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4~19题。
(一)(4分)
午枕 夏意
(宋)王安石 (宋)苏舜钦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午枕》这首诗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当时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辞职退居江宁(今南京),一日午睡醒来觉得光景动人便作此诗。②《夏意》作于庆历四年或之后。诗人被革职削籍为民后,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苏州隐居之时。③簟:竹席。④供(gōng):引起。
14、两首诗都格外美丽,但我们能感受得到两首诗歌是有些不同的。请你分析一下两诗的异同之处。(4分)
__________
(二)(16分)
李白传(节选)
[元]辛文房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①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
尝乘舟,与崔宗之②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③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④,度牛渚矶⑤,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有文集二十卷,行世。
【注释】①宰:指县令。②崔宗之:名成辅,袭封齐国公。历左司郎中、侍御史,谪官金陵。③辟:召,征召。④黄、老:“黄”,指道教始祖黄帝;“老”,指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创始人老子。被后世道教奉为始祖。⑤牛渚矶:地名。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白供状不书姓名 __________
(2)宰惊愧,拜谢曰 __________
(3)白长笑而去 __________
(4)乘酒捉月 __________
16、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3分)
曾 令 龙 巾 拭 吐 御 手 调 羹 贵 妃 捧 砚 力 士 脱 靴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傍若无人。
__________
18、从这篇传记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李白?请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4分)
__________
19、传记中说李白“有文集二十卷,行世。”李白的诗词,对于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名句妇孺皆知,他诗中常见“酒”和“月”,请你挑选其中一个主题,写两句诗词。(2分)
酒: __________ , __________ 月: __________ , __________
1. 同:都是写午后梦觉之景;都写到了清凉的簟席、门帘上晃动的花影和那清脆的鸟鸣声;
都写出了环境的静谧。(2分,写出两点即可)
不同:王安石的《午枕》,在午后的安静气氛中,有一种不可知不可说的清愁,诗的末句“隔水山供宛转愁”中,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读到一种温柔的愁绪萦绕作者心间。而苏舜钦的《夏意》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了一种清幽宁谧之境,表现的是惬意自得、轻松舒畅的心境。(2分,点明“忧愁”和“轻松自得”即可得分。)
2. 书:写,书写。 谢:道歉。 去:离开。 乘:趁着、凭借。(4分)
3. 曾 令 龙 巾 拭 吐 /御 手 调 羹 /贵 妃 捧 砚/ 力 士 脱 靴(3分)
4. 李白曾经和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到金陵,(一路上)李白身穿用宫绵制成的袍子坐着,就好像旁边没有人似的(怡然自得)。(3分)
5. 示例:我读到了一个清高自负,狂傲不羁,傲视权贵的李白。(2分)我是从“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中看出来的,他敢于让皇帝面前最受宠的杨贵妃帮他捧砚台,让皇帝眼前的大红人、人人吹捧的高力士帮他脱靴子,足以可见他的狂放自负。文中还写到李白和崔宗之一起乘船出游,他却旁若无人,不因崔宗之的身份而卑躬屈膝、刻意讨好,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李白的清高狂傲。(2分,答到一处即可。)
我读到了一个洒脱自得,有君子之风的李白。(2分)我是从“白长笑而去”中看出来的,县令不知道他是谁并且斥责他无理,后得知他的身份诚惶诚恐地道歉,可是他一点也不计较,一点也没有把这些放在心上。(2分)(4分,概括形象2分,简述理由时结合文章内容2分。有其它观点的,理由充分亦可。)
6. 示例: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2分)
月: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