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示范教案

发布时间:2017-10-17  编辑:林仪 手机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设计1

  [学习目标]: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3、与《在山的那边》进行比较阅读。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教育目标]:

  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同学们,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让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内容回答,可七嘴八舌地议论,也可插话。)《在山的那边》的作者一次次翻过无数座山,战胜困难,才看到全新的世界。如果联系你的学习生活,你又是怎样做的?当在生活中战胜了困难,你想过这其中包含什么道理吗?如果把这道理推而广之,就会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今天,老师向大家推荐美国作家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文章,看看他是怎样从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给我们以启示的。

  [整体感知]:

  默读文章,组织学生复述课文。(大屏幕投影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

  [学法指导]

  a.默读要求(时间、内容)

  b.复述要求(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情节,即五个“w”)

  复述抢答: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两个?

  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采取小组加分的奖励方式,激励学生进行思考探究)

  学生讨论、交流、补充、评论(先小组交流,后大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要突出重点,给学生创造一个探究阅读的氛围,重点可放在“脱险”的过程。

  合作探究: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同学们了解了文章的大意,是写“我”童年一次“脱险”的经历。既是“脱险”,又是怎样脱险的呢?其中又蕴含什么生活哲理?作者是怎样说的?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思考下面的问题。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我”陷入怎样的险境?又是怎样脱险的?

  b.这件小事给你哪些启示?

  学生朗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小结:从这篇课文中,可以学到作者小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这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明起来。

  [体验反思]:

  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后,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学生练笔,小组交流,全班反馈)(只要学生联系自己,无论体会大小,教师都要真诚鼓励)。

  [教师小结]居里夫人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大家在学习了《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两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思考呢?进入初中,这是人生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要在新的起点上,追求美好的理想,就要面对无数困难。怎样面对无数困难,将是我们初中学习生活中,也是人生道路上的实际问题。希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把握住学习生活中的主旋律,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希望“山的那边”永远召唤着你,“走一步,再走一步”,伴你到达理想的彼岸。

  学生朗读《在山的那边》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重点片断,感受文章内容

  [拓展延伸一]:

  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你还获得了哪些启示呢?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教“我”自己下来?

  以上作业,请同学们在课间讨论交流,整理在练笔本上。

  [拓展延伸二]:

  比较阅读谈中美德教育方式:

  学生朗读《迷途笛音》回答问题:

  文章当中的迪廷除了用笛音指引我回家以外,还有什么方式?他为什么会选择这种方式?你对他这个人又怎样的看法?你的生活中有这种人吗,请你举例。

  [课后记]:把两篇课文内容综合在一起阅读,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确立的,旨在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在朗读教学中,给学生以朗读方法的指导,并把朗读和品味结合起来,使学生既受到高尚情操的启迪,又得到美的艺术感染。在阅读教学时,努力形成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学习空间。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2

  一、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作品,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启示读者面对一个似乎无法解决的困难该怎么办。作者回忆的是童年生活,足以唤起读者的生活经验,启发读者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凡事要想一想其中包含一个什么道理,悟到它所具有的普遍指导意义,这就是一笔精神财富,这就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法宝。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积累词语,弄清叙事要素,复述故事情节,理解作者从具体事情中悟出的人生道理,同时弄清作者悟出人生道理的过程。

  2、 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精读课文,揣摩、赏析精彩的字、词、句、段,体悟“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深刻含义。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试对文中有关人物作评价,多角度思考课文与人生。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悟文中所传达的事与理,提倡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多角度思考人生。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具体细腻地描述独特体验的意义与作用。2、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揣摩语言的表现力,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四、 教学准备:

  学生:1、认真预习课文,掌握“读一读,写一写”。

  2、熟读课文,揣摩精彩的字、词、句、段,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体验,联系实际,谈谈启示。

  3、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或利用图书馆查找、收集有关作者及其作品的文字材料、图片材料。

  教师: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准备多媒体课件或电子幻灯。

  五、 设计思路:

  教学一篇课文,应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文无非是一个例子”。新课程、新课标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学的关键是方法指导。课前指导学生任务型预习;课上充分引导学生朗读、体悟、赏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爱学、乐学、善学;课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拓展、探究,力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复述课文,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

  (一)、直接导入:

  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如何战胜一切困难,也许《走一步,再走一步》将给你许多启示。

  (简短的导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整体默读,概括要点:

  学生快速默读全文,教师计时,要求学生用简短而明确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这样设计,意在检测学生默读的速度及效率差异,为以后更好地培养默读习惯、指导默读方法提供原始比照材料。因为,按照新课标的规定,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学生默读一般的现代文,要注意速度,力求从每分钟300字提高到500字。本文约1500字,这样算来,要求5分钟内默读完毕。)

  (三)、弄清叙事要素,复述故事情节。

  1、 采用抢答形式,弄清叙事要素。

  ① 故事发生的时间——作者8岁那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 日子。

  ② 故事发生的地点——美国费城一座大约只有二十米高的悬崖上。

  ③ 故事中的人物——一起爬悬崖的6个小男孩(“我”、内德、杰利等)以及“我”的父亲。

  ④ 故事发生的原因——天气闷热,内德提议爬悬崖。在“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的“别做胆小鬼”的鼓动下,八年来一直有病的“我”也去爬悬崖。

  ⑤ 故事的主要情节——分为两部分:冒险、脱险。

  2、 放声朗读课文,注意有关表示时间推移、事情发展的词语和描述当时自然环境以及“我”的真切体验的词句,边读边划出来,进一步为复述作准备。

  (以上设计,重在进行学法指导,意在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要突出重点——“脱险”过程,复述时要注意描述的细腻性、情感的丰富性和语言的感染力。)

  3、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采用小组讨论、交流,推荐大班展示,师生互评的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进而说说你从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结合“研讨与练习一”)

  (四)、假设情境,交流想法。(结合“研讨与练习二”)

  1、 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2、 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3、 假如你是除了“我”、杰利以外的其他小男孩中的一个,你能尝试着评价一下“我”、杰利以及其他小男孩吗?

  (这样设计,意在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针对“假设”,能进入情境,能拥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价值取向等,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五)、布置作业:

  笔头完成“假设情境,交流想法”中的第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赏析、探究、拓展阅读。

  (一)、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挑最有感触的、精彩的语句加以赏析、品味。(角色:“我”、杰利、父亲、内德及其他小男孩、旁白等。在赏析中,力求说出理由,如:“……写得好,好在……”)

  (这样设计,意在分角色朗读中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语言赏析过程中,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在不起眼的题材上写出好文章?文章的标题能否改成“童年往事”,为什么?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从而,读写结合,融会贯通。)

  (二)、联系实际,思考人生。

  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写一写。完成后先小组交流,后推荐大班交流。提醒学生应在不起眼的题材上写出好文章。)

  (三)、拓展阅读,关注人文。

  将本文与朱自清的《背影》、美国艾尔玛·邦贝克的《父亲的爱》作比较阅读,分别对三篇文章中“我”的父亲作一番评价,结合现实,谈谈家长应如何爱孩子、教育孩子;孩子应如何理解家长的爱与教育?三篇文章中,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

  笔头完成拓展阅读。

  [以上设计,重在课内外衔接、拓展,通过比较阅读,给学生活跃思维提供舞台。诚如乌申斯基所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实践证明:语文素养也往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样设计,不仅对阅读、写作能力是一种提高,更是创造性思维和自学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五)、板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