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虎门销烟》教案(3课时)

发布时间:2017-11-10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虎门销烟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它唤醒了当时的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重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 同时,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交易,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教学要求:

  ⑴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积累词汇。

  ⑵欣赏词句,用"先……再……然后"表示顺序的词语写一段表示动作的话。

  ⑶认识虎门硝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⑴能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⑵能找出文章的重点段落。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介绍人物及时代背景

  ⒈扣图引题

  出示林则徐画像,简介人物,提出问题:他曾经作过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

  ⒉板书课题

  ⑴介绍虎门的位置,圈点"销烟"什么意思?再点"烟"指什么?

  介绍鸦片的危害,及十八世纪时中国深受此毒害的境况。

  ⑵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⒈学生带着问题小声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⒉读后讨论:理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大致经过。

  ⒊再自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⑴出示生字词,重点强调"寨、渣"读准翘舌音;"分、担、缴、侮"读准声调。

  ⑵提示"讯、泄、侮"的笔顺写正确,"抛"字结构要匀称。

  三、指名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指读,逐段读顺句子。

  易错之处,集体纠正。

  四、学生再读课文,互听互评

  五、默读课文,理清层次

  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那几自然段具体写了"销烟"经过(4-5),给课文分段。

  分段方法:1-1,2-2,3-5,6-6或1-1,2-5,6-6

  (学生说清理由,两种方法都可以)

  六、作业

  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⑴能理清课文层次。

  ⑵能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审题引入重点段

  ⒈齐读课题,《虎门销烟》告诉我们本文主要写什么?

  ⒉那一天,虎门寨是怎样一个情景?带着问题小声读第一段。

  二、讲读课文

  ⒈讲读第一段。

  ⑴读中思考:虎门寨这一天不同寻常在那里?

  体会人多:"水泄不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侧……另一侧……"

  体会场面庄重:"彩旗林立,文物官员,外国商人都来了。"

  ⑵有感情朗读课文,展现这壮观场面。

  ⒉讲读3-5自然段

  ⑴默读,分别讲了什么内容,那一段最具体?

  使学生明白全文紧扣题目,重点写了"销烟"的经过。

  ⑵指读第三自然段,练习分层。

  第一层:下令硝烟。第二层"销烟"经过。

  ①学习第一层(1-3句)

  自读体会哪些词句最能体现出中国人的气势。

  (健步、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一声令下、震惊中外)

  朗读,读出气势。

  ②学习第二层(4-5句)

  怎样硝烟的?边读边归纳,"撒盐抛烟、到石灰"描写细致但不凌乱,为什么?

  引导学生理清层次,体会"先……再……然后……"这一具有顺序的描写,指导朗读第二层,读中感受。

  ⑶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展现当时场面,突出这一壮举大快人心。

  ⑷朗读第五自然段,突出数量词,体会销烟时间长,数量多,战果辉煌。

  烟渣被卷入咆哮的大海,想象是什么样?暗示什么?

  ⑸齐读,体会。

  ⒊讲读首尾两段。

  为什么说"值得纪念"。朗读。

  三、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能按先后顺序将事情说出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默写词语,创设情境为下面说话作准备。

  二、复述课文

  ⒈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怎样一步步说清楚的?

  ⒉讨论思考,小组练习。

  ⒊根据板书自己练说。

  三、练习说话,写话。

  ⒈出示文中片段"……先……再……然后……"。

  ⒉教师总结。

  ⒊回忆刚才默词的情景,小组讨论,老师怎么做,自己怎么做,练习说话,互相交流。

  ⒋引导回忆生活中那些事须分几步完成,帮助选材,开拓思路。讨论。

  ⒌写片断,当堂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