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课堂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水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同步练习及答案,欢迎同学们过来了解和练习。
一、夯实双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诲(huǐ)女 是知(zhì)也 更(ɡēnɡ)也
B.弘(hónɡ)道 薄(báo)责 莒(jǔ)父
C.无(wú)欲速 无车兒 (ní) 无车兀 (yuè)
D.后彫(diāo) 逝者(shì) 舍(shè)昼夜
【答案】 C(A.诲:huì,B.薄:bó,D.舍:shě)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是谓(叫做)过矣 更(改正)也 必文(掩饰)
B.弘(大)道 躬自(亲自) 无欲速(快)
C.不达(通达) 薄责(要求) 去(除掉)兵
D.岁寒(寒冷) 然(这)后 子在川(山岗)上
【答案】 A(B.弘:扩大,光大,躬自:自己,C.达:达到目的,D.川:河)
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由,诲女知之乎
B.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C.小人之过也必文
D.无欲速,无见小利
E.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答案】 C(A.女通“汝”,B.食通“蚀”,D.无通“毋”,E.彫通“凋”)
4.下列句子中的“过”字,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B.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C.过也,人皆见之
D.小人之过也必文
【答案】 A(A.过错,其它都是犯过错)
5.下列句子中的“如”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C.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D.如有所立卓尔
【答案】 AD(AD当“像”讲,B.至于,C如果)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知之为知之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B.更也,人皆仰之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C.无欲速,无见小利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不舍昼夜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答案】 D(两个“舍”都是停止、放弃的意思A为:①是,②治理,B.更:①更正,②又,C.速:①快,②招致,动词)
7.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和例句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逝者如斯夫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B.亡之,命也夫
C.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D.夫战,勇气也
【答案】 B(都是语气词,可译为“啊”)
8.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诲女知之乎 ②君子之过也 ③人皆见之 ④小人之过也必文 ⑤民信之矣 ⑥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⑦闻弦歌之声 ⑧是鲁孔丘之徒与
A.①③⑤/②④⑥⑧/⑦
B.①③⑤/②④⑦⑧/⑥
C.①③⑤/②④⑥/⑦⑧
D.①/③⑤/②④⑦⑧/⑥
【答案】 C(代词/取独/结构助词)
二、文本精品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论语·卫灵公》)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
