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周恩来立下了如此远大的志向呢?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1~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读)
师:谁来说说,你从第1~6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从第1~6自然段中读懂了:东北是外国的租界地。
师:那什么是“租界地”?
生:租界地就是给别人租的地方。
师:给谁?
生:给外国人。
师:给帝国主义。帝国主义利用不平等的条约把弱国的土地强行占据,这就是租界地。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周恩来是通过伯父跟他的对话引起了他的好奇心,才下了这个决心,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生:我还读懂了当时中国还不是很强大。
师:课文中有一个词写出来了,那就是“中华不振”。(屏显“振”的解释)
师:“振”字在字典中有四种意思,在课文中“振”是哪一个意思?
生:我觉得应该是奋起的意思。
师:那“中华不振”指的就是——
生:“中华不振”的意思就是中国不奋起。
师:利用工具书,就可以很好地帮我们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还有哪些地方能让你感受到“中华不振”?(学生浏览课文)
生:我从第3自然段中看出“中华不振”:如果惹出麻烦,没处去说理。
师:(板书:中华不振)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却没处说理,这真是中华不振。还从哪儿看出来了?
生:我从第8自然段能看出来。一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车轧死了,而巡警没有帮她惩罚那个洋人,反而把妇女说得哭了。
师:这是后面的内容。在第1~6自然段中还可以从哪儿看出来“中华不振”?
生:我可以从第6自然段,“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一句中看出“中华不振”。
生:我从第1自然段他伯父说的话看出来,“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玩”,是中国的土地,为什么没事不可以去那里玩呢?
师:明明是在自己的国土上,却要受这样的屈辱。
生:我从第5自然段中可以看出,“伯父叹了口气”。如果中国很厉害,那伯父就会很骄傲,如果中国不厉害,伯父肯定就会不高兴。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惭愧的心情。
师:还能换成哪个更准确的词语?自己的国土却要忍受这样的屈辱。
生:可以换成“耻辱”。
师:是呀,有理没处说,有苦无处诉,这就是——“中华不振”。
师:(课件播放图片,配乐)同学们,早在1840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就与英国在南京——就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签订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被迫割地、赔款,中华民族从此走进了屈辱的历史,由此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同学们,这就是“中华不振”。
点评:本段教学最成功的是教学话题的设计和实施有很高的质量,始终围绕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去读书、思考,既给了学生读书、表达的空间,又处处指向语言的理解和感悟,同时还避免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琐碎的问题成堆的现象。如何理解“中华不振”,对中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怎样来突破教学上的这一难点也就成为本课教学成败的关键点之一。霍老师能因文而宜地引领学生在读中抓住课文的前后联系来突破这样的难点。“联系上下文”来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表达,既理清了课文的脉络,又指导了学习的方法,更巧妙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可谓“一箭三雕”式地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实效。感到美中不足的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机智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例如有的学生对“中华不振”的语意表达为中国“很厉害”和“不厉害”就很欠妥,教者本应及时地发现并予以点拔、纠偏。但从教学实况来看,教者却没有这样做。同时,这也失去了对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的极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