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练习题参考答案

发布时间:2017-08-25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导语:下面是小编为同学们整理的《心声》练习题参考答案,欢迎大家过来练习,希望练习过后对大家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积累应用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棱角(léng) 荣誉(yù) 恍惚(hū)

  B.过瘾(yǐn) 雇人(gù) 蜷曲(juǎn)

  C.簪子(zān) 毛剌(là) 发颤(chàn)

  D.发窘(jiǒng) 祷告(dǎo) 抽噎(yē)

  二、结合语言环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 连她的说话、手势、走路,也都有那么一股斩钉截铁的劲儿。

  斩钉截铁:

  2. 林蓉从容不迫地读了第一段。

  从容不迫:

  3. 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出风头:

  三、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妙处。

  1.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的望着老师。

  2. 京京像个小狗似的蜷在他旁边。

  3.京京刚走出教室,琅琅的读书声就从背后追了上来。

  四、李京京一开始要求朗读课文,但没有得到老师的同意,纠正同学的朗读又遭嘲笑,他本该灰心丧气了,但他在关键的时候仍然举起了手,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五、作者以“心声”为标题,要表达什么深刻含义?

  六、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两颗晶亮的泪珠从京京眼里涌出来,“叭嗒”一声落在手里的讲义上,声音那么响,把他自己都吓了一跳。他立刻停止了朗读,惊慌的往四下里看了看,还好,没有人在笑话他,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他稍稍地松了口气,这才发现,自己早已经念过了赵小桢的那一段,几乎把周海的一段也念完了。他想跟程老师道个歉,请老师原谅,可是心里难受得要命,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这个小小的可怜的“万卡”,不知不觉中把他的魂儿都抓走了。老天爷,写故事的人真有本事!

  他叹了口气,悄悄地坐了下来。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过了好一会儿,程老师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他面前,声音发颤地说:“李京京,请你……把课文全部读完吧。”

  1. 文中有两处运用了侧面描写来写李京京的。试找出来,用横线标画出来,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1)

  (2)

  表达作用:

  2. 联系课文,说说赵小桢与李京京朗读课文的最大差别在哪里?

  3. 李京京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时,曾经嘲笑他的赵小桢此时会怎么想呢?请写出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4.联系全文,你如何评价程老师?

  拓展创新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我是在一个小镇上读完初中的。当时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刚毕业的女老师,讲课很有魅力。

  那一天她讲完《白杨礼赞》后,将“衬托”二字端端正正写在黑板的右上方。问:“这两个字念什么?”“衬托!”同学们齐声念道。

  “大家读得很好。衬托,是记叙文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衬托分为反衬、旁衬和递衬三种。现在,哪位同学能说说衬托的含义是什么?”一时间,同学们议论纷纷,争论得很热烈。老师没有急着制止同学们的争论,没有急着叫同学们回答,也没有急着公布答案。她等了一会儿,然后环顾了一下同学们,教室里立时鸦雀无声了。她问我:“高玉仁,你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站起来说“衬托就是陪衬,烘托。是使形象更生动、具体、鲜明的一种方法。例如课文《白杨礼赞》,作者用黄土高原的景色来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有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绿就是衬托红的。”

  “回答得正确。哪位同学还有补充?”

  没人举手。于是她转过身,在“衬托”二字的下面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圆的“ ○ ”。再转过来面对同学们说:“大家先别出声,想想,这是什么,这可能是什么,举手回答。”过了一会儿,大家的手一个接一个地举了起来,老师问,同学回答道:“一个大圆球。”“一个大西瓜。”“一个零。”“一个大饼。”“一个大铁环。”……

  “对!哎,都想,又都不像。”老师让同学们议论了一会儿,接着说:“同学们都请坐。大家说得都对,可……我说,这是一个十五的月亮。”

  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所以。老师又在“○”的底下几笔勾勒出几朵云。霎时,一轮明月在云层中升起,又大又圆,同学们仿佛感受到了月亮发出的柔和的广,好像看到了无数首赞美月亮的诗,眼光都变柔了,这时,老师一边指着黑板上的图案一边慢慢地说:

  “现在你们看,它还是西瓜、铁环、零吗?不!它现在只能是月亮了。这云对这月就起到了衬托的作用。”

  “叮铃……”真巧!老师说完仅有两三秒钟,铃响了,下课了。她收拾好教案。不知何故,掌声突然间在几十双手中响起,足足有一分钟。

  (选自《读者》)

  1.从写作顺序看,全文用了什么顺序?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2.第三段中三个加点的“没有”对表现老师有什么作用?

  3.你认为这堂语文课“精彩”在何处?

  4.读了短文,请你给文中“刚毕业的女老师”说几句话,交流你的心得体会。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

  一、B

  二、1.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2.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3. 指故意引起别人的注意。

  三、1.“眼巴巴”写出了李京京渴望老师让自己朗读课文的表情。2.“蜷”生动地写出京京和爷爷相互偎依、纯真快乐的生活情景。3.“追”字表面上是别人的读书声“追了上来”,实际上是京京的心“追了过去”,点明京京还是有着强烈的朗读课文的渴望的,对喜欢做的事很难放弃的心理。

  四、启示我们做事要认真、自强、勇敢,做人要真诚、善良、朴实,对认准的事情要努力用心去做,力争做得更好。

  五、李京京的“心声”不仅在于他执着地要求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其深层的“心声”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求老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每一个学生相同的关心和发展机会;二是渴望家庭和睦,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安宁的环境里。

  六、1.大家的神情都那么专注和认真;教室里一片寂静,静得能听见赵小桢轻轻抽泣的声音。 表达效果:从侧面烘托了京京发自肺腑的朗读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深深地打动了所有听课的人。

  2.赵小桢完全是凭自己优越的嗓音条件来读,没有深入理解作品,未能与作品产生共鸣,未能深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没有真情实感。而李京京虽然嗓子沙哑,但却凭着与作品主人公万卡相似的经历,深深感受到万卡的内心,与之产生共鸣,因而读起来声请并茂,很能打动人。

  3.展开合理的想象,要符合人物的真实心理,语句通顺。

  4.程老师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爱荣誉、责任心很强的人。她搞一种虚假的公开教学,重视优秀学生,忽视一般学生。但她果断处事,勇于改正错误。

  拓展创新

  1.倒叙,“当时”。

  2.这说明老师胸有成竹,准备充分,循循善诱。

  3.体现在老师的精彩点拨,深入浅出的讲解,运用生动形象的图画开启学生的思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4.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