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教学反思示范模板2篇

发布时间:2017-10-19  编辑:林仪 手机版

  《颐和园》教学反思1

  《颐和园》这篇课文是上海市新教材四年级第二学期的一篇游记类美文。课文写的是我国著名的公园——颐和园。文章的第一节为总起:概括地写了颐和园的美丽;最后一节又以颐和园的美丽作结,前后照应,结构完整。从第二节起作者如同一位导游,引领读者从进入大门开始,依次介绍了颐和园中的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

  在写教案之前,我冥思苦想,不知如何上好这样游记类文章。第一稿我想抓住表示方位的词语教学,比如,“两旁”、“左边”、“下面”、“正前面”等等,这些词语讲清了景物的所在位置;再次,要注意作者怎样“看”的,比如,“抬头一看”、“向下望”、“向东远眺”等这些词语,写出了景物和作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但是又转念一想,这对于年仅十岁的孩子,能否搞懂?搞懂又有何意义?于是,我推翻了这次教案。

  当我再次捧起课本,细细研读时,我慢慢地觉得,从教的方面来说,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新。”显而易见,后者是从教学实践的层面上来衡量语文教学内容的。

  于是,我定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感悟,知道北京的颐和园景色优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继续学习默读、归纳文章内容的方法。

  3理解“几乎”的意思,知道准确运用“几乎”这个词语。

  4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背诵。

  围绕这一目标,我以文中的过渡句为突破口,巧妙地让大家跟随作者游览的顺序一个个的景点游览,让大家欣赏到了颐和园美丽的风光。又详细讲述了课文的第二节颐和园的长廊和昆明湖,并落实说后练习,结合具体的句子,体会“几乎”的用法,略讲了万寿山上的排云殿和佛香阁。最后,让学生找出书上概括颐和园特点的词语出现在哪里,引出总分总的写作手法。课后读写结合,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景点。

  听完课后,老师们纷纷说:“课件制作新颖!”“教学思路清晰!有借鉴价值!”

  对照浦东新区教育研究院顾院长的报告,反思如下

  教师从教材到教案的原创能力上有所提高,但教师从教案到课堂教学的原创能力上还要加强。

  (1)没有充分利用预习作业。

  例如:读好句子,照样子写句。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____得像______,___得像_____。

  学生不理解包含两个比喻句的造句,怎么做?教师在预习中应该铺垫,并在课堂上随机指导,要从这个物体的两个方面考虑。

  (2)对所教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把握不足。课堂应变能力不够。课堂中没有教学高潮。教师还需要长期的锤炼。

  (3)对于这样的录像课,教师、学生的心理准备不足,有些怯场。

  以上不足,供同事们借鉴,希望不要重蹈覆辙。

  《颐和园》教学反思2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同时作者对颐和园中的景物只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对颐和园景物没有感性认识,不容易理解。

  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动画、影象、音乐、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它直观形象,为学生增加表象积累,为发展学生的观察、联想、想象能力提供了素材和着眼点。在《颐和园》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局域网,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和网络在本次教学的不同环节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一、 利用网络渲染,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时,我首先以网络引导,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观看颐和园的视频,让他们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悠扬的音乐、逼真的画面使学生们兴趣大增。因此,欣赏完后,学生无拘无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来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虚拟网络,轻松获取知识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教学准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如图片、音像、古诗、对联、美文等制作了网页型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并引进课堂,进行了的尝试和探究,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尤其是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自主探究自己喜欢的景点,品味颐和园独特的美,同时也避免了学生上网的盲目性。

  三、培养自主协作,发展学生能力。

  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是重点段落。学习这一段时我让学生分组进行协作学习: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文章的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导游词,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语言的创新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这样,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讨论交流,自由发挥,自由想象,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与交流,更充分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引导网络驰骋,扩展学生视野

  学生利用互联网、局域网查看相关资料,增加表象积累,对颐和园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认识,更利于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了网络环境的突出优势。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浏览相关的内容,新鲜感也很强,个性化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充分的享受学习的自主,每一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独特的感受凝聚于指尖,在电脑上或写一首小诗,或制作电子简报,或编辑一句响亮的广告词,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通过网络浏览查阅,调动学生全员参与

  这一节课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接近实际的仿真情境中学习,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国际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利用Internet中的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扩大学生知识面。学生通过在颐和园的网站上查阅、收集颐和园各景点的相关资料,制作电子简报来理解课文内容。制作前,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把学生分成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三个大组,明确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同时教给学生制作简报的方法。各小组的同学根据不同的分工查阅相关景点的资料。活动中,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任务自主查阅,在网站上复制有典型意义的图片,摘抄描写优美的文字,在校园网中查找相关景点的视频。通过小组内的协作交流,把收集到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共同制作一份电子简报。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电子简报制作好后,通过小组内的解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六、拓展延伸学习,升华民族情感

  在课后留下了扩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用激情的语言提醒学生在网上搜索,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艺术,再进行交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这节课中我发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适时适度,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应用。本次教学也有遗憾之处,比如应该提示学生进入网站的路径,避免在此耽搁时间,其次,教学预设还没有完全达到,为了不拖延时间,不得不跳过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第三,作为一堂整合课,还应该充分体现学生、教师、计算机的互动,灵活运用教学平台。

  计算机网络在改变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悄悄地改变着传统的语文教学,我充分体会到了教师要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今后我要在实际教学中更多更好地引进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于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有机整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丰富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积累,为知识经济时代培养适应科技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