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7-11-18  编辑:林仪 手机版

  《五彩池》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一自然段,知道五彩池在哪里。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出示课题:五彩池(齐读)  板书:五彩池

  导语:“同学们,水本是没有颜色的,可正是这无色的水在五彩池中流淌,却神奇地变得丰富多彩,使人步入其中,就像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五彩池》,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并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二、学习新知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一类生字要求会写),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课堂反馈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生字:抽读15张生字卡。

  ②正音:耀y^ng  笋s(n (同时板书)

  ③辨析多音字:

  “哄着”读h%ng,不读h^ng;

  “藏龙山”读c2ng,不读z4ng;

  “折光镜”读zh6,不读sh6,

  ④分析字形结构,记忆生字。

  “耀”:右上部分不是“羽毛”的“羽”,而是把两个“横折钩”写成“横折”。

  “镰”:笔画较多,书空,掌握生字的正确书写方法。

  ⑤理解词语:(可用查字典法、近义词理解法、反义词理解法)

  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多。

  凝结: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成固体。

  瑰丽:异常美丽。

  丘陵:连绵成片的小山。

  近义词:矗立――耸立  险峻――险要

  反义词:凝结――融化  险峻――平坦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带着问题读课文。

  读完课文,先标序号,再用一句话说一说五彩池留给你的印象。(只要与课文内容有关均可。)

  板书:美丽、神奇等

  (2)再读课文,了解写作顺序。

  思考:先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第1自然段:讲五彩池在四川松潘的藏龙山。

  第2自然段:讲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和形状。

  第3自然段:讲五彩池水的特点。

  第4自然段:讲五彩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第5自然段:肯定五彩池就在人间。

  小结:课文先讲五彩池在什么地方,再讲五彩池是什么样子的,接着讲五彩池池水的颜色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成因,基本上是按叙述的内容组段成篇的。

  3.学习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如此美丽、神奇的五彩池在哪里?奶奶讲的瑶池又是什么样子的?请大家自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

  板书: 地点:四川松潘藏龙山

  指导学生朗读写瑶池美丽的句子。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五彩池》教学反思

  《五彩池》是第二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是一组写景的课文,语言优美,结构清晰,要求学生能从中感受到景色的美,并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这篇课文描述了五彩池的美丽神奇,本节课,我通过钻研教材,设计了符合我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体会五彩池的美丽神奇,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从课题入手,切入主问题。

  出示课题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预习课文,谁能根据自己的感受,给题目加上一个修饰词( )的五彩池?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我便抓住时机让学生再读课文,小组内讨论交流那个更准确,后来在多次研读的基础上一致定为“神奇”。抓住神奇,我便切入本课的主问题:课文从哪些方面声介绍了五彩池的神奇之美?请你选择一二处感受最深的与全班交流。主线问题的提出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向,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读书便有了目的性。

  二、让学生练说,训练语言。

  本课语言优美,生动,正是一个很好的练习说话,积累语言的好机会。如,当学生从第二段末的几个“有的”中感受到了五彩池还有许许多多奇特的形状,我便让学生加以想像,模仿课文的比喻句进行说话训练,“五彩池形状各异,有像()的,有像()的,有像()的。”学生说出了各种不同的形状,弯月、手掌、云朵、扇子想得既奇又妙;当学生从“柠檬黄”“天蓝”“咖啡色” “橄榄绿”等词中体会到了五彩池的颜色美,我便让学生用上这种“物+色”式的词(如:孔雀蓝、葡萄紫、橘黄……)继续想象五彩池还有哪些瑰丽多姿的色彩?此时学生说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我便增加语言的难度,让学生用“像……像……像……” 来仿照课文说话时,大多数学生一时语塞,只能断断续续地说出一个,如:“荷叶像一个又大又圆的碧玉盘,晶莹的露珠闪烁着五彩的光芒。”我继续引导,“荷叶还像什么?咱们以前学过《落叶》这篇课文里,落叶落在水中,像什么?并用肢体语言做撑伞的动作,学生顿时由落叶联想到:“荷叶像撑开的绿油伞,成群的鱼儿在伞下自由穿梭,快乐嬉耍。”渐渐学生的思路被打开,想象更加丰富。“荷叶像绿色的大舞台,可爱的青蛙在这舞台中央,尽情地高歌。”……

  三、创设情境,实践语言。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标是能够“运用”。本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在学生读透课文的基础上,把语境转换成情境,让学生用各种形式为五彩池做广告。学生们兴致较高,积极地做准备,有表演小品的,有写广告语的,有写诗的等等,在交流中课堂气氛达到了**。学生积累的语言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了再创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