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下篇

发布时间:2017-11-29  编辑:林仪 手机版

  A.说:公输盘不说 秦王不说 B.有:北方有侮臣者 长约八分有奇

  C.足: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东坡现右足 D.子:愿借子杀之 天子之怒

  2.选出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以:将以攻宋 以牒为城 B.之:宋何罪之有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于:有余于地 不足于民 D.而:宋无罪而攻之 知而不争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公输盘不说: ②请说之: ③知而不争:

  ④不可谓知类: ⑤吾义固不杀人 ⑥不可谓仁

  ⑦不可谓智 ⑧知而不争

  4.用“/”线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荆 国 有 余 于 地 而 不 足 于 民

  5.翻译下面句子。

  夫子何命焉为?

  宋何罪之有?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6.这几段文字最主要的描写方式是:

  7.概括这几段文字的大意。

  8.(1)第一段交代子墨子匆匆行程的几个动词是什么?反映了墨子怎样的心态和精神?

  (2)公输盘就是鲁班,子墨子就是墨子。分别写出一个与这两位历史人物有关的成语。

  ①与鲁班有关的成语: ②与墨子有关的成语:

  9.墨子劝服公输盘的语言颇具特点,从论辩技巧上看,你认为成功的关键在哪里?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

  (1)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2)蹴尔而与之 蹴:

  (3)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 (4)是亦不可以已乎 已:

  (5)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6)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 (8)故不为苟得也 苟:

  (9)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如使: (10)所恶有甚于死者 恶:

  2. 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妇拍而呜之(《口技》)

  B.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C.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D.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 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两组是( )( )

  A. 弗敢加也万钟于我何加焉B. 故不为苟得也为宫室之美为之

  C. 得之则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 乡为身死而不受便扶向路

  E. 宫室之美吾妻之美我者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各句。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文反复论证了一个什么观点?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

  6、文意理解: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请搜寻古今这样的“贤者”的言或行去印证孟子的观点,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

  言或行

  (2)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曾经造就了一大批仁人志士,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则强调我们中小学生要“珍爱生命”,最近教育部新修改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就删掉了“见义勇为,敢于斗争”的字样,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3)作为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请根据自己的积累,试写出其中的两条(不得从本文中选取)。

  (4).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列举了“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请你给本文补充-个论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与物欲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第一段,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