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极的日子》第一课时教案

发布时间:2017-11-24  编辑:林仪 手机版

  《在南极的日子》教学教案

  一、导人新课。

  1.出示南极的图片资料。

  2.有人说:天下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千百年来,南极这个自古长眠的世界向世人裸呈着自己冰肌玉骨,绝世无双的美丽。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冰雪玉国能给予人类什么?人类又想从这荒凉的白色世界获取什么呢?

  3.本文的小作者来到了南极,并把自己所见所闻写成了日记。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4.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边读课文边思考。

  (1)哪些内容是小作者看到的?哪些内容是小作者听到的?

  (2)想想哪些地方描写了“我们”和考察队员之间的深厚感情?

  三、再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皮肤()气氛()吓唬()俱()乐部

  2.学生交流讨论思考题。

  (1)出示句子:

  长城站的叔叔们都跑出来迎接,见到我们像见到自己的孩子一样,个个激动万分,有的眼圈都红了。他们仔细地看着我们。我们代表全国的少年儿童向考察队员们问好。

  (2)体会画线的部分的意思。

  (3)想象当时的情景。长城站的叔叔们和“我们”会说些什么?分组想象练习,集体汇报。

  四、信息资源交流会。

  1.分组交流学生查找的有关南极的知识。

  2.组内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如:南极的地理位置;南极的自然资源;长城站的介绍;考察队员在南极乔治岛上的一些趣事……)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找三名同学读课文。

  二、初步了解写日记的知识。

  1.写日记的内容。

  (1)分析课文中的每一篇日记,想想作者记录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第一篇日记表达了“我们”和考察队员的深厚感情;第二篇日记表达了“我们”见到象海豹后的喜悦心情;第三篇日记表达出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撒在了两国儿童心里。)

  (2)小结: 

  日记应该记录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反映出自己的态度和看法

  2.写日记的格式。

  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日记,明确首先要写清:某月某日星期几,天气情况。

  三、班上同学日记交流活动。

  附:《在南极的日子》教学资料

  南极洲位于地球的最南端,这是一块常年为冰雪覆盖的广袤的陆地,是地球上最大的“冰雪大陆”,也是世界上最冷的大陆。在这里的莱特冰谷里,有一个瓦塔湖,湖面常年累月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气候十分寒冷。但在这个湖泊的深处,却是另一番景象,离湖面60米左右的深处,有一层盐水饱和了的咸水层,温度达到27℃,比湖面的平均温度高47℃,极地考察人员称瓦塔湖是地下的“热水瓶”。

  在冰天雪地、气候异常寒冷的南极洲,为什么会有这种湖泊深处的”热水瓶”呢?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地球内部的地热向上活动的结果。但经科学探测,人们发现湖底沉积物的温度比湖底水层的温度要低,湖底水层的温度又比湖的中部咸水层的温度要低,这就说明,热源不可能来自地下。那么热源会来自哪里呢?地质学家经过大量的考察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个“热水瓶”的秘密。原来,这个热源不是来自别处,而是来自太阳。

  地球上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湖泊,比起南极洲的瓦塔湖来说,这些湖泊受到太阳光照射后所获得的热能会更多,可是,在寒冷的季节里,这些湖中并没有热水层。原来,瓦塔湖湖面的冰层虽然很厚,但湖水却非常洁净,很少有矿物质和微生物,保持了永不混浊的状态。南极洲极昼时,虽然太阳光始终是斜射的,但长时间照在湖面上,透过洁净的冰层和透明的湖水,把湖底的水晒成了温水。这一层湖水含盐较多,咸水的比重较淡水的比重大,不会跟上层淡水对流溶合,能够较好地积蓄着太阳光能,加之淡水层象件保暖的“棉袄”,湖面的冰层又象密闭的保暖库,使得这层咸水得到了“保暖”。

  在南极洲,象瓦塔湖这样的湖泊还有好几个,它们也都是硕大的太阳能贮存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