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反思
《跑进家来的松鼠》是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蔡校长对我的这节课作出了中肯的评价,我也想到了许多。
一、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的认识是肤浅的、狭隘的。
对“先学后教”教学法的认识,我还停留在“片面”“狭隘”的认识上,认为课堂上的“几个比一比”“几个自学指导”的出现就是“先学后教”。结果,这只能做到“形似”,而“神似”达不到。真的是“看花容易,绣花难”!蔡校长当场提出略读课应是“先考后教”,“考”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学之后再进行检测,这也是“先学后教”。《跑进家来的松鼠》的课前导读中有一句话“说说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不用?”所以,课堂上“形似神不似”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我没有研透教材,把握课型特点。
二、钻研教材时要更深入,更透彻。
教无定法,不是让我们想怎样上就怎样上,而是研究课堂中应怎样让学生去自学,去积极思考问题;研究如何去设计好自学指导;研究如何提高我们课堂中的引导、点拨水平,并不是把答案强加给学生。
课下在钻研《跑进家来的松鼠》一文时,我知道这是一篇略读文,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分析的能力,要让学生从自己的朗读中找出问题---“说说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的答案,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基本算完成了。但在此文的教学设计中我却不敢这样做,总担心“路子不对”,所以就“按部就班”地逐段分析、理解、概括,也忽略了我当初的想法。这也是研究教材不透的表现。
还有,在研读教材时,我知道了“储备冬粮、晾晒蘑菇、垫窝过冬”是松鼠的天性、习性,但没有朝文章体裁---说明文的方向考虑,而是就事讲事,所以也没有深入研究说明文是要让学生知道事物的事征,说明方法及顺序等方面的知识。这都说明了我对教材的理解不深,未能教给孩子们真正阅读略读课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另外。在进行小练笔---“松鼠在我家里还会做出哪些有趣的事呢?”时,我也没让学生说一说松鼠还有哪些生活习性,之后再让学生想象松鼠还会做出什么趣事。这样,此笔头训练就更有操作性了,不然此环节就成了“走过场”,失去求真务实性。
总之,上好一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不容易。一节好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上好。我还需不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