料。有的觉得好笑;有的觉得很有趣;有的觉得很傻,却又傻得可爱,深刻体会“我”看得入神,喜爱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

  5.总结学法:反复读、品味→画词句写感受→有感情朗读。

  (二)、分小组合作学习后三个片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