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说明:
这是高中语文课外自读课文。安排一课时,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现“以训练为主”的教学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多种能力。
二、教学目的:
本节课有两个认知目标:
1.学习本文“状难写之物”的写法
2.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文“景”和“情”的交融、统一。
难点:变“无形”为“有形”,状难写之物的写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放录音《前门情思大碗茶》
师:同学们,刚才咱们听的这首歌,是唱的哪个城市?(学生纷纷举手回答,课堂气氛活跃)
明确:有的同学说是“北京”,确切地说,这首歌唱的应该是“老北京”。那么这首歌中都唱出了哪些带有老北京地域特征的事物?(学生回答,不完整的,可由其他学生补充)
明确:由前门、蛐蛐、冰糖葫芦、杏仁豆腐,最有特色的是大碗茶。这些事物我们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描写北京的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板书课题)一看题目,我们就知道,本文的内容写的是秋景,此文写于1934年8月,当时北京叫北平,那次文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生答)
明确:“都”指国都,一般是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故”指过去是,现在不是了。因此,“故都”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情,给人以深沉、悠远的感觉。
(二)明确教学目标:
师:这节课,我们有两个学习重点:一是学习本文“状难写之物”的写法;第二个是看看本文是怎样把“景”和“情”结合在一起,做到“情景交融”的。(板书)
(三)依据目标,分析课文:
师:既然写的是秋景,同学们想想本文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的?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呢?
生:是“味”,确切地说是写了古都的秋味。(板书)
师:你怎么概括出来的?
生:根据第1段第2句话。(生读)
师:同学们再从书中来找一找,故都的秋有哪学特色?
生:在课文的第1段中有一句“北国的秋,却特别得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我觉的这就是故都秋的特色。
师:对!(板书)那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这是本文的文眼。(让学生在书中标上“文眼”二字)
师:谁能举例说一下我们学过的哪些文章中也有文眼?
生:第一册《荷塘月色》中的文眼是第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绿》中的文眼也是第一句“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师:说得好!我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文眼是文章的主旨所在,散文的文眼有的居首,有的在尾,有的位中,一般首位居多,因此我们常采用瞻前顾后的方法,来快速把握散文的要义。
可是,这个“秋味”是看不见,摸不着,是比较抽象的,如叫你写,你怎么处理?作者是怎么办的?
(可给学生一二分钟的时间讨论、回答)
明确:作者是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借助于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写的,这叫“状难写之物”这是写散文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我们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下面,同学们从书中来找一找,本文紧扣故都秋的“清、静、悲凉”,集中写了哪些景物,具体体现在哪两个字上?
(学生速读、翻找、回答)
明确:本文都写了秋居、秋花、秋树、|秋蝉、秋雨、秋实,这些景物可具体到“色”和“声”两个字上。(板书)
下面我们就抓住课文3——11这个重点部分,去观秋色,闻秋声,品一品故都的秋味。
(请学生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边听边划出文中呈现色彩和传递声音的事物,读后四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
[训练目的:从朗读入手,体会体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创设课堂氛围,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
明确:呈现色彩的事物有:芦花,柳影,夜色,天空,牵牛花,灰沉沉的天底,青布单衣,枣子等。
这些事物体现的具体色彩有:灰白、暗黑、淡绿、微黄等,总的格调给人一种冷色调的感觉。
师:如果你是孤身一人,置身他乡异处,面对这么多的冷色调,你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想应该会感到比较孤独、冷落、哀伤。
师:对!所以故都的“清”给人的感觉不是清新,清丽,而是凄清、冷清。
同学们看,观秋色,故都的秋给人的感觉是这样的凄凄切切,冷冷清清,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本文又写了哪些故都的秋声呢?
生:秋声又虫唱、钟声、飞声、蝉声、雨声。
师:这些都对,可是在文中有这样两句话“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和“忽而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得下起雨来了”,同学们从中揣摩一下还有什么声音?
生:还有“刷刷”的扫街声和下雨伴随的风声。
师:很好!这么多声音交织在一起,故都究竟是闹,还是静?
[训练目的:引起学生的争议,训练“说”的能力]
明确:我们说,虫唱、蝉声都是细微的声音,连这些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是反衬了故都的静吗?古人有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就是以动衬静的手法,现实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吗?
[训练目的:类比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
生甲:有的时候,教室里很安静,我们说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得见。
生乙:夜晚没有了白天的嘈杂声,连钟表“嘀嗒”“嘀嗒”的声音也能听到。
师:这两位同学说得好,这些都是以动衬景。由此可想,闻秋声,故都的秋是多么孤寂、沉静啊!那我们观故都凄清之景,闻故都寂静只声,所聘出来的故都所特有的秋味是什么?(生答)
明确:是“悲凉”。(板书)宋代词人柳永在一首写离别之情的词《雨霖铃》中用“寒蝉凄切”来渲染那种悲悲切切、凄凄惨惨的气氛。在这里,作者同样捕捉到秋蝉“衰弱的残声”,来渲染故都秋的落寞,表现悲凉之感。
分析到这里,我们应该很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如何变“无形”为“有形”,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来“状难写之物”的。这是我们落实的第一个教学目标。
我们说,即使在郁达夫生活的那个时代,故都北京也有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游人如织的颐和园,对这些景色,作者为什么避而不写呢?
(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进一步启发)
我们知道,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是不同的,甚至有时还会大相径庭。例如面对同一场冬雪,农民会称赞“瑞雪兆丰年”;乞丐则会骂“老天不长眼”。面对同一轮夕阳,儿子会赞“夕阳无限好”;父亲则会叹“只是近黄昏”。同学们想想,自己平时有这种体会吗?
[训练目的:类比训练,推己及人,沟通作者和自己的思想感情,更好的理解课文。]
生:我考试考好了,听到小鸟叫,我就觉得它是在表扬我;要是考得不好,我就觉得它是在讽刺我。
师:说得很恰当,那么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生:这是因为人的心情总是通过一定的景物来表现的。
师:对,也就是说人的主观情感,决定着人对客观景物的取舍与感受。那么,放在郁达夫身上,他当时是怎样一种情况呢?
(学生回答,或者把“自读提示”第三段中有关语句读一读)
明确:作者思想苦闷又无法排遣,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因此作者眼中笔下的景物“屋破”、“草细”、“蝉声残”,使自然界的“客观色彩”——孤独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以情驭景,以景显情,这就叫做情景交融。本文就是这样把“景”和“情”结合在一起的,这是本文的第二个教学目标。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3——11段再来品一品这故都的秋味。(生齐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师:我们看,郁达夫笔下的秋,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给人的感觉是“清、静、悲凉”,同郁达夫相比,我们是幸福的,生逢盛世,风华正茂。同学们不妨也拿起笔,把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对未来的展望,倾注于笔下的景物,那么你笔下的秋一定是另一副模样。
(训练目的:这是迁移训练,既渗透德育教育,又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同时又使教学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