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的橡树》教学实录
一、开课谈话,导入课文
师:刚刚听了对老师的介绍,你们对老师现在有些什么了解?
生:老师已经从教28年了。
生:老师是徽师毕业的。
生:老师以前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师:很好,学会倾听也是一种本领。刚才我们聊了一会儿,现在我想听一听你们朗读的声音。
生读第二组课文单元提示。
师: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摇头晃脑的,我知道你们带入感情去读了。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生:保护环境。
生: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生:人与自然。
师:对,本单元说的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来学习本单元的第四课。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师:是橡树,而不是花,不是草,应该突出哪个词?
生:橡树。
指名读课题,突出“橡树”。
师:是路旁的橡树,而不是河边的,山上的,应该突出哪个词?
生:路旁。
指名读课题,突出“路旁”。
师:通过课题,我们知道了谁和谁之间有联系呢?
生:路旁和橡树。
师:对,是路和树之间有联系。其实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以后预习课文或是看课外书,从课题入手,就会明白得更多。我们再齐读课题。
赏析:“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老先生的话被程兰老师奉为教育格言。但程老师并不为教方法而教方法,“学会倾听是一种本领”,“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多好的学习方法啊,就在师生自然的谈话交流中不着痕迹地渗透进去,当真是润物细无声。着眼文题,让学生明确“路”与“树”有联系,导入环节提纲挈领,简洁高效。
二、初读课文,了解路旁的橡树
师课件展示:这就是路旁的橡树。课文中有一句话说出了这棵橡树的特点,把它画出来。
生:这棵橡树粗壮、结实、挺拔。
师:同学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师:很显然,这个橡树的特点是?
生:粗壮、结实、挺拔。
师:请说完整。
生:这棵橡树的特点是粗壮、结实、挺拔。
师:说得很好。这里把橡树比作了什么?
生:草原的哨兵。
师:哨兵是干什么的呀?
生:站岗。
师:为谁站岗啊?
生:为草原站岗。
生:为大自然站岗。
师:哨兵也是解放军战士,战士要为我们做些什么?
生:打仗。
生:保卫家园。
师:保卫我们的家园,保卫人类的家园。说得真好,大家给他鼓掌!
师:再请大家齐声读描写橡树的这一句。
生齐:它是那么粗壮、结实、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一样。
师:这棵橡树粗壮、结实、挺拔,同时还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是什么样不平凡的经历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
生自由读文。
初读后,师指名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赏析:打破按部就班的常规逐段教学,直奔“橡树”,提高课堂效率。由“哨兵”一词引申,让学生体会树对人们的重要,足见程老师提炼文本的功力,同时也为下一环节教学做好了铺垫。
三、研读课文,体会路旁的橡树
师: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很开心。可是这棵橡树伤心得快要哭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工程师修的路要经过橡树,橡树不能砍,计划也不能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所以橡树很难过。
师:你都会用自己的话概括了,真了不起。谁再来复述一下?
生:根据筑路的计划,未来的树要经过橡树这里,橡树不能砍,而计划也不能改变。
师:这条路是要修一条什么样的路?
生:笔直的路。
师:修笔直的路,那橡树就要——
生:砍掉。
师:橡树不砍,那笔直的路还能修吗?
生:不能。
师:那就在这取舍之间,为难了。工程师和工人遇到这个难题,怎么办呢?再读课文4、5、6、7自然段。
生齐读片段。
师:请四个同学分段来读一读。
生分段朗读。
师:在这几段话中,工程师和工人表现出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拿出笔画一画描写他们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生动手画词句)然后找一两个词语或句子,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呢?
生:我喜欢“沉默不语”?
师:这是谁表现出来的?
生:工人们。从“沉默不语”中我读出工人们进退两难,橡树不能砍,筑路计划又不能改。(掌声)
师:哦,这时候就沉默不语了,你找到了工人的内心感受。
生:我喜欢 “长久”。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
师:如果你是工程师,长久地看着筑路计划,这是你在想什么?
生:我会想,我要改这个筑路计划,该怎么改呢?
师:该怎么改呢?橡树不能砍,笔直的路又不能筑,内心怎么样?
生:很着急!
师:着急、无奈,所以他——
生: “长久”地看。(掌声)
生:我喜欢这两句话:“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工程师说。“橡树也不可以砍。”工人们说。
师:工人们怎么说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工程师是怎么说的?
生: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师:下面我当工程师,你们当工人,我们来试着读一读。
师: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齐: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加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齐加强: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我强调的是——
生:计划。
师:你们强调的是——
生:橡树。
师:我为什么强调计划?
生:因为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计划不能改,改了老板会骂你的。(众笑)
生:因为筑路计划不是工程师说改就能改的。
师: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此时此刻,工人的态度怎么样?
生:很坚定的。
生:坚定地保住橡树。
师:而工程师的态度怎么样?
生:左右徘徊。
生:为难。
师:又想保住橡树,又想不改变计划,真是左右为难。
师轻读:计划是不可以修改的。
生:橡树也不可以砍!
师:你们很坚定。此时此刻,工程师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
生:工程师拿出一根楔子,走到离橡树100米元的地方,把楔子打进地里。
师:找一找工程师表现出来的动作,从中体会他慢慢发生的变化。
生:拿出、走到、打进。
师拿起一支粉笔:这是什么?
生:粉笔。
师:楔子。现在它成了楔子。
师在黑板上动作演示楔子打进地里。
师:楔子打进地里,说明计划已经——
生:改变了。
师:现在笔直的马路没有了,它成了什么形状?
生:马蹄形。
生:在橡树那儿拐了一个马蹄形的弯。
师:你知道马蹄形是什么形状吗?
生:不知道。
生:我知道,是半圆的。
师:请你上黑板来画一画。
生上前绘画马蹄形马路。
师:马蹄形的路和笔直的路相比,好不好看?
生:不好看。
师:可是来往过路的人却是这么说的。(课件出示: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生齐: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高尚,什么意思?
生:纯洁。
生:品质优秀。
师:字典上高尚有这两个解释。(课件出示:1、道德水平高2、有意义的,不低级趣味)你们认为是哪一个?
生:第一个。
师:高尚的人就是——
生:道德水平高的人。
师:我们再来齐读这一句。
生齐: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在这篇文章中,高尚指的是什么呢?
生:文中高尚指的是保护大自然的精神。(掌声)
师: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我们人类。
师:下面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坐车过往这里的人不约而同地赞叹道:“筑这条路的人一定有一颗高尚的心。”
师:假如你是小导游,带着游客来到这里,该怎么向游客介绍这棵橡树呢?这可有点难度哦,谁来试一试。
生:筑这条路的工程师和工人为了保住这棵橡树,就把计划在这里修改成马蹄形。
师:概括得真好。
师:这棵橡树在两座大城市之间,原计划是?
生:要把这条路修得笔直笔直的。
师:计划怎么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