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学会书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语言文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为什么要敬畏汉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方块字所营造出的神秘意境;感受诗歌中文字创造的奇迹;理解方块字的含藏不尽的意蕴。体会作者对中国语言文字热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作者“敬畏”的是什么,体会作者对中国语言文字热爱的感情。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认读生字词,教师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由文章题目入手,引发学生思考:“敬畏”是什么意思?“敬畏”是“敬重、畏惧”的意思。为什么作者会对祖国的语言文字有一种“敬重又畏惧”?带着疑问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
1.认真读课文,解决生字障碍。
2.利用生字词卡片,了解学生认字的情况。
3.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告诫:警告劝戒。
积淀:积累、沉淀。
杳无人影:空旷辽远得不见人影。
意蕴:内在的意义、含义。
言简意赅:言语简单而意思概括。
渲染: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设计意图:读懂词语,为下一步分析课文打下基础。)
三、深入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把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自己的对“字”的敬畏之情的。
第一部分(1)由疑问开始,引起下文的追溯。
第二部分:第(1-3)自然段,写小时候大人的影响——“敬惜字纸”。
第三部分(5-9):自然段,写自己是如何一步步感受中国文字的神奇的生命力的。
(5)回忆小时候读《聊斋志异》的情景,初步感受方块字的神奇。
(6-8)回忆自己读古诗的经历,感受方块字创造出的奇迹。
(10)写自己对中国文字的认识。
第四部分(11):总结全篇,写出自己对方块字地深刻感悟:汉字,在我的眼力是有生命的。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概括能力进一步进行锻炼,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层次的思考。)
2.抓住重点语句,逐层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a:第二、三、四自然段中,对于“敬惜字纸”的意思适当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来理解。(中国民间一直有“敬惜字纸”的传统。过去在私塾的房前有一个砖砌的池子,里面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敬惜字纸”四个字。“字纸”就是有字的纸,不管是手写的,还是印刷的,都不能随手乱扔。因为纸上有了字,就具有了神秘的力量,“凡人”须尊敬这种“神秘”的力量。这种态度现在看来当然是不完全可取的,但它也反映了先人对文字的一种敬重:汉字是文化的载体,对汉字的敬重也是对文化的一种敬重。“仓颉造字,惊天地泣鬼神”、“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等诗句也反映出古人对于汉字的敬畏。)
b:学习第五自然段,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一谈:读书时你有没有过身临其境的感受?读什么书时,你曾随着作者一起哭过?笑过?恐惧过或轻松过……然后再来深入体会作者的感慨:“方块字啊,你不是神仙,用得好,你也具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啊。”
c:联系全篇内容和自己的学习实际理解为什么作者说:“汉字,在我的眼里是有生命的。”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他们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产生共鸣。)
四、记忆字型,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的生字词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重点指导形近字和同音字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