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2:作者因为喜欢绿才会每天赏绿,作者囚绿也是因为他很感性,而作者由感性产生了他的私念,文中说“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从而促使作者用绿来装饰房间,装饰自己过于抑郁的心情。而当被囚之绿“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时,他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他认为自己的做法收获了成果,他并不觉得囚绿是什么罪过。然而,当绿在他的小屋“变成柔绿,变成嫩黄”,并且一直朝向原来的方向,作者就感觉绿损害了自己的自尊心,所以就产生了“魔念”,尽管绿对他不亲热,他也不放走它。然而当作者即将离开时意识到,如果不让绿获得自由的时候,绿就不能获得很好的生长的机会,这是他的理智战胜了他的感性,所以在最后作者释放了绿。
师:说的很完整。其他同学来补充。
生3:我认为这个问题除此外,还可以从绿和“我”的角度来考虑,从“我”的感情角度讲,“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其实是作者很希望有爱和幸福,但是这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像是常春藤在“我”的屋子里慢慢变黄、变老的。其根源还是作者在生活中缺少这种情感的。
师:作者渴求着爱与幸福,但是现在却是一厢情愿,作者在理智与情感交锋的独语中,暂时情感战胜了理智,本心好似渐行渐远,迷失了方向,他违背了自然的规律,用一种畸形的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的喜爱之情。(板书:迷失。)
紧扣13、14段中的细节,谈一谈作者为何在囚绿之后又放绿、怀绿?
生1:作者暂时情感战胜了理智,但这过程中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比如,在11段中作者称自己的想法为“魔念”,即认识到自己的想法错了。第12段“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他心中已经萌生了释放它的念头。所以我认为这时他的理智已经占了上风,绿是一株植物,把它囚禁过于冲动了,所以最后将其释放。
师:看来这是一种“爱的开释”。
生2:我认为他对绿的开释是一种无奈之举。第13段“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认为在迷失的途中他不断的反省,找到了一个出路,应该把绿囚释放,同时他也敬佩于绿囚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更加地珍爱绿,才会对它致诚意的祝福。
师:综合两位同学的看法,可以说作者因悔而释绿,因敬而释绿,他“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表达了他对这永不屈服的绿囚的精神的敬佩与赞美,还致以诚意的祝福。可见,本文借绿来抒怀,深沉而蕴藉。
赏读了这篇文章,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深刻启示?
生1:刚开始读这篇文章,我觉得题目为“囚绿记”不是很美,刚读了一遍、两遍,甚至三遍时,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深的意蕴,但经过我们的赏读,我觉得它已经拓展到人生态度上的问题。我觉得在我们的人生当中,如果仅是让情感战胜了理智是鲁莽,让理智战胜情感是冷漠。其实理智与情感要交替来进行。当我们欣喜一件事情时往往会情感占上风,而当我们收尾一件事情时,往往是理智占上风。如果我们爱一件事物,我们可以去欣赏它,就像作者对着这小圆窗,和它呢喃,和它说自己的语言,和它聊天,但一定要尊重它,要让它幸福,就像作者向绿致诚意的祝福。因为,只有在途中迷茫再醒悟后才会发现其实万事万物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应该让它们安之若素,各自安好的情况才是最好的。所以我觉得本文已经拓展到我们一生中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的问题上。我非常喜欢这篇文章。
师:说的很好。就如“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生2:我认为绿在被囚禁之后总是朝着原来的方向,在它战胜作者的过程中,就像是当时的社会上的压迫与反抗,虽然囚禁是很残酷的,但常春藤永远都朝着原来的方向,即使当时的人民在那种黑暗的压迫下,但他们都永远都向往着自由,会做出不懈的努力的!是当时人们对自由的向往的体现。
步骤四:课后探究,尝试创作。
师:这体现着作者地自由的向往。有一段话与同学们共勉:当我们的生命之绿被囚住时,我们不能失去生机,更不能枯萎、凋零!要永远向着阳光生长!勇敢地追逐生命的美丽与辉煌!
以上是我们紧扣文本,对文本进行的主观阅读,正如刚刚同学所说,对本文主旨的探究另有一种观点认为:本文使用了象征、暗示的手法,“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囚绿”“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人教版配套教参语)。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为什么?课后希望大家结合相关资料加以探究。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囚绿”似的心理和行为吗?试仿照本文写一篇散文。
执教者教后反思:
一、本节课课前,我对学生提出了“课前三读”的建议。即:课前三读:一读,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疏通文句,读懂文意;二读,有声朗读,熟悉文本,理清结构,圏画关键词句,批注自我感悟;三读,设问朗读,立足文本,生成问题,深入思考,尝试解答。课堂上任伊菲同学发言时谈到:“刚开始读这篇文章,我觉得题目为“囚绿记”不是很美,刚读了一遍、两遍,甚至三遍时,也并没有觉得有什么深的意蕴,但经过我们的赏读,我觉得它已经拓展到人生态度上的问题。”可见,同学们真正的将诵读纳入了预习的领域,而对于语文阅读的学习,诵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如果没有课前的独立自主的诵读,就很难有课上学生们的生成。
二、引入新课时所创设的情景,切实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人类不仅在物质层面,在精神层面也对大自然有着极大的需求,从而在本课中能够明确探究方向,即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三、关于本篇文章的主旨,人教版配套教参中语:本文使用了象征、暗示的手法,“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囚绿”“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我在师傅马忠哲老师的点拨与指导下,不断地研读文本,经过预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本文进行了紧扣文本的主观式阅读。课前,我很担心学生受各种教辅材料的影响,且较难领悟到关于“人性”的深度。于是在课前我阅读了相关资料,发现作者在本文《序言》中的话,并将其作为课上相关问题的提示语。没想到,学生们由此及结合文本中话语生成了较有深度的自我思考。如,张宇同学谈到“我认为这个问题除此外,还可以从绿和“我”的角度来考虑,从“我”的感情角度讲,“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其实是作者很希望有爱和幸福,但是这又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就像是常春藤在“我”的屋子里慢慢变黄、变老的。其根源还是作者在生活中缺少这种情感的。”刘子源同学谈到“我认为绿在被囚禁之后总是朝着原来的方向,在它战胜作者的过程中,就像是当时的社会上的压迫与反抗,虽然囚禁是很残酷的,但常春藤永远都朝着原来的方向,即使当时的人民在那种黑暗的压迫下,但他们都永远都向往着自由,会做出不懈的努力的!是当时人们对自由的向往的体现”,可以说是水到渠成。说到底,“文学即人学”,人类所创作的文学作品无时无刻都渗透着人性的因素。
四、而作为青年教师,在朗读,尤其是对散文的朗读能力尚需提升,前提是要建立在对文本本身的深刻感悟的基础上。做教师需多读书,多学习;作为语文教师更是要多读书,尤其是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也是我需要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积累的,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才能使自身得以质的提升。
马忠哲老师对李晓丹课的点评:
突出优点:立足文本,扣合文本,探究文本,主观性阅读。
优点:1、教学目标具体而微,落实有效;2、重点突出,难点释易,挖掘深刻;3、教学环节紧凑,科学有效;4、学生主体性突出较好,讨论环节设置恰当,学生朗读声情并茂,能力得以训练,潜力得以挖掘;5、展示了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建议:1、教师指导朗读和点评能否进一步具体化,教师给予朗读的具体指导和示范后学生齐读效果也许更佳;2、讨论环节设置是否应建立在自我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方更有意义,讨论是各自思考后观点的碰撞、融合、升华;3、教学氛围设置尤为重要,教师总强调学生不要紧张,学生反而更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