9.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答案】 A(①②中的“过”,名词,过失③中的“知”,动词,知道,明白;④中的“知”,形容词,聪明)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的“之”字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A.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B.过也,人皆见之
C.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D.更也,人皆仰之
【答案】 A(例句与B、C、D三项中的“之”是代词“他(它)”A项中的“之”为取独)
11.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A.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B.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C.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D.小人之过也必文
【答案】 B(例句与B项都是判断句,其他不是)
12.下列对选文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学习知识应当虚心,实事求是,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B.孔子认为,碰到问题,不说“怎么办”,不主动想方设法去对付的人,他对这类人也是无可奈何的
C.子贡认为,君子不要怕有过错,只要改正了,人们仍然会信任与尊敬他
D.子夏说小人有过错,也一定是小过错,人们不必去计较他
【答案】 D(子夏是说小人不愿承认自己有过错,也不愿意改正,所以必然要掩饰)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
陈豨者,宛朐人也,不知始所以得从及高祖七年冬,韩王信反,入匈奴,上至平城还,乃封豨为列侯,以赵相国将监赵、代边兵,边兵皆属焉
豨常告归过赵,赵相周昌见豨宾客随之者千余乘,邯郸官舍皆满豨所以待宾客布衣交,皆出客下豨还之代,周昌乃求入见见上,具言豨宾客盛甚,擅兵于外数岁,恐有变上乃令人覆案豨客居代者财物诸不法事,多连引豨豨恐,阴令客通使王黄、曼丘臣所及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崩,使人召豨,豨称病甚九月,遂与王黄等反,自立为代王,劫略赵、代
上闻,乃赦赵、代吏人为豨所诖误劫略者,皆赦之上自往,至邯郸,喜曰:“豨不南据漳水,北守邯郸,知其无能为也”赵相奏斩常山守、尉,曰:“常山二十五城,豨反,亡其二十城”上问曰:“守、尉反乎?”对曰:“不反”上曰:“是力不足也”赦之,复以为常山守、尉上问周昌曰:“赵亦有壮士可令将者乎?”对曰:“有四人”四人谒,上谩骂曰:“竖子能为将乎?”四人惭伏,上封之各千户,以为将左右谏曰:“从入蜀、汉,伐楚,功未遍行,今此何功而封?”上曰:“非若所知!陈豨反,邯郸以北皆豨有,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今唯独邯郸中兵耳吾胡爱四千户封四人,不以慰赵子弟!”皆曰:“善”于是上曰:“陈豨将谁?”曰:“王黄、曼丘臣,皆故贾人”上曰:“吾知之矣”乃各以千金购黄、臣等
十一年冬,汉兵击斩陈豨将侯敞、王黄于曲逆下,破豨将张春于聊城,斩首万余太尉勃入定太原、代地十二月,上自击东垣,东垣不下,卒骂上;东垣降,卒骂者斩之,不骂者黥之更名东垣为真定王黄、曼丘臣其麾下受购赏之,皆生得,以故陈豨军遂败
上还至洛阳上曰:“代居常山北,赵乃从山南有之,远”乃立子恒为代王,都中都,代、雁门皆属代高祖十二年冬,樊哙军卒追斩豨于灵丘
太史公曰:陈豨,梁人其少时数称慕魏公子,及将军守边,招致宾客而下士,名声过实周昌疑之,疵瑕颇起,惧祸及身,邪人进说,遂陷无道于戏悲夫!夫计之生孰成败于人也深矣!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豨常告归过赵
常:同“尝”,曾经
B.具言豨宾客盛甚,擅兵于外数岁
擅兵:带兵
C.上乃令人覆案豨客居代者财物诸不法事
覆案:翻案
D.周昌疑之,疵瑕颇起
疵瑕:毁责,过失
【答案】 C(覆案:反复追查“覆”有“倾覆”、“颠覆”的意思,还有“翻过来,追查”的意思“案”也有“追查”、“推究”的意思)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答案】 A(A项的“者”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两个“之”分别是人称代词“他们”和动词“到”,C项的“及”分别是“等到”和“面临,接近”,D项两个“自”分别是“亲自”和“其”的意思)
