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读悟中,感受女主人的真诚善良及乞丐知恩图报,自尊自强的品质。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及质疑探究的能力,锻炼学生抓关键词句理解、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并能准确进行表达。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懂得人要自尊,自立,自强不息,靠双手,靠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才能拥有真正的人格尊严。
教学重点:
抓住乞丐的言行、神态引导学生体会其由不情愿搬砖后的复杂心理变化,懂得人要自立自强,要靠双手,靠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教学难点:
理解 “砖放在哪都一样,而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可就不一样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沟通,导入新课
1.师生沟通,引出“有志者,事竟成。”。
2.出示成功人士的图片,师引导,他现在还成为了一家公司的董事长,可他曾经却是一个乞丐,让学生质疑。
3.其实他的变化,应该说与一位女主人对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而且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4.引出课题,板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篇课文,争取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指生开火车读文,思考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汇报,出示女主人家的图片,师简介女主人的做法,再次引导学生质疑:女主人为什么这样做?从而引出她说的一句话。
4.出示女主人的话,生自由读,再次思考:有什么不明白的?
三、合作学习,细读探究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独立地找出文中描写乞丐搬砖前后有哪些不一样的句子,找到之后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生读文,勾画)
(一)外貌的变化:
(1)指小组同学汇报。
(2)生再自由读搬砖之前的话,看看有什么感受?
(3)指导朗读。(出示图片及相关文字)读出乞丐的可怜。
(4)然而,多年之后,当他再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他却是——(出示搬之后的图片及句子。指名读)
(5)对比两幅图,你有什么发现?是谁改变了他呢?
(6)让我们回过头再看看女主人的这句话,(指名读)你们觉得这句话说得怎么样?是呀,能让乞丐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看来,女主人的话说得还真有一定的道理。
(二)心态的变化:
1.除了这个外貌描写,在搬砖前后,乞丐还有哪些不一样呢?
2.学生汇报:语言描写
3.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4.指导朗读
(1)指名读第一句话。你体会到了乞丐什么心情?
(2)假如你就是这位断手臂的乞丐,面对毫不客气的女主人,你会感到怎么样?(生:气愤、生气)能读出来吗?
(3)分层指导朗读。
5.可当乞丐接过20元钱和那条雪白的毛巾时,他又充满感激地说了什么?(指名读)
6.他之前那样的气愤,之后却如此地感激,让我们再看女主人说的这句话(出示)能让乞丐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看来这句话说得真有一定的——道理。
(三)讨论女主人的做法:
1.那女主人说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才对乞丐影响这么大呢?(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2.女主人想告诉乞丐什么?(生)
3.指名读乞丐搬砖的句子,并引导学生生想象此时乞丐的内心会想什么?(指名读本段话)
4.师过渡:同学们,最终他搬砖成功了吗?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5.当乞丐接过20元钱时,他感激地说了声“谢谢”,(指名读乞丐的话)他在谢什么?
6.乞丐满怀希望地上路了,此时,他又会想什么?会去做什么呢?(生相象)
7.当一个人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时,他的命运会怎样?(板书:成功)当双手健全的乞丐却鄙夷地走开后,他的命运又会怎样?(板书:乞讨)
8.再读女主人的话,看来这句话说得真有道理。课前,你们的问题:搬与不搬为什么不一样,现在你们知道答案了吗?
四、感悟道理,总结升华
1.正是通过搬砖这件事,女主人让乞丐明白了什么?(板书:人格)那到底什么是人格呢?(板书:自尊自强)
2.女主人是只让这一个乞丐明白了做人要自尊自强吗?可课文却只重点介绍了这个乞丐,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是“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在今后我们写作中,也可以用上这种写法。
3.为了感谢女主人,多年后他又重返女主人的家,想报答她,可女主人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师生读对话)
3.听了这段对话,乞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觉得女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生)
5.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随时也会遇到乞丐,你都是怎么做呢?(生)学完了这篇课文,当你再遇到他们时,你又会怎么做呢?(生)
6.现在请大家再次快速浏览全文,通过学习,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
7.指名说。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们想对在座的每一个人说些什么?
8.师小结学生表现。
板书设计:
女主人与乞丐
搬砖 成功
人格(自尊自强)
不搬 乞讨