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太阳》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3-31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传说、寸草不生、差不多……”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密切关系,激发与自然科学的兴趣。

  4、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的一些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检查字词

  1、直接揭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明文——太阳。(板书:太阳)

  2、预习调查。你们预习课文了吗?说说你们是怎样预习的?

  3、预习检查。老师要考考你们。会读词语吗?

  A、 出示词卡,轮读词语。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注意听,读错的,咱立刻要指出来。

  传说 差不多 庄稼 热量 寸草不生 抵得上 摄氏 世界

  温度 钢铁 生存 繁殖 蔬菜 比较 杀菌 预防

  B、 词语不仅要会读,还要会有所发现。读读词语,生字,你有什么发现?或者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幻灯出示1,生字变红色)

  C、 幻灯出示2:老师也有一些发现记住了几个生字,读一读,你又有什么发现?

  国家 稀疏 给予 植物 学校 抵得上

  庄稼 蔬菜 预防 繁殖 比较 摄氏

  D、 在来看看词语,(返回幻灯1)你认为有难写的字词吗?在书写的时候,你认为哪个字需要提醒一下?

  E、 拿起笔在纸上写一写。同桌相互交流一下。(注意提醒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速度导入课题,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直接进入课堂,这是学生注意力,记忆力最佳的时刻,因此,充分利用这几分钟,检查学生自学字词的情况,好好落实学生读写词语的情况。这样的设计,课堂学习起点高,既节省了课堂的时间,也提高了字词学习的效率。

  二、 传说过渡,学习第一自然段。

  1、教师讲述传说。

  关于太阳,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9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A、这个故事叫——后羿射日;那个箭法很好的人叫——后羿。

  B、孩子们,现在让我们回到现实中想一想,后羿真的能射下太阳么?为什么?课文中有一个句子直接告诉了我们,打开课本读一读。

  2、学习太阳的“远”

  A、 交流句子: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B、 你能换一种说法吗?

  C、 比较这两个句子,虽然说意思一样,但所表达的语气情感是不一样的。谁来读一读?你觉得该注意哪个词?

  D、 是呀,这仅仅是一个传说,这么远,箭是射不到的。“这么远”到底有多远呢?请同学们边读课文,边用波浪线划一划。

  E、 细细品味一下,哪些词最能说明太阳离我们很远?(板书:1.5亿公里,走3500年,飞二十几年)

  F、 仔细观察,反复读读这些词,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这些词都是数字)

  G、 小结:用数字说明两者之间的距离,十分准确。如果不用数字,只说很远很远,只能给人笼统模糊的印象,这是说明事物的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列数字。(板书:列数字)作者用列数字的方法向我们介绍了太阳的一个特点——远。

  H、 其实,这个句子中除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举了两个例子,你能找出来吗?作者用熟悉的事例作类比,如“到太阳上去,如果不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I、 你看,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我们一起再来体会体会太阳的这一特点。

  J、 课文除了向我们介绍了太阳“远”的特点之外,还介绍了一些其他特点,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思考:课文还讲了太阳的哪些特点?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出来?

  设计意图:用传说过渡到文本的学习,从神话回到现实,用反问句“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衔接起来,教学过程显得自然,流畅。在学习太阳远的特点时,我着重让学生体会三个数字的词语,由此引出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就是列数字,这样的教学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

  三、 自由朗读,学习2、3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师生交流:

  大 a、你觉得太阳还有哪些特点?用一个字概括,你会用哪个字?

  B、你从哪儿体会到了太阳的大?(板书:大 1个太阳=130万个地球)先故意不写“万”字。从万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用地球来跟太阳相比,这就是作比较。

  C、太阳明明很大,可为什么又说太阳像一个盘子那么大?

  D、你能读好这句话么?

  热 a、你觉得太阳还有哪些特点?

  B、你从哪儿体会到了太阳的热?(板书:6000,6000*2500)

  C、再读一读句子,想一想这句话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3、小结:学到这,我们基本了解了太阳的一些知识,就是“远”,“大”,“热”,作者为了说明太阳的这些特点,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得我们原先一些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这样描写太阳的特点因此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这节课学得怎么样,请同学们打开语文课堂作业本完成第4题。

  设计意图:围绕“课文还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这一主线,展开学习太阳的大和热。

  四、课堂作业,巩固说明方法

  学生当堂完成第四题,当场校对。

  五、板书设计

  太 远 1.5亿公里 列数字

  走3500年 举例子

  阳 飞二十几年

  大 130万个地球=1个太阳 作比较

  热 表面温度 6000℃ 打比方

  中心温度 6000*2500=15000000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的一般特点。你们还记得太阳有哪些特点呢?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远 大 热

  2、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1-3自然段,再来体会体会太阳的特点。

  3、太阳那么大,那么远,那么热,与我们的关系如何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得。

  4、课文中有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读一读这句话,你能读懂什么?这句话告诉我们,有了太阳,才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也说明了太阳与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你觉得这句话讲得对吗?你从哪儿体会到“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二、研读文本

  1、学生自由读文。

  2、师生探究交流:

  随机交流:

  你从哪儿体会到了“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A、指生读。你知道了什么?

  B、语言转换。

  1、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如果没有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有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从哪儿体会到了”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A、看看云是怎样形成的?水——水蒸气——小水滴——云

  吸热 凝成 漂浮 越聚越多

  B、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水——水蒸气——小水滴——云——雨 雪

  C、风又是怎么形成的? 风—— 有冷有热

  你还从哪儿体会到了”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A、我们利用太阳光可以干什么?

  B、我们平时是怎样利用太阳光杀菌的?

  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指导背诵

  1、自己读一读这一段话,你觉得这一段话中哪些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抓重点词:到处……到处…… 没有……没有……

  3、师生合作背诵

  4、学生自己背诵,当堂完成课堂作业本第三题。

  四、引出互文

  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如果近点,地球就像金星一样,热得像一团蒸汽;远点,就像火星,冷得像一个冰的世界。只有地球离太阳的位置刚合适。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位置。

  请同学们阅读155页的选读课文,相信你会了解有关太阳更多的知识。

  课后反思:

  上完《太阳》这篇课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真的是一种艺术。同一位教师,同一班学生,教师的课堂情绪,教师的课堂语言深深地影响着学生。

  第一课时,我的激情四射,看着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可爱,那么亲切,我欣赏着北海小学306班的每个孩子,每个眼神都似乎投去赞赏的目光。课上,我以最快的速度记下表现积极的孩子的名字。因为课前谈话时,我曾说过,我很想和这个班的孩子交朋友,上课专心,发言积极,爱动脑筋的孩子往往会让我最先记住,所以整堂课上,孩子们的听课习惯真是不错。课堂上,我没有煽情,没有漂亮的图片,有的是三张幻灯片,还是充当小黑板用的词语教学。但学生依然快活,课堂教学效果不错,从课堂作业的反馈来看,学生对于说明事物的方法基本上掌握了。

  第二课时,我没有在意对孩子的赞赏,我的教学激情收敛了起来,当我平和地和孩子交流学习,我发现孩子的注意力有些分散了。

  教师需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需要有生趣的课堂语言。我觉得这两课时的教学设计,缺少趣味性。虽然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落实到位了,但我自己认为还缺少一些味道。我应该再设计一个教案,既注重知识点的落实,有让学生学起来兴致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