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疵瑕颇起,惧祸及身”的一组是()
①乃封豨为列侯,以赵相国将监赵、代边兵,边兵皆属焉 ②及将军守边,招致宾客而下士,名声过实 ③赵相周昌见豨宾客随之者千余乘,邯郸官舍皆满 ④豨恐,阴令客通使王黄、曼丘臣所 ⑤高祖十二年冬,樊哙军卒追斩豨于灵丘 ⑥具言豨宾客盛甚,擅兵于外数岁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⑤⑥
【答案】 C(①是说陈豨因战功被封为列侯,统帅军队,很受重用;⑤是指陈豨被樊哙的军队斩于灵丘其余均与“疵瑕颇起,惧祸及身”有关)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豨曾休假回乡路过赵国,赵相周昌看到陈豨宾客众多,而陈豨对待宾客态度则是谦卑恭敬,屈己待人,就进京朝见汉高祖,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B.由于赵相周昌的打击和排斥,同时又加上陈豨宾客王黄、曼丘臣的怂恿,陈豨决定造反,并且自称代王,劫掠了赵、代两地
C.皇帝命人追查陈豨的宾客在财物等方面违法乱纪的事,其中不少事情牵连到陈豨,陈豨非常害怕,连皇帝召见他也称病拒绝
D.太史公认为陈豨是由于害怕灾祸临头,奸邪小人又乘机进说,才使自己陷于大逆不道的境地,令人悲叹
【答案】 B(周昌并没有打击和排挤陈豨,只是将自己对陈豨势力的担忧告诉了汉高祖)
【参考译文】
陈豨是宛朐人,不知当初是什么原因得以跟从高祖到高祖七年的冬天,韩王信反叛,逃入匈奴,皇帝到平城而回,封陈豨为列侯,以赵国相国的身份带领监察赵国、代国的边军队,这一带戍卫边疆的军队都归他管辖
陈豨曾休假回乡路过赵国,赵国相国周昌看到陈豨的随行宾客有数千人,把邯郸所有的官舍全部住满了陈豨对待宾客用的是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礼节,总是谦卑恭敬,屈己待人陈豨回到代国,周昌就请求进京朝见(皇帝)见到皇帝之后,就把陈豨宾客众多,在外独掌兵权好几年,恐怕会有变故等等全都报告了皇上皇帝就命人追查陈豨的宾客在财物等方面违法乱纪的事,其中不少事情牵连到陈豨陈豨非常害怕,暗中派宾客到王黄、曼丘臣处通知这一消息到高祖十年的七月,皇帝的父亲去世了,皇帝派人召陈豨进京,但陈豨称自己病情严重(推脱)九月,便与王黄等人一同反叛,自立为代王,劫掠了赵、代两地
皇帝听说之后,就一律赦免了被陈豨所牵累而进行劫掠的赵、代官吏皇帝亲自前往,到达邯郸后高兴地说:“陈豨不在南面占据漳水,北面守住邯郸,由此可知他不会有所作为”赵国相国上奏请求把常山的郡守、郡尉斩首,说:“常山共有二十五座城池,陈豨反叛,失掉了其中二十座”皇帝问:“郡守、郡尉反叛了吗?”赵相国回答说:“没反叛”皇帝说:“这是力量不足的缘故”赦免了他们,同时还恢复了他们的守尉职务皇帝问周昌说:“赵国还有能带兵打仗的壮士吗?”周昌回答说:“有四个人”然后让这四个人拜见皇帝,皇帝一见便破口大骂道:“你们这些小子们也能带兵打仗吗?”四个人惭愧地伏在地上但皇帝还是各封给他们一千户,任命为将左右近臣规劝道:“有不少人跟随您进入蜀郡、汉中,又征伐西楚,有功却未得到普遍封赏,现在这几个人有什么功劳而予以封赏?”皇帝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了解的了!陈豨反叛,邯郸以北都被他占领,我用紧急文告来征集各地军队,但至今仍未有人到达,现在可用的就只有邯郸一处的军队而已我何故要吝惜封给四个人的四千户,不过用它来抚慰赵地的年轻人罢了!”左右近臣都说:“对”于是皇帝又问:“陈豨的将领都有谁?”左右回答说:“有王黄、曼丘臣,以前都是商人”皇帝说:“我知道了”于是各悬赏千金来求王黄、曼丘臣等的人头
高祖十一年冬天,汉军在曲逆城下攻击并斩杀了陈豨的大将侯敞、王黄,又在聊城打败陈豨的大将张春,杀了一万多人太尉周勃进军平定了太原和代郡十二月,皇帝亲自率军攻打东垣,但未能攻克,叛军士卒辱骂皇帝;东垣投降后,凡是骂皇帝的士卒一律斩首,其他没骂的士卒则处以黥刑,在额头上刺字把东垣改名为真定王黄、曼丘臣的部下所有被悬赏征求的,一律都被活捉,因此陈豨的军队也就彻底溃败了
皇帝回到洛阳皇帝说:“代郡地处常山的北面,赵国却从山南来控制它,太遥远了”于是就封儿子刘恒为代王,以中都为国都,代郡、雁门都隶属代国高祖十二年冬天,樊哙的军队追到灵丘把陈豨斩首
太史公说:陈豨是梁地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多次称羡慕魏公子信陵君;等到后来他率领军队守卫边疆,招集宾客,礼贤下士,名声超过了实际周昌怀疑他,许多过失也就从这里产生了,由于害怕灾祸临头,奸邪小人又乘机进说,于是终于使自己陷于大逆不道的境地唉呀,太可悲了!由此可见,谋虑的成熟与否和成败如何,这对一个人的影响太深远了!
