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使人受启发的词语和故事”为主题,《酸的和甜的》为最后一课,是一篇以连环画形式编排的童话,在体裁上具有双重特征。文中8个自然段配有8幅插图,除了叙述松鼠、兔子的轻信、猴子的敢于尝试外,还涉及到了狐狸的“精神胜利法”。教学重点是在阅读中识字学词,难点为在阅读中渗透“做事要敢于尝试”的道理。
刚从课堂上走下来的我仍然觉得兴奋和紧张。回想起我和学生一起走过的这难忘的四十分钟,静静回味我们的真心交流,品味学习过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我感到了快乐,同时也激动不已。现在,我将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谈谈我的本课设计中想体现的教学思想:
一、 把握生字学习的时机,分散识字
“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低年级的新课程改革也正以此思想推行。死记硬背的识字方式已悄悄退出教学舞台。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识字的规律,从而提高自身学习生字的能力。
识字教学,第一做到随文识字,因时制宜地把生字分散在在课题中,句子里,朗读时、板书中,儿歌总结处、写字时。第二做到依托,不组织学生识记单个生字,因地制宜地赋予生字具体的环境。这两点做法,目的就是在前瞻后顾和潜移默化中达到识字教学目标的水到渠成。另外,把“迫不及待、大口大口”两个词语的训练放在重点句子中、朗读体会时,生活经验里去学习、理解、运用。导入部分出示“葡萄”图片读准葡萄的读音。酸字放在课题中识记。句子中指导“串”,“串”是象形字,我引导学生从串的样子上去记,有些孩子想象成冰糖葫芦,羊肉串等等,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象形字的特点,初步学会象形字的识记方法。有的是用熟字记忆法,中在加个口字,吕加竖,学生就在轻松的环境下记住了这个字。在识记“猴”、“狐”、“狸”三个生字时,从认识小动物,到随文认识小动物,再到读儿歌,生字反复的复现,在到最后我让学生观察这三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并出示“犭”的写法。这样对于这三个字的记忆会更明显,更轻松。“犭”是学生写字的一个难点,课中着重强调,并与“扌”做比较。加强学生的记忆。
二、创设情境,感悟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独特感受。整个读书过程为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我努力将以上思想运用教学实践中。
在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让学生体验小狐狸的角色,问问小狐狸在葡萄架下干什么,并让学生演一演小狐狸在葡萄架下转来转去动脑筋想办法的样子。体会狐狸吃不到葡萄时的心情,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了词语的感情色彩彩,朗读时,自然能做到声情并茂。
三、品词析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小学阶段是语文素质的初步形成时期,是奠定基础的时期。所以,在小学阶段,必须注重语文基本素质的训练与养成。二年级属于低年段,应该培养学生初步理解词句的能力。这节课,对关键的词句,启发学生反复揣摩,做动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了词语,积累感悟语言。这样品读词语,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理解作者谴词造句的精当,理解了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的妙处。
再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得不够完善,今后应该改正:
一、朗读不够多
朗读是低年级的训练重点。朗读的面还不够广,例如在教学课文第二、三段时,我让学生找小松鼠心里怎么想的,指名一个学生回答,再是齐读,读的形式不够多,读的时间不够多,学生读的面不够广。
二、激励评价的语言应更丰富。
好的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知识点,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评价语言的艺术性上,语言有些贫乏,没能在学生最需要鼓励的时候进行恰到好处的点评,在以后教学中仍需加强。
三、矛盾
感觉到在课堂上,有一些地方,该放手的,让孩子大胆的来提问,大胆的来辩论的地方,自己感觉好像还放的不是很开。在设计四个小动物面对成熟的葡萄分别有什么表现时,方案一:让学生自主去找出来,合作着来学习,有利于锻炼学生删选信息的能力,但是我又担心学生初读课文找的不够全面、准确,影响后面的每个教学环节,甚至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方案二:四个小动物分别的表现,教师直接出示,引导品读,体会小动物分别的表现。这样我教学在我的控制范围内,但在教学中受到这种模式的牵引,学生比较被动。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探索,使自己逐渐成熟!
总之,这节课带给我的收获就像课题说的酸的和甜的都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像小猴子一样勇于实践,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酸的和甜的》教学反思2
生动有趣的童话、活泼形象的图画对于二上学生而言是最喜欢阅读欣赏的。《酸的和甜的》恰是二者的结合体,它既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同时课文又以图文对应的连环画形式编排,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在教学中,我努力围绕本次低段阅读教学的主题“如何提高识字和朗读的实效性”展开教学,觉得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1、重视培养听说等学习习惯。
低段阅读教学,以听读和习惯培养为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找寻适当的时机引导学生培养听、说、读、写等学习习惯。在初读反馈时,当一位学生较完整、有序、清楚地介绍“故事中出现的小动物有狐狸、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我随即走到她的身边,摸着她的头对全班孩子说:“今天老师第一个表扬的是她,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她准确地说出了故事中小动物的名字;二是因为她把话说得很完整;三是因为她在最后用了一个 ‘和’,把句子讲得很清楚。”目的在于通过对这位孩子的评价和鼓励,让其他的孩子明白怎样清楚、明白、完整地说好句子,并且为接下来请学生介绍“故事中谁说葡萄是酸的,谁说葡萄是甜的”作铺垫。从课堂效果看,孩子们在接下来的介绍中说得都很好。在指导写字时,首先请孩子观察“狐、狸、猴”三个字的相同点,接着一步一步指导学生写好新偏旁,最后指导学生写认为最难写的“猴”字,在学生写字时不忘提醒正确的写字姿势。就着样,引着孩子、扶着孩子慢慢地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灵活有效进行分散识字。
识字是一、二年级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我采用多方法分散识字,减轻学生识字负担。在揭题时,出示葡萄图片带出词语“葡萄”,读准音、看清形,同时引导学生从形、色、味练说“( )的葡萄”,以此牢记字音、识记字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丰富对“葡萄”一词的感知。(其他不展开细说)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不知觉地进行有效识字。
3、图文对照展开情境朗读。
连环画式、故事性强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在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这样的氛围中学习课文。例如在初读前我提示学生“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就像我们平时看的连环画。大家读完一个自然段后,可以再看看边上的画,然后再读再看。” 在学习课文进行朗读时,我总是引着孩子们走进故事,把自己当作故事中的人物进行朗读和说话。如“小朋友,这个故事多有趣啊,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里吧。现在你就是那只被葡萄香味引来的狐狸,来到了长满葡萄的葡萄架下,面对着水灵灵的葡萄,你在想什么,做什么呀?”“小松鼠,你的心中是怎样想的呀?”等。让孩子在多次的图文对照、角色迁移体验中练习朗读。
也许听完课后,许多老师会问,为什么把课结束在第4自然段?其实,我们在备课中是打算上完整篇课文的,虽然在试教中也觉察到孩子学得不轻松,但是没有很好的关注这个问题,忽视了课堂的容量、二上学生的认知等特点,是要深刻反思的,同时也更让我感受到“科学解读教材,正确把握教学目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