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送东阳马生序》知识点归纳

发布时间:2017-12-05  编辑:林仪 手机版

  一、通假字:

  1、(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

  2、与之论辨:辩论。辨,通辩

  二、理解性默写:

  4.根据要求默写:

  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

  6.文中从哪些方面叙述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7.作者写自己求学经历艰难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的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所成就。

  8.文章开头的“ 嗜学 ”一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

  9.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 嗜学 ”与“  家贫   ”之间的矛盾来决定的。

  10.“ 加冠”一词是什么意思?你还能从古代汉语中找出类似的用法吗?试举一例。

  1古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戴上成人帽子,后来常已冠或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

  2 “ 及笄”女子满15岁把头发绾起来,戴上簪子,表示已成年。

  11.本文通过典型事例全面的叙述了作者艰苦勤奋的学习生活,这与他的功成名就有什么关系?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勤奋艰苦的学习生活,正是以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求知而甘愿付出一切,不断的克服重重障碍,最后才功成名就的。

  13.作者成人后求师的艰难,包括哪三种情况?(高度概括回答即可)

  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16.作者“緼袍敝衣”处在“披绮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之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对此你有何评价?

  他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不羡慕别人的衣食之忧,专心向学,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17.作者在叙述青年求学经历时插入同舍生优越的条件有何用意?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与同舍生对比,表现自己并不羡慕别人的优越条件,而是以学得知识,获得学问为乐,这种刻苦学习,专心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

  三、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从几个方面表现了作者的求学之苦和用心之专?

  *幼年得书之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表现作者求学之勤苦;求师艰难,毕恭毕敬,表明作者求知的渴望和决心。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用反衬的手法,写老师的严厉是为了突出作者求师的诚恳,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虔诚和恭敬的态度。突出了他求师的艰难。

  3、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

  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4、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

  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

  5、第一、二段文字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比,增强说服力,突出中心。

  6、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太学生”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坚”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7、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8、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

  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四、开放性试题:

  1、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1)、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悬梁刺股】(2)、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囊萤映雪】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2、你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我的感悟: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

  3、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

  我的看法:(1)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2)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