四、高考热点
17.(2010·昆明期中,19)下面这段文字画线句子语序欠妥,请调整
快速阅读,是指在保证一定理解率的前提下,力求速度的读书方法,或者说,是一种高效率的读书方法这里的“速”不只是指眼睛看过文字的快速,想像的快速,快速的记忆和理解,是更重要的要求这里的“理解”,是指领会文章意蕴;这里的“想像”,是指对文中事物形象和对有关背景的联想;这里的“记忆”是指记住文章的要旨,重要数据和事实
【答案】 这里的“速”不只是指眼睛看过文字的快速,更重要的是要求理解的快速想像的快速和记忆的快速
18.用“人类的儿女”作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家庭生活决定了人类的儿女是否将从一个婴儿发展为一个社会化的成人,或者是否他或她将保留一定程度的婴儿的不成熟性
【答案】 人类的儿女是否会从一个婴儿发展为一个社会化的成人,(或者)是否会保留一定程度的婴儿的不成熟性,将取决于家庭生活(的作用)
19.(2010·武汉八校,21)仿照给定的句子再写四句话
要求:①句式相同,构成排比;②要与给定的句子所表述的主体一致,表现积极的心态
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现在;
我们左右不了环境,;
,但可以掌握自己;
,
【答案】 但可以改变心态;我们不能控制他人;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
五、读写创新
20.请以“忍”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读】
忍为高,和为贵
忍为高,和为贵这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忍即容忍,忍让;和,即平和,和谐在我看来,忍与和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忍是和的前提,和是忍的结果,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翻开历史画卷,我国关于忍与和的典故可谓多矣,其中“卧薪尝胆”和“将相和”的故事,最为人们所熟知,堪称忍与和的典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便深谙韬光养晦之道他心怀丧国之痛,却不露半点声色;寄人篱下之时,却谋划着东山再起之举他一面忍辱负重,一面惨淡经营,历经磨难,终于夺回江山,并且一鼓作气,消灭了吴国勾践 以忍求变,终于成就大业“将相和”中蔺相如与廉颇同为朝廷重臣,却一向不和即便是上下朝碰到一起也从来不说话,后来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维护团结,处处忍让,其所作所为令廉颇大为感动,竟然亲自登门负荆请罪于是两人前嫌尽释,同舟共济,为国出力他们的故事成了千古美谈
其实,隐忍之道便是屈伸之道
姜太公被周文王起用之前,曾钓鱼渭水之滨据说,有人向他请教处世之道姜太公说: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换句话说,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运用屈伸之道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就能够安身立命,进而达到崇尚道德的目的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刘邦的主要谋士张良和大将韩信,均深谙此道前者被一白发老翁折腾得够呛,被莫名其妙地要求去捡鞋、替人穿鞋,还得一连几天起个大早但正是他的这种隐忍打动了老人,意外地获得了一本兵书韩信出山之前,麻衣布衫,穷困潦倒,曾受漂母一饭之恩,也曾受乡里恶棍嘲弄,并且受过胯下之辱想想看,堂堂七尺男子汉,从一个无赖胯下爬过,那是何等难堪!而韩信做到了在这种情况下,忍让与怯懦并不是同义词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也应该提倡忍与和特别是在处理家庭邻里关系和同事关系中更应如此列宁说过,受到刺激忍耐些,遇到问题冷静些古人认为忍为高,和为贵是有道理的不信你去调查,有多少家庭因日常琐事,打得不可开交;又有多少青少年,因一时口角,动了刀子把自己送进监狱有的人为此丢了性命,也有的要在铁窗中度过一生我忽然想起在南方一弥勒佛殿看到的一副对联,上联为:大肚能容容尽天下难容之事下联为:笑口常开笑尽天下可笑之人而我们凡人毕竟没有佛的海量,也没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雅量,似乎是难为我们了其实,佛祖早就说过:“静土并不远,就在你心中”又说:“心可以为地狱,亦可以为天堂”意思是说,一念之差,就可导致阴阳两种境界
可见天堂与地狱,只有一步之遥如果,你仍然理解不了佛的教义,就请重温一下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忍为高,和为贵
【名师点评】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大家熟知的历史人物的事件将“忍”与“和”巧妙地连在了一起,使两者的关系清晰明了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整篇文章举例得当,条理清晰,具有较强的思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