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伤仲永》知识点梳理

发布时间:2017-12-16  编辑:林仪 手机版

  1. 文学常识

  王安石,北宋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被列为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即老苏、大苏、小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2.重点字词

  (1)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读pān,牵、拉))

  (2)古今异义

  A.是指物作诗立就 (是:常用作指示代词,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

  B.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渐渐、纷纷。今义指稍微。)

  C.复到舅家  (复:再,又。今常用义为重复、往复。)

  D.泯然众人矣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今常指大家、许多人。)

  E.或以钱币乞之 (或:不定代词,有的,有的人。今义:或许。)

  F.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古义:文采和道理。今义:文章内容或词句方面的条理。)

  (3)词类活用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名词作状语,表示行为的经常性,每天,天天。)

  忽啼求之 (啼:哭着,动词,做“求”的宾语)

  泯然众人矣  (众人:名词用作动词,变成普通人。)

  父异焉 (异: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异,感到惊异,对……感到诧异。)

  邑人奇之(奇: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奇,对这件事感到奇怪。)

  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名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宾客,把他的父亲当作宾客对待。)

  父利其然  (利:形容词用作意动词:以……为利,认为这种情况是有利可图的。)

  伤仲永 (伤:为……感到惋惜,形容词作动词,为动用法)

  (4)一词多义

  自:A.并自为其名(自己)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还自扬州(从)

  闻:A.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B.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指好名声)

  与:A.借旁近与之(动词,给) B.陈太丘与友期行(介词,和)

  然:A.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B.泯然众人矣(动词或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之:A.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译为:它)

  B.借旁近与之(代词,指仲永,译为:他)

  C.余闻之也久(代词,指仲永父亲“不使学”“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这件事)

  D.不能称前时之闻(结构助诩,译为“的”)

  于:A.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介词,到)B.于舅家见之(介词,在)

  其: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代词,这)B.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5)特殊句式

  省略句:A. (余 / 我)令(其)作诗,(其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 B.(余 / 我)从先人还家 / C. (余 / 我)于舅舅家见之,(仲永)十二三矣。D.不使(之)学

  状语后置句: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B.又七年,还自扬州(自扬州还:从扬州回来)

  3.练习回顾

  方仲永过人之处: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变化:令作诗,不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

  变化的主要原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故事中的道理:人的天赋即使较高,仍然需要努力地学习。因为人的知识和才能并不是不变的,后天的学习和教育才是一个人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作者还指出即使是神童如果后天不学习,尚且变成普通人;普通人如果不学习,恐怕连一个平庸的普通人还不如呢!这说明作者非常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学习的作用,这对老师和家长如何珍惜孩子的天赋和后天的学习教育,是很有启发的。

  揭示了后天学习非常重要的主题,启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受教育,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4.作者的人才观:王安石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5.拓展练习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央,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孟子少时,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豚何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怀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之教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韩诗外传》

  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写了哪几件事?

  2.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3.比较一下本文中的孟母与《伤仲永》中仲永的父亲在教子上有什么不同?

  解答: 1.写了两件事:孟母裂织,孟母买豚肉。

  2.记叙了孟母教子的两件事,说明教育子女应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并要以身作则,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孟母懂得要教育子女,既要有良好的教育方法,同时还必须以身作则。仲永的父亲则因利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结果孟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孟子成了才,而方仲永则失去了良好的天赋而“泯然众人矣”。

  参考译文:

  孟子年少的时候,背诵诗文,他的母亲在一旁纺织。孟子突然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再背。他的母亲知道他忘记了,叫住了他并问他说:“为什么要中间停下来了?”孟子回答说:“有些忘记了,又记起来。”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子就割断她的织物用来警告孟子,说:“这些丝断了,能再继续织吗?”从此以后,孟子不会再遗忘了。

  孟子小时候,看见邻家杀猪。孟子问他的母亲说:“邻家杀猪干什么?”孟子的母亲说:“想给你吃。”马上母亲就后悔说错了话,自己对自己说:“我怀这个孩子的时候,坐席摆得不端正我不坐,切肉切得不正我不吃,这是胎教。现在孟子刚有知识我就欺骗他,是在教他不诚实!”孟子的母亲就买了邻居家的猪肉来吃,证明她没有欺骗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