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春》教案
导语:《春》是朱自清先生创作的一篇抒情写景散文,赞美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下面是《春》教案,欢迎参考!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感。
2.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3.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
一. 整体感知
1.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2. 感知内容
① 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② 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
春草图 草报春
春花图 花争春
盼春 绘春 春风图 风唱春 颂春
春雨图 雨润春
迎春图 人迎春
二.研读与赏析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3. 潜心精读
问题组
① 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②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③ 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教师小结
在理清了文章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文章开头写盼春,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4. 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
三. 体验与反思
a) 质疑交流
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明确]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b) 拓展延伸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收集的关于春天的诗文互相交流。
[作业]
〈我看秋天〉,仿照〈春〉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整理所收集的关于春的诗文。
【七年级语文《春》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语文:《春》教案03-31
七年级语文春教案03-02
《春》七年级语文教案09-28
七年级语文《春》教案范文04-09
七年级语文教案:春03-31
七年级语文春望教案02-27
春七年级语文教案01-15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02-23
《春》的七年级语文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