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儿:
看来,鲜艳芬芳的春花不仅吸引了蝴蝶,让彩蝶蹁跹不舍离开,也让诗人因此留连忘返。真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读出留恋
黄莺:自在 恰恰啼 读出黄莺的自在
多么惬意,多么动听的歌声啊!
在诗人的心中,这动听的歌声似乎是为自己而唱。由此可见,诗人此时心情十分——(欢愉)确实是“自在——(娇莺恰恰啼。)”
3、岷江岸边,春光无限。鲜艳芬芳的春花醉了蝴蝶,迷了黄莺,也留了诗人。让我们一起读出诗人在春光中的沉醉吧!齐读:(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孩子们,在你心中花、蝶、黄莺组成了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
用手中的笔把它描绘出来吧!两名同学读练笔。
四、拓展
1、同学们,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诗题。“寻”什么意思?你能给“寻”换个近义词吗?(找)
诗中写到花不仅多,而且美,这景色在春天随处可见,只要一出门就可以看到,为什么要“寻”呢?回顾背景资料。(杜甫卜居成都西郭草堂,在饱经离乱之后,开始有了安身的处所,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的时节,他独自沿江畔散步,情随景生,一连成诗七首。此为组诗之六。)
2、诗人寻找的仅仅是花吗?(他寻找的是一份远离战乱的安宁与和谐。)
3、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诗人心中久违的欣慰与欢愉吧! 齐读。
五、作业:
搜集其他几首《江畔独步寻花》选择一首背诵
《江畔独步寻花》教学反思
今天,我与孩子们一起走进了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思维活跃,读、说、听、写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教学效果较好。但对于自己的课堂,我也有不少的思考。
1、教学目标的确立体现了课标的要求,举办了科学合理的特性。课前,我多次研读课标,也认真分析了本班孩子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结合北师大教材的编写特点,确立了“三维目标”。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学生在40分钟内顺利达标,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与以往比较,课堂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2、教学方法的运用比较恰当,也比较到位。在本课教学中,我结合“金钥匙”,向学生推荐了两种最基本、最恰当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有法可用,并据此进行读、悟、说、批注、思考、想象,充分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体会文章“用蝶和鸟衬托春花之繁茂的写法”,读出了古诗的韵味,悟出了作者凝聚于诗中的情感,使自己也融入到诗中,也成了美好春天的一部分,实现了作者、文本、读者的三方融合。
3、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来看这堂课是有效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用“故事描写的景物是什么?”作为课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速读课文,找到文本中要落实的知识点——“用蝶和鸟衬托春花之繁茂”。
(2)、用“作者怎么样描写这些景物?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物?”引导学生默读古诗,想象意境,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体会诗人的喜悦与赞叹,进而将自己也融入到这美好的春光中。这一活动,可以说是找准了文本中语文技能的训练点、情感的渗透点和延伸点,尤其是“情景再现”的出示,更是将文本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点、文本的衔接点有机地链接到一起,扎扎实实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不足之处:
古人讲究“炼字”、“推敲”。在本诗教学中,如果能将一些重点词句再次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品味、咀嚼,一定可以更扎实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欣赏古诗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