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内文言文备考讲义《出师表》《隆中对》

发布时间:2017-12-14  编辑:林仪 手机版

  九年级上册:《隆中对》-----陈寿

  一、词语解释

  二、翻译

  1、时人莫之许也。

  翻译: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他这种比法。

  2、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翻译:你只可以到他那儿见他,不可以委屈(他)来。将军应当亲自去拜访他。

  3、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翻译:于是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

  4、孤不度德量力。

  翻译: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

  5、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翻译: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

  6、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翻译:曹操和袁绍相比,就显得名声小,兵力弱。

  7、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翻译:但是曹操终于能虎胜袁绍,以弱胜强,不只是天时好,而且也是人谋划得好啊!

  8、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翻译:这大概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打算呢?

  9、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翻译: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浆来迎接将军呢?

  三、关键问题v

  1、文中提到的诸葛亮有何特点? 智识卓绝、才华横溢、抱负非凡,料事如神,关心国家大事,有卓越的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2、文中提到的刘备有何特点? 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心诚恳!

  九年级上册:《出师表》------诸葛亮@

  一、重点字词。

  二、句子翻译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翻译: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向您竭诚进谏的道路。 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3、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家会有司论其刑赏。

  翻译:如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以及忠心耿耿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

  4、必能使行和睦,优劣得所。

  翻译: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一心,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翻译: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旺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6、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翻译:因此我很感激,于是答应先帝愿意为他奔走效劳。

  7、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翻译:陛下也应自行谋划,以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考察,采纳正确的意见。

  三、阅读理解

  1、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5、《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7、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9、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0、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三顾茅庐。

  11、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感恩图报之情,表达其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