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师恩难忘》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09-08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学生自学认识课后生字,了解相关词义。

  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对田老师的插柳之恩的感念之情。

  3.比较古诗与田老师改编故事的不同,寻找模仿田老师利用古诗编故事的方法,尝试将故事写的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有思想。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文中关键词“感念”的理解,理清文中情感线索。

  2.利用田老师的故事做例文,渗透古诗改编故事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语段。

  2.老师准备刘绍棠的生平资料。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引入新课。

  1.刘绍棠生在通州,长在通州,写的也是通州,他的文学作品都是表现家乡风土人情,农村风貌,是"铁心务农"的乡土文学大师。刘绍棠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 他那充满泥土芬芳的文章常常打动读者,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运河之子”。那么是什么影响他的作品风格,今天让我们来读读他的《师恩难忘》或许就知道了。【让孩子们了解一个人能够在某一方面有所贡献,一定是有原因的。】

  2. 齐读课题。

  二、扫清生字障碍,读通课文。

  1. 自读课文,认读生字。

  2. 检查预习

  区别 :摹 幕 墓

  捅 涌 桶

  抽读生词:引人入胜 身临其境 至圣先师 娓娓动听 起承转合

  3. 你能试着用“引人入胜 身临其境 插柳之恩 娓娓动听 起承转合 感念”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给孩子一些语言要素,让孩子试着说清课文内容。要比不提供素材,随意回答更具操作性,降低了难度更为让刚从三年级升上来的孩子接受。】

  4. 说说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了解学情是新课讲解的前提,不可省略。】

  5. 你还有哪些疑惑?【课文浅显易懂,也许很多孩子只会就个别词语提问,但是这里需要渗透课后阅读提示:学会提问】

  三、 新课讲授,寻找课文情感主线,理解师恩难忘的原因。

  1. 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的师恩是指什么?

  2. 课文中哪句话表达了我难忘师恩?

  出示句子:我深深地感念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

  理解:“感念”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板书:感念)从这个词我们了解到作者对田老师是一种什么情感?【让孩子理解这个“感念”,是全部的感激、感恩,是一辈子的纪念、怀念、感念。“感念”之情是课文情感的主线,抓住这个中心词开展教学可以避免繁琐的分析,同时让孩子仔细读文,有效地贯穿前后文的理解】

  3.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感念”的究竟是什么?

  孩子们可能的回答:是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文学的种子。

  是田老师在文学创作方面让我开了窍。

  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生难忘”。【认可孩子的不同理解是四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老师不要固定标准答案。】

  4. 小结以上回答,提问:田老师是怎样为我播下文学的种子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1---6自然段。

  5. 朗读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之花。

  这首小诗一年级时我们也学过,看看田老师是怎么做的?

  理解:田老师娓娓动听地讲起故事。(板书:娓娓动听)“娓娓动听”是说田老师文笔好还是口才好?

  那么娓娓动听地讲故事应该是什么感觉呢?你能扮演田老师娓娓动听地把故事讲给大家听吗?试试看。【虽然四年级孩子可以解释娓娓动听的词义,但是让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田老师改编的故事,要比生硬地理解词义更有语文味】

  6. 抽读故事:哪位同学能娓娓动听地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7. 其他学生在听故事时,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把看到,听到,联想到的说一说。【这个步骤一定要走到位,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娓娓动听”读这故事,那么就不要着急让孩子们谈感受。可以多请两位同学来读,实在不够情趣的话老师有必要范读。为后文理解“这个故事让我入迷,恍如身临其境。”和“这个故事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有思想。”做足准备。】

  8. 作者和你们一样听得入了迷,和你们一样就像自己就在故事中,身临其境了。(板书:身临其境)这个故事让我们如此入迷是因为什么呢?

  出示句子:“这个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板书:引人入胜)再次默读故事,思考哪些语句让你感到充满情趣。回扣这句,再次理解【渗透故事要引人入胜一定是有情趣,有形象的】

  9. 过度:田老师充满童趣的故事多有意思啊。田老师讲的难道仅仅是这一个故事吗?同学们算算,四年多少个学期、多少天,会讲多少个这样的故事。【不是真的去算,这样会打断课堂氛围,而是情绪的渲染,突出田老师每天讲故事让我开了窍。】

  10. 小结:

  田老师是复式班教学,一到四年级都是他一个人教,执教了40年。算算,他培养了千千万万的人,正所谓“弟子三千、桃李满门”。他对每一个学生都在插柳,你说这样的多了不起。原来,让作者感念的,不只是老师对自己的培养,还有他“面向全体学生”的境界。

  田老师为他的学生们,付出了四十年,容易吗?“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田老师的插柳之恩我终身难忘。【老师用自己的情感烘托氛围。】

  学生感情朗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四、播放音乐《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一课时板书:

  娓娓动听

  师恩难忘 感念 身临其境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引人入胜

  第二课时

  一、 读文中古诗和故事,寻找仿写方法。

  1.默读田老师讲的故事。

  2.比较古诗和故事的不同。【让孩子自己用双眼去观察两种体裁的不同可以为习作提供方法的参考】

  3.学生自由发言,老师归纳拟出提纲。

  古诗 故事

  字数 少 多

  人物 无 小女孩和妈妈

  事件 没有 去姥姥家,路过小村子。。。

  对话 没有 女孩数花,妈妈劝说

  4.明确:古诗是一种语言高度浓缩凝练的一种文体,给人更多想象的空间。

  故事则是作者参照古诗提供的情景,自由地把品诗时的想象形象的编撰,给人以画面感,生动有趣。

  二、你也可以是故事大王。

  1.参考提纲小组讨论用古诗改写故事可以怎么做?

  2.交流仿写技巧:

  a.打开思路,自由想象,绝不做翻译官。

  b.让古诗提供线索, 设计人物和事件。

  c.把古诗的重要语句变成人物的对话,增加语言描写。

  d.让人物拥有个性和思想,增加心理描写。

  【老师在孩子们的交流中发现契机引出仿写技巧,让学生感觉编故事很容易,只是需要知道要做什么就行。其中 a.条是关键,让孩子们明白遵循内心在读诗歌时的感受,打开想象的大门。】

  3.把自己想到的故事讲给同桌听,可以互相出主意。

  三、动笔写一写故事,开始习作。

  附:学生两次改写后的故事

  原诗: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改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