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湖水》教学反思
《清澈的湖水》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既有时代感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文中的故事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因此,孩子们读起来很有亲切感,容易引起情感的共鸣。对此,在教学中,我的主要思路就是依据新课改精神,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通过“自读自悟”来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文内容,图文并茂,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熏陶。通过自我感悟,升华主题,达到“学语文、用语文、语文生活化”。
《清澈的湖水》不仅是一篇保护环保的教育文章,还是一篇美文。文中采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生动、具体、形象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点,让人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文章的美,还从中明白了道理,懂得了爱护大自然,人人有责。正因为班上的孩子们非常爱读此类文章,所以课文的理解和拓展很快就完成了。
回想教学时, 我先是把课文中三个经典的句子打在屏幕上,让孩子们了解采用比喻句、拟人句写法的好处。(生动、具体、形象)
例如1:看,那边的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学习比喻句:把“山石”比作“青蛙”)
2、这边的山石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学习比喻句:把“山石”比作“雄鹰”)
3、半山腰的石龟、石兔,好像正在赛跑呢!(学习拟人句:把事物人性化。把“石龟、石兔”比作“人”)
总结:比喻句的三要素:本体(一种事物)、喻词(另一种事物),比喻词(……像…… ……好像…… ……似的……↑……仿佛…… ). 拟人句:是把一个句子人性化,即把是一种事物当成人在描写。
接着,我又举例说明。比喻句:是把一种事物比作成另一种事物(即一种事物“本体”,它是用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东西)。另一种事物(即“喻体”,它不是我们看见的,而是想到的,感觉到像的事物)。
如,少先队员们象一棵棵茁壮成长的小树一样。分析:少先队员们是小树吗?不是。只是把他们比喻成小树了。(把“少先队员”比作“小树”。)
拟人句:是把一个句子人性化,如,太阳公公爬出了山,从东方慢慢的露出了笑脸。 分析:“爬”太阳会爬吗?(不会)所以是把它当成人在写(人物化了),还有,它会笑吗?(不会)对!只有人才会笑。(把“太阳公公”比作“人”)
最后,我又出示下列句子让孩子们判断(感悟、巩固)。
例如1、学校不仅像花园,还像我们的乐园。( )
2、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一样两头尖。( )
3、平静的湖水好像一个碧绿的大玉盘。( )
4、小红长得好像他爸爸。 ( )
5、月亮像害羞地小姑娘躲进了云层。( )
其实,我并不知道这样会不会拔高孩子们的要求。总之,凡是遇上这样的美文,我总会情不自禁地带领孩子们,快乐地分享,认真地学习这种写作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孩子们每当再遇上这些比喻句、拟人句时,他(她)们总会迅速地正确判断,还乐于在写话中运用。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3.清澈的湖水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