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侦察、愚蠢、争先恐后、若无其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
4、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对人类启示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
难点是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法:
引导学生想象法、拓展学生思维法等。
五、说学法:
朗读加联想,自主品读、画重点句等。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注意强调的字有:“幼”字与“幻”字区别,“愚蠢”的写法,“啄”字不要少写一点,“气喘吁吁”中的“吁”不要读成“ǖ”等。
2、理解词语:
(1)引导学生用拆字解词的方法理解词语:争先恐后、鱼贯而出、气喘气吁吁等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愚不可及、踌躇、若无其事等
二、通读全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读后让学生自由说课文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深入文本,体验感悟。
1.学习三、四自然段:研究“救”的原因,体会我们救幼龟的“一片好心”,感受自然的神奇。
(1)抓住有关词句,理解我们和向导救幼龟的原因。
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读懂我们救幼龟的原因。
(2)抓住重点词“探”和“若无其事”等理解词义;结合词语,读懂向导口中“自然之道”的含义,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理解、感悟和体验。
【设计意图:充分预设学生质疑点,借助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会通过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深入理解词语并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第二学段的特点;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情感。】
2.学习五至八自然段:研究“害”的惨烈,突出对幼龟的“伤害”,体会愚不可及等。
(1)教师要求学生默读课文5-8自然段,画出有关幼龟受到的伤害及人们的愚不可及。
(2)结合有关重点句子理解体会、想象表达:幼龟受到怎样的伤害,人们如何的愚不可及。
(3)感情朗读,触动学生情弦。
【设计意图:本环节着重突出以读促悟,读中悟情。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理解内容,受到震憾,触动心灵,提高朗读能力。也为深入探究原因、领悟道理做好铺垫。】
3.探究“救”了一只,却“害”了更多只的多重原因,反复揣摩,触动学生“心灵”。为什么这样一片好心救了一只幼龟,却害了更多的幼龟呢?
(1)探究原因:引导学生关注全文,学生在文章关键处反复揣摩,由浅入深地悟出“救一只,害更多”的多重原因,体会出人们的愚不可及,领悟道理:人们遵循自然之道就保护了小海龟,反之违背了自然就伤害了小海龟。
(2)引导学生抓住“悲叹”等,角色体验朗读。到底是为何而悲、为何而叹?体会愚蠢,得到启迪。
4.教师小结:正如大家所言,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所以要多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不违背自然规律,否则,不了解、不尊重自然,坚持已见,违背自然规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也容易办“坏事”。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深层探究自然之道,引发思考。在表达交流中,解决疑问,悟出愚蠢的多重原因及受到的启示,在入境体验与情理交融中,感悟“自然之道”的真正含义,触动心灵,受到启示。】
(三)质疑问难:全班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四)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动物或植物看有什么新发现?把新发现写下来。
【设计意图:课后拓展引导学生进入大自然,进行新的发现和探究。既注重了与生活的联系,又注重了探究、体验,实现了对方法的学习和迁移运用,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